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法家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慎到的势治思想
2021/6/19 (一).贵势并倡导天子为天下说
9
1 贵势: 在权、法、礼、政策等等政治诸因素中,把权力即势放在
首要地位。掌握权势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前提条件,他把权力看成 高于一切,把道德、才能、是非看成不过是权力的仆从
在政治体制上,主张君主一元化的独头政治
“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 能 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
厚。”
2021/6/19
2
❖ 早期法家思想都可以追溯到姜太公 望。
❖ 管子也对后来的法家思想造成一定 的影响。
❖ 法家学派与道家也有密切关系。
2021/6/19
3
二 思想上的共同特点:
第一,特别强调法的作用,认为法是治国的不二 法门,主张以法治 国,社会生活一切遵法,一切 由法裁断。
“法者,国之权衡也。” 《商君书·修权》
2021/6/19
7
法家思想代表人物:
李悝
1.法家的创始人,战国初年魏文侯相,著有《法经》,已亡佚
(李克) 2.提倡耕战,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
慎到
1.以势为主 2.吸收道家思想,道、势、法结合,给势、法以理论的论证
申不害
1.以言术为主, 2.兼论法、势,受道家的影响,发展了人君南面之术
《商君书》 1.西方秦国法家著作的汇编,说理性较差,主要是具体政策的
第五章 法家思想
❖ 一、法家思想的社会背景 ❖ 人口增长,冲突加剧:各国人口增长,逐渐扩
大开发面积,争夺土地的冲突日益激烈,兼并 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残酷,生存之道在 于富国强兵。 ❖ 战争要求集中动员国家力量:生死存亡的战争 要求国家集中调动一切人力物力,传统的分封 制度分散了国家力量,贵族特权压抑了平民的 主动性,不能适应残酷竞争的时代,思想和制 度的变革不可避免。
2021/6/19
6
❖ 三、法家思想代表人物 ❖ 慎到:赵国人,曾游齐国稷下学宫,似乎没有
什么事功,是单纯的学者,据说著有《慎子》 四十二篇,流传下来的只有七篇,注重对“势” 的阐发。 ❖ 申不害:原来是郑国的小官,在韩国得到重用, 为韩昭侯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 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著述大 多亡佚,思想散见其他学者的引用,特别注重 “术”的阐发。
2021/6/19
1
二、法家思想渊源及特点
❖ “法家”以重视法治而见称。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指出:“法家不别亲疏, 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汉书艺文志》说:“法家者流,盖出 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
曰:先王以明罚饰法,此其所长也。及
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
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
规定和说明
2.提倡耕战和以法治国,强调重罚
《管子》 1.二十余篇法家派著作,东方法家著作的总汇 (部分篇章) 2.不乏对具体政策的论述,但更注重政治原理和法治理论的探讨
韩非子
2021/6/19
先秦法家集大成者,同时吸收其他诸派的一些思想,法家中最 宏富的代表人物
8
慎到的势治思想
(一) 慎到其人 慎到,赵人,曾游学齐稷下学宫。著有《慎子》一书。
位足以屈贤矣。”《ຫໍສະໝຸດ 德》2 天子为天下说 君主应该掌权为天下,而不应借权吞(占有、据为私有)天

“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 为
于齐“学黄老道德之术”,著《十二论》。《汉书·艺文志》 著录《慎子》凡四十二篇,入法家类;从哲学上看,他属于 道家,但从政治思想上看则为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其他 法家派的思想相比,慎子的整个思想显得庄重、深沉,其明 显的特点就是贵势而不尚独断,尚法而不苛严,任术而不贵 阴谋。慎到又是法家中最先把道法结合起来的人物,所以在 法家学派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021/6/19
4
二 思想上的共同特点:
第三,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
法家是君主专制的讴歌者,处处事事都为君主打算。在先秦诸子中, 他们把君主专制主义思想推到了顶峰。
“盖先秦之法家思想,实专制思想之误称。其术阳重法而阴尊 君。” —— 萧著(二)第249页 “把法家思想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错误的。用现代的术语说, 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谁若想组织人民,充当领袖, 谁就会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仍然很有教益,很有用处,但是,有一 条,就是他一定要愿意走极权主义的路线。” ——冯友兰《中国哲 学简史》第186页 传统“以推行法律达到政治目的的‘法制’”,与现代“以法主治” 的“法治” 根本不同。 ——林毓生
第四,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是历史分阶段演进说和人性好利 说,这构成了他们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
第五,法家在政治上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主要有法、 势、术、刑、罚、赏、利、公、私、耕、战等。这些概念 和范畴是法家思 想的支柱,使法家独具特色。
2021/6/19
5
❖ 陈荣捷论法家:
❖ 法家所提倡的极权之目标与威势之手段,当然仍不时为暴君 所采用,但它却不像儒家、道家般有绵延不绝的传统。如此 看来,法家思想似乎全属负面,毫不足道;实情却非如此, 它依然有正面的价值。古代的学派当中,它是唯一始终持续 不断,力反传统的,它不崇拜儒者所尊奉的尧舜,或墨者所 礼信的大禹等圣王。它瞻前而不反顾,创新而不墨守。浮言 虚辞、空谈仁义,它摒弃不用,只要求实在的事功。它基本 上相当客观务实,因此不采纳模糊影响之说教,所提出的都 是新的观点。它认为法令当书于明文,布之大众。虽然它也 赞成儒家职位与职责皆当清楚分工之概念,却坚持法必须一 体适用。所以尽管民权与民生受了压抑,但因关系亲疏不再 相干,职位P232贵贱也不在考虑之列,所以它无意间反而提 升了平等的信念。(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 解》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悬 命也。” 《禁藏》
立法原则: 顺天道,随时变,因人情,循事理,量可能。
执法上,法家主张赏罚严明,而且多数法家主张实行重 罚、苛刑。
第二,倡导耕战,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法家特别注重实力,认为实力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基本手段。 在社会各种因素中,他们认为农与战是力的源泉,所以提 出了一系列加强耕战的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