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篇1
我们镇教育指导中心,为了培养全镇的教师们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最近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名叫《做不抱怨的教师》的心灵励志书。
这本书是《做不抱怨的教师丛书》的第一本,它从八大方面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
书中很多的案例和故事中的观点和道理,我都非常赞同。
也许,有些人认为:抱怨是为了发泄自己对事情的不满;抱怨是为了让自己透透气,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抱怨越多,你想要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因为:抱怨是一种语言而不是行动,当一个人过多地被语言困扰的时候,他会失去行动力。
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对社会的价值、对他人的承诺,其实都体现在行动上。
爱是一种行动,善良是一种行动,慈悲是一种行动,这一切靠抱怨是无法实现的。
从教十多年,听得最多的抱怨就是抱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目就是不会做;这么简单的一个知识,讲了几多遍还是做不到,真是差死了!这个学生为什么老是不能专心听课其次就是抱怨家长:没有监督孩子做好作业;没有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再来就是抱怨学校工作多、压力“山”大等等。
因为抱怨多,而又不能改变现象,所以幸福感下降,整天闷闷不乐。
常言道:世上事,不如意十常有八九。
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或不公,如果没完没了地抱怨,不但改变不为现实,还在浪费着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影响我们周围的人,使亲人和朋友也遭受伤害。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真的拥有一个阔达平和的心境,摆正心态,化消极为积极,可以拥有一个乐
观开朗的心态,放下所有的不满、失望。
为什么不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不是更好吗?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高中老师考他的儿子:“晚上6点用24小时制怎么说?”小孩望着他爸爸答不上来。
父亲又把原话重复了一遍,语气也加重了,但孩子还是满脸木然。
这时旁边他妈妈出来解围:“爸爸是问你,比如说下午2点是14点,那么6点是几点钟呢?”儿子神情马上放松下来,大声回答道:“哦,是这样啊,很简单,18点!”他妈妈转向他爸爸:“亏你还是高中教师,问孩子问题也不会问!你说的话太大人化了,24小时制,小孩子怎么懂得了!对待孩子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不要说孩子笨,其实是你自己的方法不对头!”
这位妈妈说得真好:不是孩子笨,是你的方法不对头。
当我们抱怨学生不懂时,不是学生差,是老师的方法不对头;当我们抱怨家长不理解时,不是家长差,是我们的沟通方法不对头;当我们抱怨学校工作多时,不是工作多,是我们的对待工作的方法不对头。
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激励学生:方法总比困难多。
但真正用到自己身上呢,却又少之又少。
当我们抱怨之前,先想想:我们的方法对头了吗?与其多抱怨,不如多想办法去把事情解决,这样不是更实在吗!
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
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
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
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
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凡几。
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
头叹息。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言:“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改采这个建议。
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
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
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作法,以抵御外来的侵袭。
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
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
其实,要做到少抱怨、不抱怨,也是这个道理:接受现实,改变自己。
做一个心态积极、乐观的人,凡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那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篇2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我看来书不仅是进步的工具,也是人类灵魂救赎的法宝。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受益匪浅。
虽然书中没有给我们介绍如何去做好教育工作,如何去设计教学内容,但是却震撼了我的内心,除去了教育工作中那一丝幽怨与不满,用更灿烂的笑容去面对教育这个职业。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后感。
长久以来,社会一直给予教师这一职业最光辉的荣耀。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的改变,家长对于自己的独身子女捧为掌上明珠,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予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所以我们如何去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才能面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待工作抱有热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一个不抱怨的教师。
抱怨的人生是可悲的,抱怨的生活是没有色彩的,抱怨不会使我们在教育这个行业中出类拔萃,抱怨不会使我们成为孩子心中优秀的教师,反而为我们徒增许多烦恼,让我们沉迷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中,却感无力的恐惧之中。
教育是一种智慧,是一门艺术。
如果我们在教育中用朋友的眼光,用平等的地位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让他们束缚在我们给予的枷锁之下,那么孩子是不是会更乐观一些,笑容会不会更灿烂一点。
其实成绩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本身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后感。
有些老师对于学生的成绩永远看不到满足。
哪怕学生考了99分,还要抱怨没有满分,似乎只有满分才算是优秀的学生,只有满分才能证明自己的教育成果。
在这
种教师的压力下,学生就是考试的机器,永远没有快乐的笑容,教师也永远生活在抱怨之中。
此外,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却被老师抱怨成不爱学习的坏毛病,同样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成为教师抱怨的话柄。
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
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
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交流,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责罚抱怨,适当引导即可。
做一名不抱怨的教师首先必须要心理阳光。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所记录,只有当教师完美的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才能去照亮学生的心扉。
作为教师时刻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的面对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格式,时刻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就好比大海中
的航船,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经历大风大浪的考验。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成熟的理智,正确的挫折观,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时刻充满阳光,才能让学生时刻沐浴在你的阳光之下,幸福快乐的成长。
做不抱怨的教师还要有爱。
教育工作时充满爱的事业,这种爱包括自爱与爱人。
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强,还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深受着国家、社会、学校、家长的信任与重托。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会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
教师在教育中充满爱,让学生感受爱,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成为充满爱的人,有爱心的人。
做一名不抱怨的教师,用我们的心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
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有爱的老师。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篇3
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怀着感恩吃蔬菜比怀着怨恨吃肉香得多。
