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精品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专项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专项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会继续运动,是由于()
A.火药的推动力
B.子弹所受到的推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C.子弹具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空气的阻力
2、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A.物体始终静止B.锯条变扁
C.汽车从静止起动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经过6秒,甲、乙两车可能相距16米
C.甲车的惯性比乙车小D.甲车受到的合力大于乙车受到的合力
4、某地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徐同学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出后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推力的作用
B.抛出后继续向前,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的作用
C.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 0,受平衡力的作用
D.抛出后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因为受重力的作用
5、疫情期间,小超购买了一款消毒机器人,如图所示,药液储存于机器人箱体内部,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一边前进一边喷洒药液消毒的过程中()
A.机器人的惯性大小保持不变
B.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C.机器人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机器人和药液的总重力
6、如图所示,拉着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与木块所受重力平衡的力是()
A.木块受到的拉力B.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C.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7、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假设和推理得出的物理规律是()
A.摆的等时性B.牛顿第一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D.凸透镜成像规律
8、如图是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图片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拉弓过程中弓发生了塑性形变
B.游泳时人没有受到水的推力
C.人举着杠铃不动时杠铃只受重力作用
D.力能改变曲棍球的运动状态
9、如图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A.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一号” B.匀速直线上升的热气球C.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 D.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
10、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米的两点,甲、乙两辆电动小车分别从P、Q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a)、(b)所示分别是甲、乙两辆电动小车的路程-时间图像,结合图像可知()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甲车所受合力小于乙车所受合力
C.经过10秒,两车可能相距7米D.经过5秒,两车一定相距4.5米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状态时,探究两个力大小、方向和_______的关系,图中符合研究目的的是_______。
(选填“a”或“b”)
2、在5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木块在桌面上以5m/s 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大于、小于、等于)5N ,如果突然撤去拉力,木块将______。
3、有两匹马一起用力水平向东拉车,一匹马用力大小为280N ,另一匹马用力大小为260N ,则车受到拉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N ,合力的方向为______。
4、如图所示,用F =8N 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 时,物块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物块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 ,方向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若拉力F 增加至10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地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
(整个过程中,物块B 始终未脱离物块A )
5、某同学用绳系住重力为2N 的物体使其沿竖直方向缓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不计空气阻力,第一次拉着物体以速度v 1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_ N ,第二次拉着此物体以速度v 2匀速下降,若12v v ,则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N ,方向为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产汽车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与近些年来国产汽车品质的不断提升密切相关。
国产汽车的崛起离不开长安汽车的助力,长安某汽车质量是1.6×103kg ,在一次测试中,该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
求:
(1)汽车的重力;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2、五一假期中,一家人开车回老家。
已知汽车(包括人和物品)质量为4t,在平直的公路上15min 匀速行驶18km,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08倍(g取10Nkg),求:
(1)汽车的重力;
(2)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求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3、一个载有重物的气球总重力为G,在空气中受到2000N的浮力时,匀速竖直向上运动,此时受到的阻力为250N。
求:气球受到的重力G多大?
4、一辆汽车总质量为5000kg,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
问:
(1)汽车受到的重力为多大?
(2)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牵引力为多大?
