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BP的临床使用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页/共21页
IABP的撤离
• 当IABP气囊导管保留于体内期间,中止 搏动不能超过30分,即使病人病情稳定, 欲停止反搏治疗,也应维持气囊搏动于最 低频率,直至撤出导管为止。一般来说, 气囊导管保留于体内1~2周,有时甚至可 以维持1个月左右
第13页/共21页
• 能否撤离IABP主要取决于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心脏功能。如临床上病人原发病基本稳 定后便可考虑撤离IABP,一般不主张突然停用IABP后撤离,首先应逐渐减少反搏比 率,如以心率的1/2或1/3反搏一段时间,若血流动力学稳定,病情无反复,则可停 止反搏,将IABP撤离。
大量的酸性产物排出,故可能有酸中毒危险,且病人的酸 碱、电解质失衡可造成心率紊乱,故应密切监测及时发现 及时纠正。 • 5、保持各通道通畅,勿打折、弯曲,予抗凝,肝素化 (APPT60-80秒),定时冲管。
第18页/共21页
并发症的护理
• 1、下肢动脉栓塞--应密切注意观察球囊导管插入 一侧下肢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的温度和颜色。根 据情况及时减压,避免IABP故障而引起的血栓。
第14页/共21页
术前护理
•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过程、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等并由患者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 2、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手术侧备皮。 • 3、连接IABP的压力装置、心电装置、检查反搏球囊是否漏气,驱动是否正常。
第15页/共21页
术中护理
• 1、一旦鞘管置入,立即送入球囊导管。 • 2、护士要准备好球囊导管的两个系统: • (一)准备好压力换能器连接压力套装并校正零点,选择适当的触发方式及比例; • (二)为心电监测装置,为病人连接好体表心电 图
第17页/共21页
血液动力学监测
• 1、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心 输出量。
• 2、定时观察置入导管侧肢体的外周动脉搏动,皮肤颜色、 温度。注意其缺血情况,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加压包扎的松 紧度。
• 3、观察尿量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出入量。 • 4、监测病人的血气指标。IABP早期因组织灌注改善体内
感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第16页/共21页
术后护理
• 1、IABP球囊植入后,即刻静脉给予肝素 钠5000IU,
• 2、20分钟后测ACT,根据ACT结果调节 肝素维持量,维持ACT在250~300秒,一 般以700~1000μ为宜。
• 3、水冲洗一次测压通路,每日对穿刺部位 进行一次消毒处理,注意早期识别和处理 并发症
• 基本原理:通过股动脉在左锁 骨下动脉以远1~2cm的降主动 脉处放置一个体积约40ml的长 球囊。主动脉瓣关闭后,球囊 被触发膨胀,导致主动脉舒张 压增高,使心输出量和舒张期 冠脉的灌注增加。在收缩期前 球囊被抽瘪,使左室的后负荷 降低,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 氧量降低。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是历史最 久,已被广泛接受的左心室辅 助装置。
• 2、感染--密切观察局部伤口的情况,观察有无渗 血及时更换敷料,监测体温及血象的变化并给予 抗生素预防感染。
• 3、血小板减少--与应用抗凝剂。应密切观察皮肤 及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 4、其他--如球囊破裂,应立即停止反搏。
第19页/共21页
THANK YOU!
第20页/共21页
第8页/共21页
4 不稳定性心绞痛
• 对于多数大剂量药物仍难控制的不 稳定性心绞痛病人来讲,IABP辅助治 疗可缓解胸痛,有效改善心肌缺血, 并可使已增高的左室压力减低,但不 影响心输出量。
第9页/共21页
禁忌症和并发症
绝对禁忌症
1.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 主动脉夹层 3. 凝血功能障碍 4. 晚期肿瘤或患有其它限制生存的
终末期疾病 5. 脑死亡
第10页/共21页
相对禁忌症
1.
严重的双侧外周动脉疾病
2.
双侧股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3.
败血症
4.
其它出血性疾病等。
第11页/共21页
IABP植入方法
• IABP植入可在X线透视下或不在X线透视下完成, 通常选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沿一侧股动脉植入,动 脉穿刺成功后,采用包装内提供的扩张装置对穿 刺部位进行预扩张,而不选用刀片对皮肤创口进 行扩展,以免IABP植入后局部渗血较严重。然后 沿钢丝置入IABP鞘管或者不用鞘管,直接沿钢丝 送入IABP球囊,在X线透视下,使IABP球囊远端 标记达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下2cm左右。
反复缺血发作或再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 后较为常见,且通常对药物治疗反应欠佳。 IABP辅助治疗可减少或消除这些病人的 缺血发作,使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重建治 疗得以顺利进行。此外IABP有助于暂时 稳定缺血相关的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 心律失常病人的病情
第7页/共21页
3 再灌注治疗后
• 溶栓治疗后,给予IABP辅助治疗可减少血管再 闭塞事件,直接PTCA术后的IABP辅助治疗可明显 减低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闭塞。
第3页/共21页
IAB球囊的具体放置位置
第4页/共21页
适应症
急性心肌梗死伴有:
1. 心源性休克 2. 机械并发症(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破裂) 3. 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性心率失常。
部分施行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病人。 药物难以控制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高危的血管成形术和血管旁路移植术。
第5页/共21页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一项临 床上极为有用的治疗手段,其基本概念是在1953年由Kantrowitz提出来 的,1968年首次用于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救治,证实了其临床效果。在此技 术应用的早期,需要外科医生直接切开股动脉来置入,应用受到一定的限
制。
第1页/共21页
80年代以来,随着经皮穿刺技术的出现, IABP植入已不再需要手术切开,成为了 临床上的常规技术。IABP对多种危急的 临床状况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急性心肌 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源性休克等; 此外它对施行冠脉血管成形术或冠脉旁路 移植术的高危病人有益。
第2页/共21页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理论
⒈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时,IABP可以减低收缩压,并较大幅度地增加舒张压,从而增高动脉平 均压力,减低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减轻后 负荷。此外,在伴有低血压的病人,IABP可显著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
第6页/共21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急性心肌梗死的其它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