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时机及疗程对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氧治疗时机及疗程对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时机及疗程对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4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高压氧治疗,且疗程控制在2个内,治疗时机在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高压氧治疗疗程在2个以上,且治疗时机在1个月内,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

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和专业软件评分,在患者ADL评分、MMSE评分、语言表达能力评分、背数能力评分、短程记忆力评分以及注意力评分情况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来说,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变化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高压氧治疗时机和疗程,通常来说,尽早治疗且不少于两个治疗疗程比较好。

标签:高压氧;治疗时机;疗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
近年来,颅脑损伤患者越来越多,该疾病属于一种外伤性疾病,导致患者颅脑损伤的原因比较多,当患者颅脑损伤之后,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且患者肢体功能大大减弱,不利于患者后期病情恢复[1]。

因此当患者颅脑受损之后,必须及时接受临床有效治疗,且要及时接受高压氧治疗。

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临床治疗当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且在不同疗程下,患者高压氧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同[2]。

为了探讨在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机和疗程的相应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选择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参与人员进行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相关资料和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4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时机和疗程不同,观察组患者37例,主要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0~67岁,平均年龄为(35.0±
2.2)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也为37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1~69岁,平均年龄(35.1±2.4)岁。

主要包括车祸致伤患者50例,意外坠楼致伤患者24例。

两组患者都接受了临床专业诊断检查,且都符合颅脑损伤疾病诊断标准。

1.2方法两组患者都接受了高压氧临床治疗,且在高压氧治疗之前,都采取了临床止血措施和脑水肿治疗措施,促进患者脑部循环情况正常,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状[3]。

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主要用到烟台朗格高压氧舱有限公司生产的30人专业氧舱群,要把高压氧治疗压力控制在2ATA 左右,且保证在30min×2左右[4]。

中间间隔时间为5min,要采取有效的舱内空气吸取措施,要把对应的减压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

进行1次/d高压氧治疗,1个高压氧治疗疗程为12d。

针对对照组患者来说,一共治疗了10~25次,且都在患者发病1个月后治疗。

针对观察组患者来说,一共治疗了50~74次,每治疗2个疗程就休息6d,继续进行下一療程。

1.3观察项目和指标①患者ADL评分和MMSE评分(分);②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和背数能力评分(分);③患者后期短程记忆力评分和注意力评分(分)。

1.4统计学方法主要选择SPSS26.0软件作统计学研究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主要选择t进行相关检验,而计数资料主要选择χ2进行相关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在患者患者ADL评分和MMSE评分上的对比经过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活动情况评分,观察组患者患者ADL评分和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1。

2.2两组在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和背数能力评分上的对比对照组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和背数能力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

见表2。

2.3两组在患者后期短程记忆力评分和注意力评分上的对比经过后期病情随访发现,观察组后期短程记忆力评分和注意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3。

3 讨论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疾病比较常见,针对颅脑损伤患者来说,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且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必须及时加强临床治疗。

近年来,随着颅脑损伤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的不断提升,医学专业人员加大了对颅脑损伤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力度,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认知障碍,要想有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必须从根本上提升患者认知能力[5]。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通过高压氧治疗,可以提升患者体内血氧含量,增加患者体内氧的弥散范围,最终优化患者体内组织低氧状态,保证患者体内氧气供应充足,从根本上修复患者脑部组织[6]。

但在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治疗时机和临床疗程,要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实施治疗方案,还要尽量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快速恢复[7]。

参考文献:
[1]许红萍,贺淑琼.高压氧治疗时机和疗程对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1(4):560-561.
[2]宫梅,高娟,李淑岷,等.早、晚期高压氧辅助治疗颅脑外伤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2,49(30):62-63.
[3]宋国庆,姜春香.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脑水肿[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692.
[4]张禹,赵儒钢,郭大志,等.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56-59.
[5]董秋信.高压氧综合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56例疗效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62-64.
[6]李洪斌.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4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5(1):70-71.
[7]李飞,陈蕾,李丽,等.高压氧治疗时机和疗程对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4(2):51-53.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