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1)空气、氧气(含答案).doc
【鲁教版】2021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空气与氧气》(含答案)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专题1 空气与氧气夯实基础1.【郴州】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 ) A.N2 B.CO2C.稀有气体 D.O22.【2017·南京】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秆3.【潍坊】如图K5-1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
其中“a”代表的是( )图K5-1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广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iO2C.Cu2(OH)2CO3 D.Fe(OH)35.【天津】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6.【邵阳】下列有关物质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菏泽】如图K5-2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图K5-2A .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 .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 .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 .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8.【淄博】下表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或现象推理得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9.【呼和浩特】如图K5-3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K5-3(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中考化学试题:专题(01)空气(空气污染)(含答案)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3.【2015年上海市】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O2B.N2C.He D.CO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B.
考点:空气的成分
4.【2015年四川省宜宾市】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纯净的空气B.纯净的氮气C.盐酸D.碘酒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常见的混合物:空气、溶液及合金,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故选B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点睛】本题是对物质的分类的考查,在化学上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大类,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且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看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做题时抓住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可得出答案。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化学方程式: 4P + 5O2 2P2O5
5、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足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考点:气体的验证、基本操作
12.【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8分)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____。
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拓展例题1.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点燃(或灼烧),分别放入四只图2所示装置的广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的是放入哪种物质的装置?( )A.铁粉B.磷C.木炭D.镁例题2.某班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②③④例题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 )A .蜡烛B .红磷C .硫粉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4的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实验拓展](4)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
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 溶液来吸收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题03 空气(1)(通用版)

专题03空气(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1. 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
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A. 78%B. 21%C. 0.94%D. 0.03%【答案】B【解析】【详解】空气中氧气体积约为21%,“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故“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仍然占21%。
故选B。
(2022年重庆市中考)2. 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内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
下列空气成分一定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是A. N2B. O2C. H2OD. CO2【答案】A【解析】【详解】A、氮气不与铁粉和生石灰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B、铁粉会和氧气发生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会和水发生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生石灰会吸收包装袋中的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应仔细审题,是选择不能与“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反应的物质,而不是不能与铁粉和生石灰反应的物质。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答案】C【解析】【详解】A、空气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能供给呼吸,能维持生态平衡,作用众多是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4. 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氮气B. 人体呼吸作用需要氧气C. 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A、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该过程没有氮气参与,故A错误;B、氧气能够支持呼吸,所以人体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故B正确;C、二氧化碳增多能够加剧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故C正确;D、稀有气体不易和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故选A。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1 空气 氧气

药品 能否代替红磷
原因分析
铁丝 ①__不__能____
②___在__空__气__中__不__能__燃__烧___
镁
不能
木炭 ③__不__能____
硫粉
能
与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均能发生反应
④_不__充__分__燃__烧__时__生__成__的__一__氧__化__碳__不__能__被__吸__收_
(2017.14B,2013.15D)
比空气小)
装置
检验、干燥、除杂
进出口方向 ②__a进__b_出___ ③__d_进__c出___ ④__b_进__a出___ ⑤__c进__d_出___
⑥__a_进__b_出__
6.注意事项 (1)用 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 _防__止__加__热__时__高__锰__酸__钾__粉__末__随__气__流__进__入__导__管__,__堵__塞__导__管___。 (2)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制氧气时,点燃酒精灯后应先给试管预热,然后 再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目的是__防__止__受__热__不__均__,__使__试__管__炸__裂__。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应事先装满水,不能留有气泡,防止收集 到的气体不纯,收集时待导管口有__连__续__均__匀__的__气__泡__冒__出__时再收集,防止 收集到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2.操作步骤 (1)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 查:连接好仪器之后应先检__查__装__置__气__密__性__; 装:装入药品; 定:固定实验装置; 点:点燃酒精灯; 收:收集氧气; 离:撤离导管; 熄:熄灭酒精灯。
(2)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查: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向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固体; 定:固定好装置; 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收:收集氧气。 3.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空气 氧气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空气氧气一、选择题1.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 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 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 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 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2.3.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 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D: 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4.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 加入药品B: 收集气体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验满5.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 都属于氧化物B: 都含有氧元素C: 都含有氧气分子D: 都含有氧气6.7.“空气污染指数”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之一。
目前计入其中的各项污染物除可吸入颗粒外,还应包括的气体是A、、、B、、、C、、、D、、CO、8.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9.10.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适量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导管 B 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导管 B 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D. 该装置可用来增加氧气的湿度二、填空简答题1.2.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消耗空气中的部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吸入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如图).(1)人吸气时,将活塞A_____ (选填“打开”、“关闭”、“不同“),活塞B_____,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活塞B_____,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3)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3.实验室中红磷长期存放时,若密封不好会变得很潮湿。
《空气与氧气 》考试题带解析.doc