于丹也说过“抱怨是一种语言而不是行动,当一个人过多的被语言困扰的时候,他会失去行动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读《做不抱怨的教
师》一书后,收获颇多。
一、不抱怨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
抱怨自己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它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扰人不安。
抱怨自己让我们将关注点放在自己的不想得到的东西上,因此,当我们抱怨自己时,我们将远离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抱怨越多,距离越多。
于丹说过:有些事情我们越做不到越抱怨,但是越是抱怨事情就越没有顺利完成的可能性。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事情最终得不到解决。
爱抱怨说明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不够自信。
作为教师尤其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一般人还要多,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的抱怨,而没有与之对抗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那就只会束手无策。
我们要敢于挑战自己,发掘自己身上的潜能,树立自信、坚定信念,不要轻易的贬低自己,抱怨自己。
虚心向别人学习,努力自己创造,这样会使我们越来越强大!
二、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
快乐工作是一天,昏昏沉沉也是一天,我觉得教师在教育中不应该迷失了方向,丢失了信仰。
虽然教师这个职业是平凡的、普通的,但是我们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终有一日,也会成为被别人仰望,变成受人尊敬的模范。
敬业,不仅是对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和社会有个交代,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教师而言,要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只有敬业的意识根植于我们的脑海时,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完成工作,体会到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堕落。
”你如果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好。
喋喋不休地抱怨,注定于事无补。
若想拥有美好的前程,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三、不抱怨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
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应当让自己对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
经常听到老师抱怨(我也曾抱怨过):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怎
么这么不爱学习?怎么家长都不管?……那些坐不住的孩子,连带家长,似乎就成了我们最大的麻烦。
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有没有放弃学习。
只要他还在努力,只要他还能接受你的话,我们就没必要另眼相待。
当我们真正对某个学生“特别关注”,我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我们以为我们在“特别关心”的同时,其实已经把他推到你最不想的那一边去了。
说到底,是我们逼着孩子选择了这无奈的选择。
因此,我们要不抱怨他人,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做个不抱怨的人,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孩子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择!怀一颗宽容的心!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篇4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抱怨,为什么命运不公?为什么我们的人生会充满这些挫折与磨难?我们一味的抱怨,可结果却是怎样呢?并未因为我们抱怨有所好转。
《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分为八个篇章,从不抱怨自己、不抱怨工作、不抱怨他人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从中我收获颇多。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喋喋不休的抱怨,注定于事无补,倒不如把那些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我们就把这些挫折当做我们人生的一种历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的成长。
其实我们老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不顺的`事,比如班级同学忘带作业、贪玩、不学习、上课搞小动作……我们不停地抱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影响自己的心情。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个人让自己完全满意。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能苟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应该自己对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
我们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现在他们正是贪玩、好动的时候,自我约束能力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进行约束、引导,与他们多沟通、交流,这会比我们对他们严厉的批评会好很多。
《做不抱怨的老师》告诉我们,抱怨环境不如自己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生命成长。
我们也许改变不了环境,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
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情况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阳光老师,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做不抱怨的教师,做不抱怨的人,做不抱怨的工作,过不抱怨的生活。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篇5
有许多老师经常在我面前抱怨:“我工作那么认真,学生就是不愿学、不爱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还有的说:“可悲呀,学生越来越笨,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家长越来越难伺候了。
”听了他们的抱怨,想想自己曾经也是这样,对工作的不满而懈怠;对学生的不满而愤怒;对他人的不满而耿耿于怀。
心里老是觉得憋屈,沮丧,难过,苦闷,觉得干老师这个行业太累了。
自从我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后,我的心情无比轻松,工作起来也不那么累了。
记得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堕落。
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好。
喋喋不休地抱怨,注定于事无补。
若想拥有美好前程,就要抛弃所有抱怨,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
说的太好了,抱怨的人生是可悲的,抱怨的生活是没有色彩的,抱怨不会使班上的孩子优秀,抱怨也不会让家长理解你的苦衷,抱怨更不会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反而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导致疾病缠身,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心情,愉悦快乐的心情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以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犯错,以平和的心情面对家长的无理取闹,用努力工作来代替抱怨,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榜样,过一种幸福快乐的教育生活,并把快乐传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篇6
当我拜读完《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我心里为之一颤。
为自
己曾经对工作的不满而懈怠;对学生的不满而愤怒;对他人的不满而耿耿于怀。
心里就非常懊悔、沮丧,难过。
但今天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心灵仿佛释然了许多。
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慰藉了心灵,我将用它的理论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
俗话说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心情。
”的确,愉悦快乐的心情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人们整天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
你纵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劳无用的。
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乐趣,自然就会怨声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师也是如此,倘若我们没有好心情,如何将快乐传达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愉快学习呢?
