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及答案(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及答案(考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其他同学提到的春游地点,如果我不同意,应该马上站起来反对。
(______)
2.春游最好约上几个好友,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如果不知道地方,可以向当地的人们请教。
(______)
3.建议去哪儿玩要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______)
4.春游主要是观赏景物,因此自己不感兴趣的景物最好一扫而过,自己喜欢的景物则可以细细观赏。
(______)
5.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______)
6.先确定春游的地方,然后规划具体的时间,以及有效的游玩路线。
春游最好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进行。
(______)
二、判断下面说法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指的是鄱阳湖。
(______)
2.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山林的景象。
(______)3.《花的学校》的作者泰戈尔是法国诗人、哲学家,享誉世界的作家。
(______)
4.所有目字旁的字,都表示“看”的意思。
(______)
5.牛肚了里一共有四个胃,三个胃贮藏食物,只有一个胃是管消化的。
(______)
6.“小溪淙淙,流向河流”中,“淙淙”是用来描写声音的,这类词叫拟声词。
(______)
三、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老虎和贼都想偷这头小胖驴。
(_________)
2.贼和虎都以为“漏”是一种可怕的动物。
(_________)
3.小胖驴最后被贼偷走了。
(_________)
4.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漏”指的是屋顶漏雨了。
(_________)
四、读句子,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打“√”或“×”。
1.《守株待兔》讽刺了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______)
2.“昼夜、起伏、疑惑、伸缩”是由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词。
(______)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
4.“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中的“大概”删掉后不影响句子意思。
(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还怕剃头,而且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
(________)
2.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头发,是因为我是剃头大师,剃的发式很时髦。
(________)
3.虽然我认为自己有剃头的天分,实际上剃头技术很差,害得小沙剃了光头。
(________)
4.我给小沙剃头得到了五块钱,不过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
(________)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群儿戏于庭”的“于”和“她生于2009年”的“于”的意思相同,都是“在”的意思。
(__________)
2.“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破”的意思为击碎。
(__________)
3.“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这句话表现了英子快乐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
4.购物时,可将“速冻馒头、汤圆、速冻馄饨”分为一类。
(__________)5.从《灰雀》一文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那三只灰雀。
(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裁缝说不用接袖子,是因为他还没有开始裁布料。
(_______)2.方帽子店的主人赞成他的儿子戴圆帽子,因为戴圆帽子很好看。
(_______)
3.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指下大雨了,屋顶漏雨。
(_______)4.枣核虽然个头很小,但是他一样能做很多事情。
(_______)
八、在下面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后面括号里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_____)
2.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_____)
3.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_____)
4.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_____)
5.鹅毛一般的雪花,纷纷扬扬从空中飘落下来。
(_____)
九、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挨.挨挤挤、露.出、了.不起、仿佛.”这些词语中的带点字都是多音字。
(______)
2.“花瓣儿.、花骨朵儿.、好一会儿.、女儿.”这四个词语中“儿”的发音相同。
(______)
3.“莲蓬.、衣裳.、燕子.、鸳鸯.”这些词语中的加点字都是轻音。
(______)4.“一进.门、一阵.清香、一池.荷花、一幅.”中带点的字都是量词。
(______)
十、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格林兄弟。
(______)
2.“知有儿童挑促织”是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诗句。
(______)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中,胡萝卜先生用胡子帮助了别人。
(______)
4.“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
十一、明辨是非。
(是比喻句的打对号,不是的打错号)
1.太阳出来了,放射出千万缕想离间一样的金花。
()
2.他长得很像他爸爸。
()
3.今天好像是要下雨了。
()
4.小兴安岭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
5.那些被闷久了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
十二、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写“√”,错误的写“×”。
1.“张牙舞爪,蹑手蹑脚”是描写人的动作的词语;“面红耳赤、披头散发”是描写人的外貌、状态的词语;“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是描写人的心理的词语。
(______)
2.“啃、叼、啪、嗡、吐、咬”这组字都与吃的动作有关。
(______)
3.日记的基本格式一般是先记录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等信息,再写日记的正文。
(______)
4.卖火柴的小女孩、历经磨难的丑小鸭、坚定的锡兵、善良的灰姑娘都是安徒生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
(______)
十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____)
2.《花的学校》的作者是中国的泰戈尔。
(____)
3.“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____)
4.《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启发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去问。
(____)5.在和同学交流“我的暑假生活”时,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讲。
(____)
十四、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写日记的时候要先写具体日期,如“12月23日”,再写星期几、天气。
(____)
2.《安徒生童话》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童话王国,这是法国作家安徒生送给全世界孩子的礼物(____)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中的“橙黄橘绿时”指的是万物复苏的春天。
(____)
4.《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介绍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____)
十五、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花的学校》的作者是泰国的泰戈尔,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__)
2.《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________)
3.“晴朗”中的“朗”和“郎”的读音相同。
(________)
4.“提心吊胆”和“忐忑不安”是近义词。
(________)
答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十二、√×√×
十三、√×√√√十四、√××√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