《空气与氧气》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9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不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生活中一水多用是节约用水的一种良好习惯【答案】【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水的组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D、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措施很多,根据生活中节水的做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故选项说法错误.B、空气的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生活中一水多用是节约用水的一种良好习惯,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作用、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水的组成、节约用水的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浓硫酸稀释C.量取液体D.点燃酒精灯【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稀释浓硫酸l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着火,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3.如图所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C、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因此使得天平不平衡,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乒乓球片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因此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结论正确;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结论正确;C、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因此使得天平不平衡,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结论不正确;D、乒乓球片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因此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结论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不但要会做实验,更要学会观察,分析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4.下列各种物质中,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木炭 B.红磷 C.硫D.铁丝【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可燃物燃烧耗尽空气中氧气,测量剩余气体的体积,因此测定实验中所选用的物质应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气体.【解答】解:A、木炭虽然可在空气中燃烧而消耗氧气,但因反应后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会影响到对剩余气体的测定,因此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正确;B、红磷可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正确.C、硫虽然可在空气中燃烧而消耗氧气,但因反应后生成气体二氧化硫,会影响到对剩余气体的测定,因此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不正确.故选:B.【点评】正确理解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对于解答此类问题会有很大帮助.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分析.【解答】解: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了消耗掉所有的氧气,红磷一定要过量,故说法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连续、均匀的冒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的不纯,故说法错误;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和水反应,因此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以防污染环境,故说法正确;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起催化作用,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但只要掌握常见实验的注意事项即可解答.难度:中等知识点:氧气6.在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体积约为集气瓶空气体积的.下列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无关的是()A.氮气不支持燃烧B.氮气不易溶于水C.氮气的熔点是﹣209.9℃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B、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不溶于水;C、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不能得出氮气的熔点;D、氮气体积约为集气瓶空气体积的,氧气体积约为集气瓶空气体积的,从而得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解答】解:A、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故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有关;B、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不溶于水,故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有关;C、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不能得出氮气的熔点,故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无关;D、氮气体积约为集气瓶空气体积的,氧气体积约为集气瓶空气体积的,从而得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故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有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察根据实验事实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难度不大.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7.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C.被污染的空气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D.稀有气体常用来做光源【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B、根据氮气的性质分析其用途;C、根据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氧气占第二位,故说法错误;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说法正确;C、空气被污染了就会影响呼吸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故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于填充灯泡,且不同的稀有气体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可以用作光源,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性质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分析.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8.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红磷要足量C.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囊D.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B、为了使氧气完全反应,红磷要足量;C、为了防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外逸,点燃红磷后应该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D、红磷熄灭后,应该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解答】解:A、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该选项做法正确;B、为了保证顺利完成实验,红磷要足量,该选项做法正确;C、为了使实验更准确,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该选项做法正确;D、如果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因为这时温度较高,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从而导致实验失败,该选项做法错误.故选: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9.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答案】【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用途、空气的组成成分、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空气的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性质判断,稀有气体不能作灭火剂.【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故A正确;B、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B正确;C、稀有气体不能作灭火剂,常用作保护气等,故C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1.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A.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B.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冷却到原来的温度等.【解答】解:A、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是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另一方面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节约了实验的时间,故不符合题意;B、红磷足量可以把氧气完全消耗,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故不符合题意;C、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故此符合题意;D、如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由于装置漏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内也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项为:C.【点评】此题主要对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的准确性进行探究,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能培养学生慎密的实验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2.