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炼焦煤黏结剂技术
一般情况下,实现炼焦煤源的有效解决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控制煤料的黏结性,并采取综合性方法来利用黏结剂,推动效果的直接发挥。之前采取的方法是采取比较多的煤系黏结剂。之后因为石油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处于空闲状态的石油产品,这些产品就位之后提供了利用的途径。
3.3配煤粉碎技术
焦炭的质量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煤料的粒度,这会大大影响焦炭的质量。目前的矛盾是,黏结性比较好的发分煤无论高中低哪一种都会非常易碎,而反之,黏结性比较差的发分煤中高挥发分煤和惰性成分比较多的发分煤不易粉碎。但是最为理想的情况,也是工业生产中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惰性成分中细粉碎,同时黏性成分不易粉碎。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来会有更加先进的方案在目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2.3成型煤技术
煤炭积聚密度直接影响焦炭密度及强度,选取成型煤技术把粉煤和成型煤依照适当比例进行混合配置,对于高炉中煤积聚密度适当提高,强化焦煤自身的粘接性。但目前,成型煤技术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不断完善:首先,将成型煤技术和分组粉碎技术二者相结合,劣质煤对其粉碎,并利用其对成型煤进行生产。其次,遵循总配煤质量对粉煤和型煤各二者所占比例确认,确保焦炭质量。最后,对于煤种应用范围进行延展,使焦炭质量有所提高。
2.2分组粉碎技术
分组粉碎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焦炭生产中的诸多问题::首先,可缩小各类煤种间的粉碎性差异。其次,可对惰性组分较高的结焦煤其进行粉碎。所以,开始煤炭预处理时,需重点关注的是,粉碎要对原料煤进行分类,依据粉碎难易程度实行粉碎操作。通常分组粉碎技术包含两个阶段:首先,对分组后的煤进行粉碎。某些规格较大不方便粉碎的煤块,对其单独进行粉碎随后运输至配煤槽,煤粉碎细度需在3毫米之内。其次,煤块全部粉碎完毕后将其搅拌均匀,随后送至传输带,自动进行分层处理。所以,输送到煤塔以前需对煤炭进行分组粉碎处理。
3炼焦工艺的发展探析
3.1捣固炼焦技术
捣固炼焦技术的应用历史悠久,其能够被光为利用最主要的就是其提高煤料堆密度以及扩大配煤种类的优点。并且这种优点在一些黏结性弱的储媒地区与高挥发煤的储藏地区优点更加明显。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改进炼焦煤用的煤源提升方法,而且对实现煤炭质量的提高单炉焦煤的产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焦炭已成为我国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但因为人们选取的开采方式不具备合理性,目前焦炭质量逐步下降。对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实现对于炼焦用煤煤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控制,而且对于减少稀缺性的主焦煤浪费等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就能更好的利用目前已有的资源,减少对弱黏结性煤种的用量,减少对这类煤种的依赖性。第二点好处就是能够提高焦炭的一部分指标,使焦炭能够更加满足标准,质量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扩大炼焦用煤的煤源。
3.4巨型炼焦反应器
巨型炼焦反应器可实现煤预热和单炭化室二者联合的目的,留存以往室内炼焦原理的基础上,将以往炭化室及燃烧室从多室系统更改为单室系统。单室系统无论是操作还是结构均是独立的个体,有诸多优点,例如:选取煤预热方式,生产能力可提升100%左右、燃烧室选取侧向加固方式,静荷载负荷能力显著提升、污染物排放量少能耗较低、从提高焦炭质量角度来看,灵活性更高。鲁尔煤炭公司为对巨型炼焦反应器系统地进行考量,开展了大量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内部全部构件均能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实现了预定的操作目标且效果良好。当火道温度为1380℃时,焦炭质量有极大的改善,结焦时间在24—26h左右。相比以往的多室系统,排放量下降约为53%,能耗下降2510kJ/kg,下降约为8%。单室系统和以往多室系统相比,投资较大,但其具备极强的稳定性及灵活性,可使得炼焦装置规模达至最佳状态,维修及实际操作费用不高,设备具备环保性能,能耗较低,还可对一些低价煤进行使用,节约企业经费。
引言
我国是一个焦炭和钢铁生产量极大的国家,我国当前拥有的炼焦能力大约为7000万t/a,炼焦企业180余家。但对炼焦行业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炼焦设备及技术均处于滞后水平,致使焦炭质量无法达到有关标准要求,从而导致我国目前焦炭质量与国外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无法对大型高炉使用要求进行满足,所以,提高焦炭质量极具重要意义。
煤料的预处理。煤料的堆密度及均匀性增加、预热后装煤(200℃)等均能使焦炭的气孔率降低(实验已证明能低焦炭的气孔率3%左右),使焦炭的比表面积减少,进而降低焦炭的反应性。
炼焦条件。提高炼焦速度与延长焖炉时间,也能降低焦炭的气孔率,从而改善焦炭的反应后强度。
2提高焦炭质量的措施
2.1加入添加物
可在装煤炉内合理添加一定剂量的非煤外加物,例如:抗裂剂、粘接剂等,从而对焦炭结焦性进行适当的改善。高挥发性煤料且流动性较高,应采取添加抗裂剂的方法来对焦炭质量进行提高,添加剂可对焦炭气孔构造进行改善,机械强度有所提升,焦炭规格有所增大。弱性粘接性煤料且流动度较低,应采取添加粘接剂的方法来对焦炭质量进行提高,添加剂可对焦炭反应及焦炭机械强度进行适度改善。
1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
炼焦煤料的煤化度。中等变质程度的煤(焦煤、肥煤)炼出的焦炭气孔率低,与CO2反应后气孔率的增值较小,即反应性降低。但是单独炼焦时,不仅不能充分利用炼焦煤资源,而且容易出现推焦困难,损坏炉体。
炼焦煤料的惰性组分含量。按煤岩学理论,结焦过程中并非煤粒互熔成均一的焦块,而是活性物和惰性物之间进行界面反应。因此,焦炭的强度既决定于活性物的组型和各种组型的含量,又决定于惰性物相对含量。适宜的惰性物含量可以获得气孔率低的焦炭,而且焦炭与CO2的反应速率也低。因此,应使炼焦煤料的惰性物含量达到适宜值,以获得反应性低、反应后强度高的优质焦炭。
除此之外,由于捣固炼焦存在原料的较强适用性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在产量上,导致由于单炉焦煤产量的增加,反而也受到了在煤饼与炉墙裂缝传热效果的不良影响,进而导致所需的结焦时间比较长,所以整体的产能就会大大降低。在环境影响上,由于在装煤过程中,炉门长时间敞开,就导致了严重的冒烟现象,并对于环保产生较大的危害。此外,在设备优化上,落后的捣固机械也限制了炭化室的容积扩充。
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关键的自然资源之一,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焦炭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炼焦工艺的技术发展趋势也格外注重。基于此,文章就对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焦炭质量的有关措施,同时对炼焦工艺的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焦炭质量;影响因素;炼焦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