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批评分析——以《阿甘正传》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意 识 形 态 国 家 机 器 "
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理论 的影响下 ,出 现 了不同的电影理论表述和批判实践 。当代 电影理论意 识形态批评 的确立可以以一篇论文为开端 ,即法 国重要 的电影刊物 《电影手册》编辑部集体撰写的长篇论文 : 《约翰 ·福 特的(少年林肯 )》闭。在这篇论文中 ,意识形态 批评改变了反映论式的 、对 电影文本 的历史背景或时代 特征 的分析传统 ,不仅关心文本 的“内容”,即它讲 述了 怎样 的故事 ,也关心故事背后 隐藏 的意 义和文 本的“形 式 ”,即如何讲述 。意识形态批评理论 家对电影“没有”讲 述 的 内容 十 分关 注 ,瞩 目于 文本 那 些意 味 深长 的空 白 。
影片《阿甘正传》呈现 了许多不可能 的和解 ,种族 和 解就是其 中之一 。影片 中的故事发生在 20世纪 50—80 年代的 3O年间 ,但是它所尝试处理 的历史脉络却更 为 久远。阿甘告诉我们他的名字福雷斯特的来源可 以追溯 到美 国内战时期 的英雄 内森 ·贝德福德 ·福雷斯特—— 三 K党的创始人 。妈妈之所 以给他取这个名字是“为了 让人们记住人们有时候会做一些不近情理的事情”。五 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非常活跃 ,但是在影片当中却没 有展现 ,唯一出现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强行迫使阿拉巴马 大学取消种族隔离政策 的著名历史场景 。作为智商只有 75的阿甘 ,他无法理解种族主义 ,因而为超越 了种族 主 义提供 了“可信 ”的依据 。在这一事件 中本来很重要的因 素是阿拉 巴马州 的州长乔治 ·华莱士试 图堵住校 门 ,宣 读他捍卫种族主义 、“白人 的纯洁”的宣言,但影片中华莱 士 的声音被消去了,通过高科技被嵌入 的阿甘茫然不知 所 以的 目击着这一场景 ,并捡拾起进入阿拉巴马大学的 一 名黑人学生 的笔记本还给了她。这-dvJ ̄的举动却暗 示 出他在种族问题 中扮演着调 解人 的角色——他是 从 围 观 的 白人 种 族 主义 者 中站 出来 帮 助那 个 黑 人姑 娘 的 。
· 40 ·
文学 与语 言学研究
张 伟 意识形态批评分析
彻底 的失败 与 自我毁灭之路”[61。 詹妮代表了一种反文化的因素 ,而 阿甘是主流社会
的一 份子 。主流 文 化 跟反 主 流文 化 之 间 的和 解 主要 是 通 过二者之 间的关系反映出来 的,尤其是他们在独立纪念 碑的映照池 中的重逢场景中。刚刚从 白宫授勋完的阿甘 不明就里 的被拖入 了反战游行 的队列 ,并被推上万人集 会的讲坛上代表退伍军人去控诉战争 。影片再次巧妙地 设计了一次声音 的空 白:由于一名警察破坏 了大会 的扬 声器 。因此我们只听到 了开场 白:“我 只有 一句话 要说 … … ”和机 器 修好 之 后 的 结尾 :“这就 是 我要 说 的。”作 为 战争英雄 的阿甘 同时又作 为反战英雄讲话 ,他跨越 了两 者之间的极 大鸿沟 。感人 的场景在这之后 出现 ,在 台下 看到 了阿甘的詹妮 大声地呼喊着他 ,阿甘冲下讲 台 ,两 人穿过宽阔的广场 和密集 的反战集会 的人群 ,在万众欢 呼中,在独立纪念碑 的映照池中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酷 烈而创伤性的历史场景 ,成 了展示 阿甘忠贞不渝的爱情 的地方。实际上 ,阿甘和詹妮代表 了两种文化 。他们的拥 抱构成 了美国主流社会 、主流文化深刻分裂形 象的相逢 与拥抱 ,一方是詹妮—— 身着 白色长袍 ,头戴 花环 ,赤着 双脚 ,这是 当时最典 型 的被 称为 “花孩儿 ”的嬉 皮士形 象 ;另一方是阿甘——全套美军军装 ,挂着 国会勋章绶 带 ,无疑是美 国国家、战争与主流社会 的形象。两人的重 逢拥抱 。便成为美国社会意味深长的历史与文化表述。
Journal ofHebei University ofEconomics and Business(Comprehensive Edition)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Jun.2014 Vo1.14 No.2 意识来自态批评分析 ——
以《阿甘 正传》为例
张 伟
(太 原学 院 外语系 ,山西 太原 030001)
2014年 第 2期
