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数模转换设计报告(DAC0832芯片)DA设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行数模转换设计报告(DAC0832芯片)
学校:
院系:
专业:
学生:
指导老师:
目录:
1. 设计任务 (1)
2.设计方案 (2)
2.1 DAC0832工作模式选择……………
2.2 输出级放大器确定参数确定………
3.电路测试及结果分析 (19)
4.参考文献 (20)
5.附录 (21)
1. 设计任务:
用ATmega128单片机及DA0832芯片设计一个能产生正弦波的电路。
2. 设计方案
2.1 DAC0832工作模式选择
2.1.1 DAC0832芯片引脚介绍
DAC0832主要性能参数:
①分辨率8位;
②转换时间1μs;
③参考电压±10V;
④单电源+5V+15v;
⑤功耗20mW。
D/A转换器品种繁多,有权电阻DAC、变形权电阻DAC、T型电阻DAC、电容型DAC和权电流DAC等。
其中DAC0832是双列直插式8位D/A转换器。
能完成数字量输入到模拟量(电流)输出的转换。
逻辑电平输入与TTL兼容,共20引脚。
如下图所示:
D0~D7:数字信号输入端。
ILE:输入寄存器允许,高电平有效。
CS: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
WR1:写信号1,低电平有效。
XFER:传送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
WR2:写信号2,低电平有效。
IOUT1、IOUT2:DAC电流输出端。
Rfb:是集成在片内的外接运放的反馈电阻。
Vref:基准电压(-10~10V)。
Vcc:是源电压(+5~+15V)。
AGND:模拟地NGND:数字地,可与AGND接在一起使用。
DAC0832输出的是电流,一般要求输出是电压,所以还必须经过一个外接的运算放大器转换成电压。
2.1.2 DAC0832的结构
DAC0832的内部结构如图10.9所示。
DAC0832中有两级锁存器,第一级锁存器称为输入寄存器,它的锁存信号为ILE;第二级锁存器称为DAC寄存器,它的锁存信号为传输控制信号XFER。
因为有两级锁存器,DAC0832可以工作在双缓冲器方式,即在输出模拟信号的同时采集下一个数字量,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转换速度。
此外,两级锁存器
还可以在多个D/A转换器同时工作时,利用第二级锁存信号来实现多个转换器同步输出。
2.1.2 DAC0832 工作原理
DAC0832是采用CMOS工艺制成的单片直流输出型8位数/模转换器。
它由倒T型R-2R电阻网络、模拟开关、运算放大器和参考电压VREF四大部分组成。
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模拟量V0为:
由上式可见,输出的模拟量与输入的数字量()成正比,这就实现了从数字量到模拟量的转换。
一个8位D/A转换器有8个输入端(其中每个输入端是8位二进制数的一位),有一个模拟输出端。
输入可有28=256个不同的二进制组态,输出为256个电压之一,即输出电压不是整个电压范围内任意值,而只能是256个可能值。
图4-83是DAC0832的逻辑框图和引脚排列。
图4-83
在DAC电路结构中,最简单而实用的是采用T型电阻网络来代替单一的权电阻网络,整个电阻网络只需要R和2R两种电阻。
在集成电路中,由于所有的组件都做在同一芯片上,电阻的特性可以做得很相近,而且精度与误差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图10.8是采用T型电阻网络的4位D/A转换器。
4位元待转换资料分别控制4条支路中开关的倒向。
在每一条支路中,如果(资料为
0)开头倒向左边,支路中的电阻就接到地;如果(资料为1)开关倒向右边,电阻就接到虚地。
所以,不管开关倒向哪一边,都可以认为是接“地”。
不过,只有开关倒向右边时,才能给运算放大器输入端提供电流。
T型电阻网络中,节点A的左边为两个2R的电阻并联,它们的等效电阻为R,节点B的左边也是两个2R的电阻并联,它们的等效电阻也是R,…,依次类推,最后在D点等效于一个数值为R的电阻接在参考电压V REF上。
这样,就很容易算出,C点、B点、A点的电位分别为-V REF/2,-V REF/4,-V REF/8。
在清楚了电阻网络的特点和各节点的电压之后,再来分析一下各支路的电流值。
开关S3,S2,S1,S0分别代表对应的1位二进制数。
任一资料位D i=1,表示开关S i倒向右边;D i=0,表示开关S i倒向左边,接虚地,无电流。
当右边第一条支路的开关S3倒向右边时,运算放大器得到的输入电流为-V REF/(2R),同理,开关S2,S1,S0倒向右边时,输入电流分别为-V REF/(4R),-V REF/(8R),-V REF/(16R)。
如果一个二进制数据为1111,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流
I=-V REF/(2R)-V REF/(4R)-V REF/(8R)-V REF/(16R)
=-V REF/(2R)(20+2-1+2-2+2-3)