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进入瓶内的水不足瓶内空间.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红磷过量 B.装置漏气 C.红磷不足 D.装置未冷却【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常用在密闭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解答】解:A.红磷过量才能保证将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符合要求;B.如果装置漏气,会导致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不符合要求;C.红磷不足,导致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进入的水偏少,不符合要求;D.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导致瓶内气压偏大,进入的水偏少,不符合要求.故选A.【点评】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测量就会造成测量值偏小.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3.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两套装置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逐项判断;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的性质是不变的.【解答】解:A、通过装置可以看出,乙装置的反应容器体积小,里面密封的空气就少,则药品消耗少的说法正确;B、乙装置比较简洁,空气只存在于注射器内,而甲装置的气体除了集气瓶内的外,导气管中也含有气体,因此可以减少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的说法正确;C、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故说法错误;D、乙容器内径相等,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说法正确;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通过两套不同的装置的对比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测定的原理并通过装置的对比进行客观的评价,难度不大.难度:中等知识点:空气14.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把少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来测定空气的组成.下列有关该实验及实验结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密闭容器里汞只和氧气发生反应B.反应产物氧化汞呈固态,且不溶于汞,易分离C.密闭容器中空气的体积减少了,拉瓦锡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D.拉瓦锡将生成的氧化汞收集后放在另一容器加强热,将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余体积气体的原密闭容器中,所得气体性质与空气性质不一样【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测定原理来分析;B.根据选择药品的原则来分析;C.根据实验现象来推断实验结论;D .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只有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汞发生化学反应,故正确;B.反应物汞是液态,生成物氧化汞是固态,便于分离,故正确;C.减少的气体就是参与反应的氧气,气体减少了五分之一体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正确;D.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氧气与剩余的气体混合即为空气,与原来的气体性质相同,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考查了有关空气的成分及测定等知识,属于基础性考查题.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5.为完成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编号处所指物质的选用正确的是()A.①木炭B.②氮气C.③浓硫酸D.④氢氧化钠溶液【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碱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常用的物质是红磷或白磷;B、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注意顺序;D、硫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解答】解:A、红磷或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时,能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如果用木炭时,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正确.B、要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应该通入氧气,而不是氮气.不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正确.D、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答案】【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物理性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形成雾霾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而不是质量分数为78%,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不易溶于水,溶解的少量氧气可供给水生生物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D、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氧气的物理性质、空气的污染与排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7.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铁粉生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铁粉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解答】解:A、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B、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故B正确;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故C错误;D、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300mL,进入水的体积是55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8.3%,故D正确.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18.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专题3.1.2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原卷版+解析)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 空气与生命3.1-2 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目录 (1) (3) (4) (5) (9)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1)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
(2)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 ,其密度为1.429g/L ,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三态变化为:氧气-183101C kPA ︒−−−→淡蓝色液体-218101CkPA︒−−−→雪花状蓝色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贮存在蓝色钢瓶里。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在化学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1)氧气的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 支持燃烧 。
(2)常见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注意事项。
【易错】描述实验现象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时不能描述为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
②描述要全面。
③注意“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红磷燃烧产生白烟;“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产生白雾。
3.氧化物(1)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常见的氧化物:水(H2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和五氧化二磷(P2O5)等。
(3)氧化物的一般分类:金属氧化物(另一种组成元素为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FeO、CuO、CaO和Al2O3等)和非金属氧化物(另一种组成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H2O、SiO2、CO和P2O5等) 。
1.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和空气中燃烧的对比(1)燃烧对比影响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因素之一是氧气的浓度,如下图。
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重点突破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 P2O5 )固体,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
②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 1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 2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 3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5、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 )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15。
6、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误差分析8、实验反思用其他药品代替红磷时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镁能与O2、N2、CO2反应),则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不只是O2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偏高。
( 2 )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不是气体,或生成的气体能被集气瓶中的液体吸收。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如木炭、硫粉等,则会导致反应后集气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使测得的结果偏差较大。
改进实验:用NaOH溶液代替集气瓶中的水。
(3)在空气中不反应的物质分析:若物质在不与空气反应,那么就无法消耗氧气,如铁在空气中不反应。
9、改进装置基础练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2020年中考化学分析专题-- 空气 氧气1