(3)汽车关闭发动机在水平路面上做减速运动,此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且说明理由)
5、王刚和张明同学一起参加公益劳动时,如图所示。
王刚用300N的水平力向右拉,张明用200 N的水平力向右推,刚好使一辆质量为60kg的垃圾车在水平路面上以2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
(1)求小车受到的路面的支持力的大小;
(2)小车受到的路面的阻力的大小;
(3)突然,张明停止了推车,只有王刚用300N的水平力拉的小车直线前进得越来越慢,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求小车此时所受的合力为多少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一)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南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并分别观察小车滑离斜面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差别。
根据实验情形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南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具有______;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小车的______;
(3)由上述实验推理,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二)如图所示,小开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应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2)小开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操作,如图甲、乙、丙所示,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比较______两图的实验;
(3)如图丁所示,小开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木块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与图甲相比较,木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_______相同,实验过程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
的是_______;
(2)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甲、乙、丙所示,可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________ ;
(3)下列物理观点或规律可以由该实验结论直接说明的是_______。
A.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B.子弹离开枪膛后不再受火药的推力,故AB不符合题意;
C.子弹从枪膛射出,具有一定的速度,子弹射出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所以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会继续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而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比较大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A.物体始终静止,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锯条变扁,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而不是改变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从静止起动,汽车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故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D不符合
故选C。
3、B
【详解】
ABD.由图示知,甲、乙两车的s-t图像都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受的合力都为0;经过6s,甲车通过的路程为4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12m,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那么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则经过6s,同向运动时,两车的距离
s1=s乙-s甲=12m-4m=8m
反向运动时,两车的距离
s2=s甲+s乙=4m+12m=16m
故B正确,AD错误;
C.两车的质量相同,则两车的惯性相同,故C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A.被抛出的实心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作用,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抛出后继续向前,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具有向前运动的速度,速度不为零;此时只球受重力作用,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抛出后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是因为受重力的作用,是重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详解】
A.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一边前进一边喷洒药液消毒,质量变小,故惯性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质量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机器人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机器人和药液当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了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机器人在水平面上运动,则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态,重力与支持力是平衡力,故大小相等,而机器人和药液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故机器人和药液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机器人和药液的总重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力是平衡力,那么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力: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与木块所受的重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摆的等时性是通过多次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直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由实验直接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合理的科学假设和推理得出的规律,故B符合题意;
C.光的反射定律是测量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以及反射光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直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规律,故C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观察不同物距时的成像情况,直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规律,故D不符合
题意。
故选B 。
8、D
【详解】
A .拉弓过程中弓发生了弹性形变,不是塑性形变,故A 错误;
B .游泳时,手向后拨水,手对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人施加了一个向前的推力,使人前进,故B 错误;
C .人举着杠铃不动时杠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与人对杠铃的支持力作用,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
D .手对曲棍球施加了力的作用,曲棍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 正确。
故选D 。
9、A
【详解】
A .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一号”其运行的轨道不是直线,即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改变,故A 符合题意;
B .匀速直线上升的热气球,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不变,故B 不合题意;
C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处于静止状态,其运动状态不变,故C 不合题意;
D .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其运动状态不变,故D 不合题意。
故选A 。
10、C
【详解】
A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比值是个定值,所以甲乙两车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当8s t =甲时,0.8m s =甲,由速度公式s
v t
=可得甲车的速度为
0.8m 0.1m/s 8s
s v t ===甲甲甲 当12s t =乙时, 2.4m s =乙,由速度公式s v t =可得乙车的速度为
2.4m 0.2m/s 12s s v t =
==乙乙乙 所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故A 不符合题意;
B .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车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到的合力均为0,即两车受到的合力相等,故B 不符合题意;
C .根据题意,当=10s t 时,0.1m/s v =甲,甲车行驶的路程为
0.1m/s 10s=1m s v t ==⨯甲甲
当=10s t 时,0.2m/s v =乙,乙车行驶的路程为
0.2m/s 10s=2m s v t ==⨯乙乙
如果是同向行驶,则两车之间改变的距离为
