【精编版】2020版高考物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课件:1-6专题六光电效应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迁移一 几种常见的核反应 1.(2019·兰州高三诊断)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原子核的 人工转变的是( D ) A.164C→174N+-01e B.23952U+01n→13593I+9359Y+201n C.21H+31H→24He+01n D.42He+2173Al→3105P+01n
[解析] A 项属于 β 衰变,A 错误;B 项属于重核的裂变,B 错误;C 项属于轻核的聚变,C 错误;D 项属于人工转变,D 正 确.
角度二 能级跃迁的分析与计算 【典例 2】 (2019·全国卷Ⅰ)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 子能量在 1.63 eV~3.10 eV 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 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 能量为( A )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迁移二 能级跃迁的分析和计算 2.(多选)(2019·河北六校联考)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 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 E1=- 54.4 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粒 子中,能使基态氦离子发生跃迁的是( ACE )
A.54.4 eV(光子) C.48.4 eV(电子) E.41.8 eV(电子)
[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光电流可能增大,也 可能已达到饱和电流而不变,A 错误;由图(b)可知,甲、乙两光 的遏止电压相同,说明它们使光电管上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相同,即它们的频率相同,但甲、乙两光的饱和电流不同,说 明它们的光强不同,因甲光的饱和电流大于乙光的饱和电流,故 甲的光强大于乙,B 正确;入射光频率越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越大,遏止电压越大,结合图(b)分析可知,C 正确;逸出 功只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D 错误.
角度二 核反应和核能的计算 【典例 2】 (2019·山西太原模拟)一个静止的铀核23922U(原子 质量为 232.0372 u)放出一个 α 粒子(原子质量为 4.0026 u)后衰变 成钍核22980Th(原子质量为 228.0287 u).(已知 1 u=1.67×10-27 kg,1 u 相当于 931 MeV) (1)写出核衰变反应方程; (2)算出该核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 (3)假设核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钍核和 α 粒子的 动能,则钍核获得的动能有多大?
迁移一 光电效应规律的应用 1.(2019·武汉高三年级起点测试)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 路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用强度一定、频率为 ν 的某种单色光照 射光电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得电流表的示 数随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 Uc 已知,元电荷为 e,普朗 克常量为 h,则( C )
B.50.4 eV(光子) D.42.8 eV(光子)
[解析] 由玻尔理论可知,基态的氦离子要实现跃迁,入射 光子的能量(光子能量不可分)应该等于氦离子在某激发态与基态 的能量差,因此只有能量恰好等于两能级差的光子才能被氦离子 吸收;而实物粒子(如电子)的能量不小于两能级差,均可能被吸 收.
氦离子在图示的各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为: ΔE1=E∞-E1=0-(-54.4 eV)=54.4 eV, ΔE2=E4-E1=-3.4 eV-(-54.4 eV)=51.0 eV, ΔE3=E3-E1=-6.0 eV-(-54.4 eV)=48.4 eV, ΔE4=E2-E1=-13.6 eV-(-54.4 eV)=40.8 eV. 可见,42.8 eV 和 50.4 eV 的光子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 生跃迁.选项 A、C、E 正确.
A.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光电流一定增大 B.甲与乙是同一种光,且甲的光强大于乙 C.由图(b)可知,乙光的频率小于丙光的频率 D.若将甲光换成丙光来照射 K 极,则 K 极所用材料的逸出 功将减小 [思路引领] 求解本题要明白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的物 理意义,还要抓住两个关键:(1)通过图像(b)的横截距得到光电 子的最大初动能;(2)理解饱和电流与光的强度的关系.
[思路引领] 根据衰变规律解题,特别注意判断 α 衰变和 β 衰变次数时,应先根据质量数守恒判断 α 衰变的次数,再根据电 荷数守恒判断 β 衰变的次数.
[解析] 22888Ra 衰变为28298Ac 的过程中,放出负电子,则该衰 变是 β 衰变,选项 A 错误;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对少数原子核的衰变不适用,选项 B 错误;22980Th衰变为20882Pb 的 过程中,质量数减少 20,由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守恒可知,该过 程中共发生了 5 次 α 衰变,又由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守恒有 5×2 -x=8,得 x=2,则该过程中共发生了 2 次 β 衰变,选项 C 正 确;发生 α 衰变和 β 衰变时,往往伴随 γ 射线产生,选项 D 错误.
D.1.51 eV
[思路引领] 氢原子至少要被激发到 n=3 能级.
[解析] 因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是 1.63 eV~3.10 eV,所 以氢原子至少要被激发到 n=3 能级,要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最 少为 E=(-1.51+13.60) eV=12.09 eV,即选项 A 正确.
1.光电效应的研究思路 (1)两条线索
[解析] 由题图可知,42He 的比结合能约为 7 MeV,因此它 的结合能为 4×7 MeV=28 MeV,选项 A 错误;比结合能越 大,原子核越稳定,结合图像可知选项 B 正确;两个比结合能小 的12H 核结合成比结合能较大的42He,会放出能量,选项 C 正确; 由图像可知,29325U 的比结合能(即平均结合能)比8396Kr 的小,选项 D 错误.