2020年中考化学分析专题-- 空气氧气考纲解读空气和氧气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
有关空气和氧气这一考点内容包括空气的组成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污染、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常见考点外,还常与金属性质的测定、水的电解、分子的构成、燃烧等知识点相融合,渗透在各种题型中。
空气和氧气是初中化学的基础考点,是中考必备知识。
在中考命题中形式多样,主要考查学生环保意识,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题揭秘1.(2013湖南长沙)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B.空气是混合物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2.(2013 天津)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3.(2013 云南昆明)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医疗急救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动植物呼吸要点归纳1、空气(一)空气的成分(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 、SO 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 、SO 2、NO 2、O 3 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防治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四)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③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2022年上海中考化学一模分类汇编专题03 空气和氧气(解析版)

专题03 空气和氧气1.(2022·上海交大附中一模)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A.O2B.N2C.He D.CO2【答案】A【解析】空气中含有氧气,且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A。
2.(2022·上海交大附中一模)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的是A.木炭B.红磷C.硫粉D.铁丝【答案】B【解析】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固体,故A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烟(固体)五氧化二磷,故B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没有固体,故C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不是白色,故D错误;故选B。
3.(2022·上海交大附中一模)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固体燃料粉碎B.液体燃料喷成雾状C.增加空气用量D.增加燃料用量【答案】D【解析】A:固体燃料粉碎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
合理。
B: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
合理。
C:增加空气用量就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
合理。
D:增加燃料用量相当于减少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不能充分燃烧。
不合理。
综上所述:选择D。
4.(2022·上海闵行·一模)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白光的是A.碳B.镁带C.铁D.硫【答案】B【解析】A. 碳在空气中燃烧,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错误;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C.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故错误;D. 硫在在空气中燃烧出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故选B。
5.(2022·上海奉贤·一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氩气【答案】A【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故选A。
6.(2022·上海杨浦·一模)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A.氧气B.氯气C.水蒸气D.二氧化硫【答案】D【解析】A、氧气为空气主要成分,不属于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为空气组成之一,不属于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符合题意。
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知识点过关练习1 空气氧气(含答案)

空气氧气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4.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5.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6.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_。
7.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8.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
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当观察到导管口有___时,再开始收集。
1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停止加热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
11.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A.硫B.镁C.红磷D.铁丝12.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
13.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14.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15.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专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关测试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中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若要实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碳粉代替红磷B.装置气密性要好C.实验中红磷的用量可以任意量D.红磷一熄灭就可以打开夹子2.如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足量的白磷和装置气密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B.实验成功标志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接近1处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D.实验过程中集气瓶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3.利用如图3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可以用碳粉代替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4mL刻度线处4.用如图4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 C.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5.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5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注射器活塞开始停在50mL刻度处。
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温度,使白磷燃烧;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白磷足量,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30mL附近。
以上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图为“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左右两边活塞距离为20cm,活塞可以自由移动(密闭体系内除空气外其他物质体积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后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氧气含量指的是“氧气质量分数”C.实验结束后活塞之间的距离约为4cm D.缓慢来回推动活塞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7.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导学案(有答案)

专题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
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一实验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①红磷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避免了集气瓶内压强过大进入水过少,不能正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情况,故①说法正确;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铜丝表面由光滑的红色变成黑色,故②说法正确;③应该在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读数,故③说法错误;④实验过程中为了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加入的红磷和铜丝必须是过量的,故④说法错误;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故⑤说法正确;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故⑥说法正确。
答案 C1.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C)甲乙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2017·营口) 如图所示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B)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细铁丝D.红磷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3.如下图所示中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BD (填选项)。
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一 空气 氧气 命题点分类集训【答案】

命题点分类集训命题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用途1. (2020海南)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第1题图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稀有气体2. (2020贵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可用作保护气和制造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 (2020郴州)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4. (2020重庆A)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 1%B. 19%C. 25%D. 78%5. (2020北京)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B. N2、O2均匀地混合C.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D. N2、O2的体积之比约为5∶1命题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6. (2020兰州)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A. 拉瓦锡B. 道尔顿C. 门捷列夫D. 阿伏伽德罗7. (2020成都)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第7题图A. a是铜、b是红磷B. a是铜、b是木炭C. a是汞、b是红磷D. a是汞、b是木炭8. (2020临沂)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8题图(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________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_______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专题1_空气与氧气1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现象 红磷燃烧, 产生白烟,放热;等到燃烧停
止,温度冷却到室温,打开夹子水从烧杯倒吸 入集气瓶内. 水面上升了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 1/5。
备战策略
解释:
红磷燃烧消耗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使瓶中气体减少,气 压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流入瓶中。 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约占1/5,所以水流入瓶内约占气体 体积的1/5。.
2 硫
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在空气中为淡蓝 色
(接上页)
物质 图例 现象
3 铁 丝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瓶壁有水雾 石灰水变浑浊。
2 蜡 烛
二、氧气
1、物理性质
备战策略
氧气 色态味
密度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气体
甲烷
比空气略大 比空气大 比空气小 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氧化性,支持燃烧(助燃性)。 点燃 点燃 ⑴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S + O ===SO C + O 2 2 === CO2 1、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习题 1 、连线题 2 点燃 点燃 2C + O2 === 2CO 4P + 5O2 === 2P2O5 (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a产生蓝紫色火焰 点燃 点燃 ⑵ 与金属单质反应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2 )硫在氧气中燃烧 b产生浓厚的白烟 点燃 c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 )磷在氧气中燃烧 ⑶ 与化合物反应 2CO + O2 === 2CO2 点燃 点燃 ( 4 )铁在氧气中燃烧 d 发出白光 CH4 + 2O2 ==CO2 + 2H2O C2H5OH + 3O 2 ==2CO2 + 3H2O 铁:防止溅落的高温 ( 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e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雾出现 31 、用途: 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丝表面生锈,没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硫:吸收SO2防止空 有擦拭干净。 ① 铁、硫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气污染。 2、氧气浓度不高。 ②某同学做铁丝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观察不到铁丝燃烧的现象?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 空气 氧气详细知识考点