2m 1m=1m s s s =-=-1乙甲
即可能是减少了1m ,也可能是增加了1m ,原来两车相距6m ,故两车距离可能是7m 或者5m 。
如果两车是异向行驶,则两车之间改变的距离为
22m 1m=3m s s s =+=+乙甲
即可能是减少了3m ,也可能是增加了3m ,原来两车相距6m ,故两车距离可能是3m 或者9m 。
故C 符合题意;
D .根据题意,当=5s t 时,0.1m/s v =甲,甲车行驶的路程为
0.1m/s 5s=0.5m s v t ==⨯甲甲
当=5s t 时,0.2m/s v =乙,乙车行驶的路程为
0.2m/s 5s=1m s v t ==⨯乙乙
如果是同向行驶,则两车之间改变的距离为
'1m0.5m=0.5m
s s s
=-=-
1乙甲
即可能是减少了0.5m,也可能是增加了0.5m,原来两车相距6m,故两车距离可能是5.5m或者6.5m。
如果是异向行驶,则两车之间改变的距离为
2'1m0.5m=1.5m
s s s
=+=+
乙甲
即可能是减少了1.5m,也可能是增加了1.5m,原来两车相距6m,故两车距离可能是4.5m或者
7.5m。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匀速直线运动作用线b
【详解】
[1]如图所示,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应该使物体保证平衡状态,然后改变变量,发现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故应该让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b可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只是作用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探究的是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的关系。
[3]符号题意的是b图,因为b图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是二力平衡成立的条件之一,而图a是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b。
2、等于做减速运动
【详解】
[1][2]在5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木块在桌面上以5m/s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如果突然撤去拉力,木块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由于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摩擦力,所以木块的速度变小,即木块做减速运动。
3、540 水平向东
【详解】
[1][2]因为两匹马是向同一方向拉车,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可知,合力的大小
F=F1+F2=280N+260N=540N
方向水平向东。
4、5 水平向右不变 3
【详解】
[1][2]以B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可知,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摩擦力的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右。
[3]若拉力F增加至10N,由于B和A之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说明滑动摩擦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4]用F=8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将AB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弹簧测力计5N的拉力F弹、水平向右8N的拉力F的作用,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整体受力平衡,所以会受到地面对A的摩擦力f的作用,故摩擦力的大小为
f=F-F拉=8N-5N=3N
方向水平向左,拉力F增加至10N时,由于AB对地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说明地面对物体A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3N。
5、2 等于竖直向上
【详解】
[1]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等于2N。
[2][3]第二次拉着此物体匀速下降时,物体处于仍平衡状态,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2N,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三、计算题
1、 (1)4
1.6?10N;(2)3
1.6?10N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汽车受到的重力为
341.6?10kg?10N/kg 1.6?10N G mg ===
(2)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
430.10.1?1.6?10N 1.6?10N F f G ====
答:(1)汽车的重力是41.6?10N 。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是31.6?10N 。
2、(1)4×104N ;(2)72km/h ;(3)3.2×103N
【详解】
解:(1)汽车的重力
34410kg 10N/kg 410N G m g ⨯⨯⨯车车===
(2)由题知,汽车行驶路程s =18km ,时间
15h=0.25h m 60
15in t == 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18km ==72km /h 0.25h
s v t = (3)小车所受的阻力为
430.080.08410N 3.210N f G ⨯⨯⨯车===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33.210N F f ⨯==
答:(1)汽车的重力为4×104N ;
(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72km/h ;
(3)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3.2×103N。
3、1750N
【详解】
解:对重物和气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又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平衡力作用,故气球受到的重力
2000N250N1750N
=-=-=
G F f
浮
答:气球受到的重力是1750N。
4、 (1)50000N;(2)2500N;(3)见解析
【详解】
解:(1)汽车受到的重力是
==⨯
5000kg10N/kg=50000N
G mg
(2)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汽车的牵引力为
0.050.0550000N=2500N
===⨯
F f G
(3)汽车关闭发动机在水平路面上做减速运动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仍为2500N。
答:(1)汽车受到的重力是50000N;
(2)汽车的牵引力为2500N;
(3)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仍为2500N。
5、 (1) 600N;(2)500N;(3)200N
【详解】
(1)因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车受重力和地面对其支持力的作用,即
60kg10N kg600N
F G mg
===⨯=
(2)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路面的阻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故
12300N200N500N
f F F
=+=+= (3)因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故所受的合力为
1500N300N200N
F f F
=-=-=
答:(1)小车受到的路面的支持力的大小为600N;
(2)小车受到的路面的阻力的大小为500N;
(3)小车此时所受的合力为200N。
四、实验探究
1、相同惯性运动状态匀速水平甲、乙平衡变小
【详解】
(一)(1)[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2][3]小车到达水平面后,小车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止;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4]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为零,它的运动速度就不会变化,即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1)[5]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6]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应该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
(3)[7][8]由题意可知,图丁中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斜向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此时木块在木板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小。
2、同一速度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远 C
【详解】
(1)[1][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即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
[3]实验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是为了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4]正确操作后,观察到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运动的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最大,可得出的结论是:小车速度大小相同时,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3)[5]A.本实验研究的对象小车是运动的,不能直接说明“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这一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不受力时同样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由运动的小车受到阻力时速度变慢可以直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