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高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摘要】:高中数学一直以来总让人觉得抽象,深奥难懂。
不少学生都是强制
自己去学习数学。
甚至有不少老师也认为高中数学本来就枯燥乏味,要学好高中数学就得要下苦功夫。
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如果教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就集中到教师这方面来,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在学生身心放松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用好教学方法,掌握好发散的尺度,就会使数学课堂既充满趣味性,又不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和重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趣味性
趣味是指一种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
趣味性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之”也就是指对事物的兴趣,有的学生对数学有天生的兴趣,而还有不少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培养。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巧用数学趣题引入新课来增强趣味性
现在所使用的高中教材,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新课的作用并联系以前所学的内容,几乎每一节新课都给出了引入材料。
但是这些材料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都已基本了解了。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引用,学生肯定容易理解。
但却会觉得十分乏味,以至于对教师讲解的新课失去兴趣。
而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引入一些趣味题让学生思考往往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在讲授组合这一小节时,课本引入用的思考题目是:在a,b,c,d,e,f六个字母
中任选两个有多少种选法?而我采用了一个趣味题:“ 3个商人和他们的3个仆人
一起过河,只有一条船而且要自己划船,船一次就能载2个人,3个仆人说好了只要
他们的人数比商人多就杀商人劫财,问现在商人怎么分配过河方案才可以安全过河?”学生的兴趣一下高涨了起来,短时间内学生很难给出正确答案,那么接着我就把问题简化了问:“第一次过河有多少种选择?”这样很自然的就进入了新课的内容,而这个题目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讲授极限概念时,我引入了龟兔赛跑问题:“大家都知道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那么如果乌龟在兔子前面十米,他们一起起跑(兔子不偷懒)问:大家说兔子能不能追上乌龟?”同学们都认为肯定能追上,但我却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学生大惑不解。
然后,我讲了我的理由:当兔子追到乌龟的位子(离它十米处),乌龟又跑出去几米假设是六米。
当兔子又追了六米,那么,乌龟也跑了三米,当兔子又跑了三米,那么乌龟又跑了一段距离……,如此反复下去那么兔子只能无限的靠近乌龟却怎么也追不上乌龟。
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极限这一概念。
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只要我们能够恰当的引用一些趣味题目,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既锻炼了思维,活跃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数学史和历史故事的讲述来增强趣味性
数学这一门学科,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由于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
与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多少曲折离奇、可歌可泣的故事,让人深思和回味,给人启迪和教诲。
高中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在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数学被发现、被创造的过程,剩下的只是一些公式,结论和事实的堆砌,学生只会用它们来解题而不知道它们的由来,而如果我们把数学当中历史的、人文的东西做适当的补充,那么僵硬的数学公式就会变得活起来,生动起来,增强学生
1
的兴趣。
在课堂上通过对古今中外一些数学家,历史名人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的故事讲述。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三.让学生在数学的实际运用中体会趣味性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材料与生活很贴近,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就能使学生消除学习数学的枯燥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凸现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数学的乐趣。
如在讲到正,余弦定理及其运用时,我先让大家想办法怎样才能测出大家熟悉的一座山峰的高度?结果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们所想的办法又都被大家一一否决,都不可行。
然后我告诉学生,大家只要学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会有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了。
于是大家因为都想找到测量的方法,整节课都学得特别认真。
又如在学习对称问题时,可以先举例子:在河流的同侧有A、B两个村,要在河岸边M 处建一座水泵厂连接A、B两个村子,要把水泵厂建在河岸的哪个地方能使所用水管最少?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会渴望找到解答的方法,使学生既感到有趣又不脱离课本。
在讲指数函数时可以联系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
讲概率时可联系彩票中奖概率的大小。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的去发现,就会找到许多高中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而如果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去学习。
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活跃,学生就会感到有趣。
既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我们的数学课堂也会变得充满乐趣。
四.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动作增强趣味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把幽默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上,能增添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扣住学生的心弦,活跃课堂气氛。
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消除学生的疲劳和紧张。
使课堂富有趣味性,使教学过程妙趣横生,使单调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欢声笑语中学到知识。
如在讲到排列组合一节时,总有学生分不清选出来的元素有无顺序,分不清究竟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我就举例说:“我现在想知道究竟还有多少同学分不清排列组合的,等一下放学后我从中选五个同学留下来做练习题”,结果学生注意力一下集中了起来,然后我却补充问道:“留下来的五个同学,我们会不会因为他们分不清排列组合问题而找体育老师来给他们排队”。
所有同学都笑了说:“不会”。
然后我装作不知道接着补充:“不会?什么不会?都不会的话,那么全班都留下来”,这下课堂气氛更活跃了,有的同学急了,有的同学乐了,大家都争着要做出补充,我再找同学回答有多少种选法。
还有一次,我在上数学课时,由于题目比较难懂。
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开始走神了,我就停了下来,学生觉得奇怪,就问:“老师,怎么不讲了?”我说:“我在看有没有同学在歪着脑袋,睁着眼睛,张着嘴巴,流着口水,看着黑板思考问题”。
这时,同学们都在环顾四周,看其他同学的表情。
刚才走神的同学一下反应了过来,大家都笑了,并赶快的提起精神来了。
我接着说:“还好,我们班我还没有发现这样的同学——智商低于60的,其实大家智商都差不多的,别人能弄懂的你也能懂”,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讲到圆的性质时,我首先告诉学生要学好数学就一定要勤于练习才行,像老师就很久没有徒手画圆了,圆都画不圆了,有没有同学徒手画圆画的好的来跟老师比比看谁画得圆。
结果马上有同学想上来试试,我找了两个同学上来让他们先画,由于上黑板来,可能比较紧张的缘故,两个学生对自己所画的圆都不是很满意,然后我也徒手画了一个,我采用的是以母指为中心,再用其他两个指头夹住粉笔绕一圈的办法画圆。
这时只听到下面的同学发出“哇”的惊叹声,可还有同学马上说:“这样画啊,”我接着问道:“我这样为什么就能画得圆呢?”引导学生答出圆的两要素:圆心,半径。
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做到了不偏离主题。
幽默的教学语言,动作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还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幽默感一般是由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但作为数学教师只要我们平时多点积累,备课时多点准备。
那么在课堂上就经常可以说出一些“妙语”,做出一些“妙着”,让她们来增强我们课堂的趣味性。
五.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趣味性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讲,学生记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老师讲完例题,学生完成练习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就得不到显现,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教师侃侃而谈,学生素然无味。
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周而复始的上课,学生就容易感到疲劳,失去学习数学的乐趣。
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趣味性,并不是要推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说老师就一点不讲授,学生也不用听课了,而是适当的改进,使学生能够听得有趣,练得高兴,有兴趣的主动的去学。
比如说,让学生做练习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完成后派代表把结果写到黑板上,比一比,看哪一组又快又好的完成。
这样课堂自然会有趣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又如,在讲解题目或推理证明时,可以先找好一些学生让他们课前准备,在课堂上充当小教师。
还比如,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不同成次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个小组的根据自己组员的实际请况合作讨论,教师个别辅导,允许一部分同学学到前面去。
这些都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能够轻松的进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但我们在增强高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时,也应该注意不能盲目的,一味的只追求趣味性而忽略了课堂内容,随便的引用一些笑话,游戏那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该要找到适当的结合点,要能够放得出,收得回。
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才是老师应该追求的课堂教学效果。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