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始终是美 国 社会的痼疾。黑人争取民权 的运动也从未停歇过 。20世 纪 5O年代中期到 6O年代中期 ,黑人运动主要有静坐运 动 、“自由乘车”运动 、选 民登记运动 以及向华盛顿进军 , 迫使美 国统治阶级加速 民权立法 ,从法律上取消了南部 的种族隔离制度 ,保护了黑人的选举权131。60年代 中期以 后 ,黑人斗争从非暴力群众直接行动转向大规模城市抗暴斗 争,使美国国内风烟滚滚。黑人运动为黑人取得 了一定的 立法成果 ,但是 ,法律上的平等并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
阿 甘 和 黑 人 布 巴之 间 的友 谊 又进 一 步 呈 现 了种 族 和解 。他们两人 的友谊可 以说是从入伍的车上 开始 的, 善 良热情 的布巴邀请阿甘与他 同坐。刚到达越南时 ,看 着他俩 ,他们的上司丹中尉问他 们是ltlUD人时 ,两人异 口同声地 回答说是阿拉巴马 ,丹中尉便调侃 :“你们是双 胞胎吗?”两人对视 片刻 ,是弱智的阿甘回答 :“我们没有 亲戚关系 。”两人的外在特征非常明显 ,一个是明显的白 人 ,另一个 是拥有鲜 明东非黑人特征的不折不扣 的黑 人 ,在形象上没有任何共 同特征 。丹似乎颇富情趣的玩 笑 ,事实上成为 阿甘 的超越 、也是 民族和解 的第 一次展 现 。就在他们背靠背 卧在泥坑里 的那个雨夜 ,布 巴的话 表明了他们的关 系:“你 知道咱们为什么成了好伙伴吗 , 福雷斯特 ?因为咱们彼此关照 ,像一家人一样 。”他们的 确是 在彼此支持 ,所 以布 巴才会这样说 “现在 我们背靠 着背 ,互相支撑 ,这样就不 用担心 遭到袭 击也不会睡倒 在泥坑里”。“这里的一黑一 白代表 的是相互依存 ,支撑 着他们从泥坑里爬 出来并 喻示他 们能超越社会上 的种 族仇 恨 的正是 这 种 ‘兄 弟 情谊 ” 。
在越 战场景 中 ,除了阿甘描述 的雨 ,便是布 巴喋喋
不休 的“虾经”,不管是进行拆装枪支练习 、擦洗地板 ,还 是睡觉之前 ,都可以听到布 巴在讲如何捕虾和虾的烹食 方法。靠捕虾致 富一直是布 巴的梦想 ,但是布巴在越南 战场战死 。布巴的死意味深长 ,它对影 片的整体结构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越南 战争是美国人 的梦靥 ,迄今 为 止美 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失败 了的越战成 了美 国永久 的 伤痛 ,在越战纪念碑上密密麻麻刻满 了那些死难者的姓 名 。但是在《阿甘正传》中,我们所看到并能辨认出的唯 一 死者 是 具有 十足 黑 人特 征 的布 巴。于 是 ,越 南 战争 的 创痛便从美国 白人 中产阶级 的主流社会之中转移出去; 当一心想光荣死在战场也不 撤退的丹 中尉也 因阿甘而 最终站立起来 的时候 ,似乎 除了黑人 死者 ,越南 的创伤 已经 获得 治 愈 。在 另 一个 层 面 上 ,阿甘 的成 功 很 大程 度 上受益 于黑人布巴,是布巴絮絮叨叨的把捕虾的经验传 给 了阿甘 ,才使得他创立“布巴冈普虾业公司”获得了巨 大的经济利益 。影片似乎告诉我们 :如果布 巴还活着 ,那 么 他 同样 可 以 获得 成 功 ,靠 自己的理 想 和 奋 斗 而 改变 自 己种族 与社会地位 。仿佛在美国资本主义的逻辑中 ,不 存在任何种族的藩篱和壁垒。但布巴最后是否会成功 , 我们无从证伪 。影片似乎将种族问题转移为富人与穷人 的问题 ,并且在宣扬 只要靠个人奋斗就会成功 。种族 问 题被置换为贫富问题 。但在现实生活中 ,种族 问题始终 是 、今 天 仍 然是 美 国社 会 难 以治 愈 的恶 疾 。
这里的一黑一白代表的是相互依存支撑着他们从泥坑里爬出来并喻示他们能超越社会上的种族仇恨的正是这种兄弟情谊在越战场景中除了阿甘描述的雨便是布巴喋喋40不休的虾经不管是进行拆装枪支练习擦洗地板还是睡觉之前都可以听到布巴在讲如何捕虾和虾的烹食方法
2014年 6月 14卷 第 2期
河 北 经 贸 大 学 学 报 (综 合 版 )
二 、 (舸 甘正传》 文本分析
《阿甘正传》是一部进行 电影 意识 形态批 评的一个 非 常好的文本 。影片《阿甘正传》改编 自温斯顿 ·格鲁姆 的同名小说 ,于 1994年在美 国上映 ,最终在美 国本土获 得 3亿美元票房 、全球 6.57亿美元票房的收入奇迹。这在 好莱坞神话中也许不足为奇 ,但令其称奇的是 ,这部影片 不仅 叫座 ,而且 叫好 ,在次年的第 6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赢家 ,获得 13项提名 ,6项获奖,成了 神话中的神话。叫座的电影不一定叫好 ,叫好 的电影尤其 能 在奥 斯 卡获 奖 ,特 别是 最佳 影 片奖 的 电影往 往 “保 持 着 对 美 国主流 社会 与 主流文 化 的正面 评价 ”。种 族和 性别 文 化 两种 意识形 态 的 问题 在 电影 中表 现 的尤 为 突 出 。