=-V REF/(24R)(23+22+21+20)
相应的输出电压
V0=IR0=-V REF R0(24R)(23+22+21+20)
将资料推广到n位,输出模拟量与输入数字量之间关系的一般表达式为:
V0=-V REF R0/(2n R)(D n-12n-1+D n-2 2n-2+…+D121+D020)(D i=1或0)
上式表明,输出电压V0除了和待转换的二进制数成比例外,还和网络电阻R、运算放大器反馈电阻R0、标准参考电压VREF有关。
LE为高电平、CS和1
WR为低电平时,1LE为高电平,输入寄存器的输出跟随输入而变化;此后,当1
WR由低变高时,1LE为低电平,资料被锁存到输入寄存器中,这时的输入寄存器的输出端不再跟随输入资料的变化而变化。
对第二级锁存器来说,XFER和2
WR同时为低电平时,2LE为高电平,DAC寄存器的输出跟随其输入而变化;此后,当
WR由低变高时,2LE变为低电平,将输入寄存器的资料锁存到DAC 2
寄存器中。
芯片内有两级输入寄存器,使DAC0832具备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三种输入方式,以便适于各种电路的需要(如要求多路D/A异步输入、同步转换等)。
D/A转换结果采用电流形式输出。
要是需要相应的模拟信号,可通过一个高输入阻抗的线性运算放大器实现这个供功能。
运放的反馈电阻可通过RFB端引用片内固有电阻,还可以外接。
集成电路内有两级输入寄存器,使DAC0832芯片具备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三种输入方式,以便适于各种电路的需要(如要求多路D/A异步输入、同步转换等)。
在DAC0832中有两级锁存器,第一级锁存器称为输入寄存器,它的允许锁存信号为ILE,第二级锁存器称为DAC寄存器,它的锁存信号也称为通道控制信号/XFER。
当ILE为高电平,片选信号/CS
和写信号/WR1为低电平时,输入寄存器控制信号为1,这种情况下,输入寄存器的输出随输入而变化。
此后,当/WR1由低电平变高时,控制信号成为低电平,此时,数据被锁存到输入寄存器中,这样输入寄存器的输出端不再随外部数据DB的变化而变化。
对第二级锁存来说,传送控制信号/XFER 和写信号/WR2同时为低电平时,二级锁存控制信号为高电平,8位的DAC寄存器的输出随输入而变化,此后,当/WR2由低电平变高时,控制信号变为低电平,于是将输入寄存器的信息锁存到DAC寄存器中。
其时序图如下:
由于此次设计的电路可直接用直通模式,即输入寄存器,DAC寄存器都关闭。
故可采用下图所示接法:
2.2 输出级放大电路确定
D/A转换结果采用电流形式输出。
若需要相应的模拟电压信号,可通过一个高输入阻抗的线性运算放大器实现。
运放的反馈电阻可通过RFB端引用片内固有电阻,也可外接。
要得到电压信号只有将D/A转换的电流信号利用电流型运放得到电压信号。
运算放大器有三个特点:
⑴开环放大倍数非常高,一般为几千,甚至可高达10万。
在正常情况下,运算放大器所需要的输入电压非常小。
⑵输入阻抗非常大。
运算放大器工作时,输入端相当于一个很小的电压加在一个很大的输入阻抗上,所需要的输入电流也极小。
⑶输出阻抗很小,所以,它的驱动能力非常大。
经过分析:
OP07即可满足要求。
其中
128
12820R2
Vout1Rp3VREF Rp2Vout2VRFB 256
N - RFB
RFB 256N RFB
1-I 1Vout VREF N Vout VRFB out ⨯-==++⨯=⨯+⨯-=⨯=)(
3. 元件参数确定
3.1 Rp1及R3的确定
由于
VREF=+5v
又因为
311
VREF R Rp Rp Vcc +⨯=
为了保证电流较小取
R3=10ΩK
Rp1=20ΩK
即可
3.2 输出级放大电路元件参数确定
因为
128
12820R2
Vout1Rp3VREF Rp2Vout2VRFB 256
N - RFB
RFB 256N RFB
1-I 1Vout VREF N Vout VRFB out ⨯-==++⨯=⨯+⨯-=⨯=)(
所以可取
R2=10ΩK
Rp2=Rp3=50ΩK
R1=5.1ΩK
4. 电路测试及结果分析
电路板焊接无误,且Vout2出来波形正常为标准正弦波。
Vp-p=576mv
Vmax=248mv
Vmin=-328mv
.1
KHz
f124
结果满足要求。
5. 参考文献
《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
邱关源著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康华光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康华光主编
《AVR ATmega128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及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7年金钟夫等编著
《AVR 单片机应用开发指南及实例精解》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年杨正忠耿德根编著
6.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