(3)重核裂变29325U+01n→13564Xe+9308Sr+1010n 23952U+10n→14516Ba+9326Kr+310n. (4)轻核聚变:21H+31H→24He+10n. 2.核能的计算方法 (1)若 Δm 以 kg 为单位,则 ΔE=Δmc2,ΔE 的单位为焦耳. (2)若 Δm 以原子的质量以 u 为单位,则 ΔE=Δm×931.5 MeV.
(2)两条对应关系 光子数 发射光 光电
光强强 → 目多 → 电子多 → 流大 光电子的最
光子频率高 → 光电子像
3.解决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的技巧 (1)原子跃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只能等于两能级之 间的能量差. (2)原子电离时,所吸收的能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某一能级能量 的绝对值. (3)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不同,它们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发 射光子的种类 N=Cn2=nn2-1.
[思路引领] (1)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写出核反应 方程.
(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出释放的核能. (3)根据能量守恒求钍核获得的动能.
[解析] (1)23922U→22980Th+42He. (2)质量亏损 Δm=mU-mα-mTh=0.0059 u ΔE=Δmc2=0.0059×931 MeV=5.49 MeV. (3)原子核衰变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即 pTh+pα=0 又由 Ek=2pm2 可知,EkTh=2pmT2Thh,Ekα=2pm2αα 又由题意可知,EkTh+Ekα=ΔE 解得钍核获得的动能 EkTh=mα+mαmTh×ΔE=4+4228×ΔE= 0.095 MeV. [答案] (1)23922U→22980Th+42He (2)5.49 MeV (3)0.095 MeV
(2)玻尔原子理论的三条假说 ①原子能量的量子化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 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做变速运动,但 并不向外辐射能量,一个能量值对应一种状态,这些状态叫做定 态. ②原子能级的跃迁(transition)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原子能 量记为 E 初)跃迁到另一种定态(原子能量记为 E 末)时,原子辐射(或 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 即 hν=|E 初-E 末|.
第
一 部
专题综合突破
分
专题六
光电效应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知识体系构建
[答案] (1)光电效应规律 ① 每 种 金 属 都 有 发 生 光 电 效 应 的 极 限 频 率 (limiting frequency). ②光电子(photo-electron)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 关,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③光电效应的产生几乎是瞬间的. ④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1.几种常见核反应 (1)天然衰变 ①α 衰变:AZX→AZ--24Y+42He. ②β 衰变:AZX→Z+A1Y+-01e. (2)人工转变 ①质子的发现:174N+42He→187O+11H. ②中子的发现:49Be+24He→162C+10n. ③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2173Al+42He→3105P+10n 3105P→3104Si+01e.
A.由22888Ra 到22889Ac 的衰变是 α 衰变 B.已知22888Ra 的半衰期是 T,则 8 个22888Ra 原子核经过 2T 时 间后还剩 2 个 C.从22980Th 到20882Pb 共发生 5 次 α 衰变和 2 次 β 衰变 D.图中原子核发生的 α 衰变和 β 衰变分别只能产生 α 射线 和 β 射线
迁移二 核反应中核能、比结合能的计算 2.(多选)(2017·江苏卷)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 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BC )
A.42He 核的结合能约为 14 MeV B.42He 核比63Li 核更稳定 C.两个21H 核结合成42He 核时释放能量 D.23952U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8396Kr 核中的大
③原子中电子运动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 应于电子的不同运行轨道.由于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因 此电子运动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即电子不能在任意半径的 轨道上运动.
(3)α、β 衰变及其规律
(4)核反应类型及核反应方程的书写
热点考向突破
热点考向一 光电效应 能级跃迁
角度一 光电效应规律 【典例 1】 (多选)(2019·山西六校联考)研究光电效应的实 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实验中得到的光电流 I 与光电管两端电压 U 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利用比结合能来计算核能 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的比结合能×核子数.核反应中反应 前系统内所有原子核的总结合能与反应后生成的所有新核的总 结合能之差,就是该次核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核能.
名师微课导学
高考热点题型突破——原子核的衰变产物在磁场中的轨迹
入射光子和入射电子的区别 若是在光子的激发下引起原子跃迁,则要求光子的能量必须 等于原子的某两个能级差;若是在电子的碰撞下引起原子跃迁, 则要求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原子的某两个能级差.两种情 况有所区别.
热点考向二 衰变、核反应与核能的计算
角度一 衰变、半衰期 【典例 1】 (2019·河北名校联盟)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元素 的原子核并非只发生一次衰变就达到稳定状态,而是要发生一系 列连续的衰变,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某些原子核的衰变情况如图 所示(N 表示中子数,Z 表示质子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B.当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时,电源的左侧为电源的正 极 C.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Uc D.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 eUc
[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零,但光电流不为零,即电流表示数不为零,A 项错误;当电流 随电压增大而减小时,所加的电压是反向电压,这时电源的左侧 是电源的负极,B 项错误;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为 Ek=eUc,C 项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知,W0=hν- Ek=hν-eUc,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