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广转基因凭什么被扣上“误国”的帽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推广转基因凭什么被扣上“误国”的帽子?
不推广转基因凭什么被扣上“误国”的帽子?
2013-10-21 08:36:36 董碧辉【大中小】
61位院士曾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广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并称不推广转基因水稻是误国。
此种论调,值得商榷。
转基因水稻,当然有它的好处,譬如产量高,用农药少等,这些都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以至于转基因水稻有黄金大米之称。
但是技术是把双刃剑,产量是提高了,可安全性有没有保证?这方面的疑虑公众一直难以打消。
前一阵子曝出国外的研究机构非法以湖南小学生做黄金大米的试验,很是让我等捏了一把汗。
诸位院士为转基因水稻代言,担保它的安全性,并不意味着13亿人民就得相信。
关于转基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说过:我个人认为,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
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
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
如果没记错的话,袁隆平也是院士。
袁院士有言在此,各位院士倘能本着实证研究的科学态度,从自己吃起,吃它个几十年,再来为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背
书,恐怕会更有说服力一些。
诸位院士在建议书中写道,“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不起来,则商业发展不起来,对科研影响非常大”。
这话听了,也颇让人不解。
如果呼吁发展转基因是为了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倒也可以理解。
可是听起来院士们着急上火的却是转基因产业发展太慢,导致商业发展不起来,以至于影响了科研。
你做你的科研,与商业发不发展何干?国家下拨的科研基金不够用,想商业机构拨点?可这样如何能保证科研的独立性呢?听说一些转基因水稻研究团队中的成员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国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又是种业公司的股东,不断从各个层面推进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有着明显的利益驱动。
这个问题能不能给说清楚、交待个明白?
误不误国,恐怕不是院士们说了算的。
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粮食产量年年丰收,早已解决了吃饭问题,至少,不吃转基因大米,民众们也不会有饿死之虞。
在这个前提下,面对转基因这个争议不断的新事物,院士们怎么就不能有点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而非要这么急功近利地扣上不推广就误国的大帽子呢?到底急的是什么功,近的是哪门子利?国家不大力推广转基因是误国,那民众假如不想吃转基因食品,是不是也犯了误国的大罪呢?
建议诸位院士真要为国家民族着想,可以上书国土资源
局,也可以昭告各房地产商,千万别占用耕地来造房子,当然转基因作物如果神奇到能够离开土地,空中结穗,那就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