高尔基曾经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
”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么的糟糕,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我曾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一周的满工作量,再带班主任,常常搞得自己晕头转向总是抱怨不止,虽然已尽力但还是力不从心,总觉得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不对,工作说变动就变动,这个年级学生的基础刚打好又被调到另一个年级,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工作热情一下子就这样扑灭了。
抱怨不给自己机会,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到了课堂,让自己的工作变得焦头烂额,现在回想一下,感觉心惊肉跳,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呢?醒悟的瞬间心情轻松了,工作踏实了,也不感觉累了,原有的热情与幸福感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不抱怨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常常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说:“某某同学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懂。
”“家长还说自己的孩子够聪明,简直太笨了。
”“这届学生笨的太多,教的都感觉没有成就感”等等。
这是教师常常抱怨的声音,当然侧面也表达出对学生的期望。
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可能
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总有他闪光的一面,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
比如某学生热爱劳动,就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培养其组织劳动能力。
某某生在音体美方面有特长,可为其提供他的展示机会等等。
相信任何一个学生在爱的教育下都会有所收获,健康成长。
不抱怨压力,获得前进的动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让你一败涂地全军覆没,要么让你一鼓作气地扶摇直上。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个中关键在于不抱怨压力,而是找出压力,利用压力,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进而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发展。
或许我们在工作中会觉得有很多压力很多不自在,不满足,不愉快的事情,客观的条件让我们颓废、悲观。
可是,我要说,人不是万能的,七情六欲在影响着我们,教师是不应该唉声叹气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更用心地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
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
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光光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一个阳光老师,不抱怨的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与其抱怨,不如埋头苦干。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时刻铭记身上的重担,把埋怨的时间和心思都用到提升自身素质上,让我们以书中的事例为借鉴;以书中不抱怨的心态为行为准则;以书中改变抱怨的方法为思路,做一个不抱怨的践行者。
读了这本书,我会延续以前的做人态度,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多工作,少抱怨。
累了,伸伸懒腰;困了,望望远处的风景;烦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活着真好;厌了,找家人说说内心的苦闷,让倦怠从此随风而去……
我们要正确面对种种压力,用阳光的心境缓解压力,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挑战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挑战性,在这三尺讲台上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好。
若想有
所作为,就要抛弃所有抱怨,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正能量时刻围绕在身边。
从今以后,努力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孩子的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择!怀一颗宽容的心,静静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笔记篇7
“抱怨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他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饶人不安。
”《做不抱怨的教师》中这样的一段话,引人遐思。
以前,我也会抱怨,工作的艰辛、学生不听话、家长不理解、生活的压力……把不顺心的小事都会放在心上,挂在嘴边。
其实,仔细想一想,抱怨有什么用处呢?抱怨,可能会博得一点同情和理解。
但是,抱怨过后,发现所有的抱怨非但于事无补,还会把负能量传染周围的人,影响了别人的情绪。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味的抱怨呢?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
教师担负的职责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承载必要的压力。
做不抱怨的教师,要拥有阳光心态。
为了使受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老师必须致力于塑造高尚的人格,而后去照亮别人,这就要求教师自己的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做不抱怨的教师,要心中有爱。
教师工作是充满爱的事业。
这种爱,包括自爱与爱人两个方面。
所谓自爱,是指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强,从而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成为可敬可爱的人。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观察细致入微并善于模仿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言行和习惯。
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爱,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
除了自爱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之外,教师还必须爱人。
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