①供给呼吸:如用于急救、潜水等
②支持燃烧:如用于炼钢、气焊等(助燃性) 3.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的总称)
【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又叫做惰性气体。 【用途】① 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 ② 用作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③ 用于激光技术;④ 氦气可作冷却剂;⑤ 氙气可作麻醉剂。 4. 二氧化碳 ①用于灭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作制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 ③气体肥料,光合作用的原料
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弯管。 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
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
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 棉花不要离高锰酸钾太近,否则会导致发生装置爆炸。
2.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H2O2
2H2O+O2↑(催化剂可换成硫酸铜溶液)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4Al+3O2
2Al2O3
4Al+3O2=2Al2O3
镁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2Mg+O2
2MgO
铜 红色的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2Cu+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空气氧一、选择题1.(2014 -天津)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2014 •贵州铜仁)下列各种物质中,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A.木炭B.红磷C.硫D.铁丝3.2014 - Il东5台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氮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4.(2014 -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O2B. O2C. COD. NO25.(2014 - " I)下图是北京本地PM2.5来源分布图。
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0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B.植树造林C.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D.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6.(2014 -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甲烷C.蜡烛D.红磷7.(2014 -甘肃兰州)某市5月26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下列各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oA.露天焚烧垃圾B.用煤作燃料C.用氢气作燃料D.用洒水车洒水8.(2014 •山东泰安)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盆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9.(2014 -内蒙占呼和浩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工业上采用液化并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1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1筑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1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0.(2014 -湖南永州)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可以相互转化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二、填空题11.(2014 -湖甘娄A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H 2O2 KMnO 4KC1O 3制法氧气性质' (S 、Fe 等燃烧⑴{c°、CH,等『Fe 等缓慢氧化(U) 、 igh o(1)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右图装置所示。
待红磷熄灭并冷 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3) 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填 一种即可)。
(4) 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旦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12. (2014 -湖南张家界)2013年12月15日,“玉兔”号月球车实现了月球上软着陆(如图),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了新的征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 液氧和液氢是运载“玉兔”号月球车火箭的一种推进剂,其原理是利用液氧和液氢剧烈燃烧反应所产生的巨大推力使火箭上升。
在该化学反应中,液氧所起的作用是 O(2) “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帆板使用了高纯硅。
高纯硅的制备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氢 气(H2)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HC1)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三、简答题13. (2014 -山西)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由图回答:(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oI 、II 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写 一条)。
(3)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o 14. (2014 -福建厦门)追寻化学家的足迹。
(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a.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b.用二氧化镒与浓硫酸加热:2MnO2+2H2SO4(^)~2MnSO4+2X+O2 t%1a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1b中物质X化学式为;%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 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
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o一、选择题1.(2013 •甘肃兰州)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2.(2013 -海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2013 -山东烟ft)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4.(2013 -河南)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浓度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 PM2.5浓度5.(2013 -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6.(2013 •四川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o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7.(2013 •广西南宁)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8.(2012・甘肃兰州)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o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大力植树造林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9.(2012 -湖南娄底)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10.(2012 -甘肃兰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二、填空题11.(2013 -四川达州)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
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o(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
(答一点即可)(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_。
(答一点即可)12.(2012 •黑龙工绥化)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溶液;B 试验通过量筒中变化测出氧气的体积; A.加热氧化汞 B.分离空气 C.加热分解KC1O3 加热分解KMnO 4E.分解H2O2F. 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觉B红磷f 薄钢片—开水 一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D(1) A 中为了防止生成物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集气瓶中最好放入(3) 写出C 实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4) D 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是13. (2012 •广西桂林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可制取氧气。
(1)请你在F 处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 若用下图装置加热 KMnO 4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
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前应该先三、简答题14. (2013 -海南」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 点燃点燃点燃C+O2 ---- CO. 2H2+O9 ------- HQ 4P+5O, --------- P 2O 5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写出其中两点。
硫在氧气中燃烧A红磷白磷铁夕幺在轼气中燃烧C15.(2013・"出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一、选择题1.(2014 -北京东城区中考-模)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2014 •江苏扬州山江都区中号二模)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oA,二氧化氮B. 一氧化碳C. PM2.5D.氮气3.[2014 -山东潍坊初中学业复习自测试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镒起催化作用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C.可以通过吸氧为人体提供适量的氧气来克服高原反应D.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留少量水以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4.(2014 •黑龙江大庆中考一模)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等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5.(2013 -广州荔湾区-九校联考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oA.空气是一种纯净物B.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D.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6.(2013 •上海普陀区-初二质量调研卷)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