摘要 :意识形态批评产生于 2O世 纪 60年代 ,是 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 的电影批评理论 ,对于揭示 由大众文化所 负载 的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建 构过 程,保持着现实 的活力。影视 文学的意识形 态批评 受益于路易·皮埃 尔‘阿尔都塞 的意 识形态 国家机器理 论。《阿甘正传》这部 既在美 国国内又在世界上 引起轰动的影片正好是进行意识形态批评 的恰 当 文本。从意识形 态批评理 论的角度对《阿甘正传》进行分析 ,可知该 影片反 映了两种 意识形态 ,一是 种族 问题及和 解 ;二是性别 、文化间的冲突与和 解。 关键词 :意识形 态批评 ;《阿甘正传》;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 ;阿尔都塞 ;种族 ;性别;文化 ;票房 中图分类号 :B0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573(2014)02—0039—03
阿尔都塞在他 的论文《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 国家机 器 》中 ,首 次 明确 提 出 了 “意 识 形 态 国家 机 器 ”这 个 概 念 。 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不同于国家机器。在马克思理论 中, 国家机 器是指政府 、行政部 门、军 队 、警 察 、法 庭 、监 狱 等 ,被阿尔都塞称作是 “压制性 国家机器 ”[1】,他们 的特征 是暴力 和统治 。在人类历史上 ,任何一个政权想要实现 成功 的统治 ,除 了具有暴力性 的国家机器外 ,还必须 同 时确立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在阿尔都塞 的论文 中,所 谓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 ,是指专 门化的机构 ,包括宗教 、教 育 、家庭 、法律 、政治、工会 、通讯和文化 国家机器 。不同 于暴力 的国家机器 ,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 的特征是非暴 力 ,具有 隐蔽性和象征性 的特点。统治 国家不仅需要暴 力 的国家机器 ,同时也依赖意识形 态国家机器提供令人 信 服的“合法化”表述 ,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接受 自己 的 地位 和 命运 。
引言
电影是 20世纪出现的大众文化产 品,每一部叙事 影片都 向大众传递一种价值观念 ,即一种 “意识 形态”。 通过意识形态分析好 莱坞 电影 ,可以了解美 国社会的现 实情况和 国民的思想状态 ,加深对他们的了解 。“意识形 态”理论最主要受阿尔都塞 的意识 形态 国家机器理论的 影 响 。
(二 )性 别 、文化 间的 冲 突与 和 解 对性别 问题的思考与展现主要是通过对詹妮 的叙 述上 ,而性别之间的和解主要是通过阿甘和詹妮 以及詹 妮 和 丹 中尉 的关 系 来体 现 的 。 《阿甘正传》对 20世纪 50年代采用一种怀 旧的视 角 ,而 6O年 代 则被 表 现 为 一个 充 满 困 惑 和 冲 突 的年 代 。 这种时代的比较通过福雷斯特和詹妮 变现出来 。在影片 所描述 的几十年中,福雷斯特一直保 留 50年代典 型的 板刷头 ,穿着方格衬衫 ,这种形象表明他是 50年代 的忠 实代表 。福雷斯特是美 国人好品质 的代表 ,他诚实 、宽 容 、和气 、善 良,而且忠诚 ;然而詹妮则代表 了 60年代 , “正如电影创作者们所说 ,‘在充实詹妮这一角色 (从原 作到电影 )的过程 中,编剧埃里克 ·罗斯将(原作中 )福雷 斯 特 的所 有 缺 点 — — 以 及 六 七 十 年 代 美 国人 的许 多 过 分行为都转移到了她 的身上 ”’[51。于是 ,她加入摇滚乐 队,就意味着 出卖色相 ;她投入 民权运动 ,便意味着忍受 男人的殴打 。 詹妮生活道路 的呈现 ,成为影片重写历史 的一个重 要载体。詹妮 的生活脉络跟福雷斯特 的生命历程彼此交 错 。在爱情故事 的叙述表象下 隐藏了影片中一处重要的 叙事策略 ,无疑也表明了意识形态腹语术 的所在 。正如 前面所讲 到的“影 片抹去 了黑人 民权运 动 ,它同样从影 片 中抹 去 了妇 女解 放运 动 的历史 表象 ,而 且通 过詹 妮——这个离家 出走 、反 叛主流的迷途者 ,将其呈现 为
(一 )种族 问题及 和 解 种族 问题历来是美国的重要的社会 问题 ,至今还没
收稿 日期 :2014—04—06 作者简介 :张伟 (1983一),男 ,山西长治人 ,太原 学院外语 系讲师 ,文学硕士 ,研 究方向为英 美文学。
· 39 ·
河 北 经 贸 大 学学 报 (综 合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