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week1,管理会计概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意大利
英国 美国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40年 代
美国
20世纪50年 代
美国
回忆: 存货规划
存货规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应当订购多少; 2、应当何时开始订货; 经济批量EOQ:一定时期储存成本和订 货成本总和最低的采购批量;
5
EOQ模型
符号假设 T A——某零件全年需要量; Q——订购批量 Q A/Q——订购批次; 成 本 F——每批订购成本; C——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 T——年成本合计 最 低
24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历史成本法——高低点法
1、高低点法
• 以某一定期间内的最高业务量 (高点)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 量(低点)的混合成本之差,除 以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差, 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然后再 代入高点或低点的混合成本公式, 通过移项,即可分解出混合成本 中的固定和变动成本各占多少数 额 假定成本服从y=a+bx的规律 Δy=b· x Δ
代入公式,计算出b值 将b的值代入高点或低 点的混合成本公式,移 项即可求得a的值
维修费(元) 110
(或代入低点混合成本公式结果相同)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将混合成本设备 维修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维修费(y)=57+7x
26
高低点法应注意的问题
1、高低点业务量分别为相关范围的两个极点; 2、注意高低点的偶然性; 3、多个高点或低点时,高点选成本大者,低点 选成本小者;Leabharlann 2、约束性固定成本
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 成本; 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房屋及设备租金、不 动产税等;
19
(二)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 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 变动的成本;
总额与单位变动成本; 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分类
1、酌量性变动成本: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 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 2、约束性变动成本: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 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
20
(三)混合成本
(一)半变动成本
(二)半固定成本 • 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 是固定 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 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 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 务量增长的一定范围内,发生 额有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 的跳跃为止
混合成本
• 通常有个非零基数,一般 不变,类似固定成本;但 在这个基数之上,随着业 务量的增长,成本也相应 地成比例增加
3
月份
业务量(x) (千机器小时)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5 100 500 25
6
8
115 920 64
4
85 340 16
7
105 735 49
9
120 1080 81
维修费(y)(元)110 xy x2 660 36
n=6 Σx=39 Σy=635 Σxy=4235 Σx2=271 a= Σy-b•Σx n
(三)延期变动成本
• 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 额保持稳定,但超过该一定 业务量后,则随着业务量按 比例增长
21
混合成本
成本 成本
半固定成本
半变动成本
变动部分
固定部分 (基数) 业务量
混合成本
业务量 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业务量
22
(四)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析
1、相关成本
与决策有关联联系的成本; 2、无关成本 过去已经发生,或者虽未发生但对决策没 有影响的各种成本;
…… 信 息 系 经济信息 统 内容 管理会计
7
本教材对管理会计的定义,P3
是一种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 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 传递等一系列工作, 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
8
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28
历史成本法——回归直线法
3、回归直线法 y=a+bx Σy=na+b•Σx
以混合成本直线方 程为基础 通过n个观察值, 建立回归直线的联 立方程式 等式(1)左右各 项分别用业务量 (x)来加权 把(1)移项化简 把(3)代入(2), 并移项化简单,即得
• 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 量(x)和混合成本(y) 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平 方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 x与y关系的回归直线,借 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 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
3
管理会计的形成
时间
13世纪 15世纪末( 1494年)
地点
意大利
会计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 文艺复新,工商业的发展带动复式记帐法出现 • 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在其所著的《算术、几何、比及比 例概要》一书中正式提出复式记帐法和“簿记学” • 英国学者皮克斯利•迪克西和乔治•李斯尔把簿记学推进到会计学。 • 一战后,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30年代泰罗 的科学管理带动会计学科的发展,首次在成本会计中将标准成本 制度、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专门方法引进到原有的体系中来。 管理会计思想的萌芽出现 • 二战结束后,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竞争剧烈,企业为了战胜对手, 增强竞争力,不得不重视提高内部工作效率,所以“责任会计” 和“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等专门方法应运而生。现代管理 会计萌芽出现 • 科技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企业规模愈趋庞大,跨国大型 公司的出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应对这些形势,现代“管 理会计”体系开始形成 • 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上正式通过“管理会计” (Management Accounting)这个专门词汇
管理会计学——1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
本章学习目标
1、把握管理会计的定义和本质; 2、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4、把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5、了解管理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应掌 握的知识体系。
2
会计与管理的“血缘”关系
a=y高-b· 高 x =120-7×9=57
找出7~12月中最高业务 量(11月)和最低业务量 (9月)并计算出差额
• 假定永庆工厂去年下半年六个月的设备 维修费数据如下表所示
永庆工厂去年7~12月份的设备维修费
月份 业务量 (千机器小时) 7月 6 8月 8 115 9月 4 85 10月 7 105 11月 9 120 12月 5 100
11
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比较项目 职能 服务对象 约束条件 报告期间 会计主体 计算方法 信息精确程度 计量尺度 管理会计 规划未来 内部报告会计 财务会计 反映过去 对外报告会计
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 约束
无固定报告期间 多层次主体 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 算机技术 一般只能相对精确 货币尺度+非货币尺度
变动成本总额随着高 低点业务量(x)的 变动而变动
b=Δy /Δ x
移项
将b的值代入高点或 低点的混合成本公式, 移项即可求得a的值
a=y高-b· 高 x a=y低-b· 低 x
Δy-高低点混合成本之差 Δ x-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25
历史成本法——高低点法
例题
Δ x=9-4=5
Δy=120-85=35 b=Δy /Δ x =35/5=7
9
三、管理会计的目标
最终目标:
提高经济效益;
两个分目标;
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10
四、管理会计的职能
1、计划:以预测、决策为基础,对企业未来经 济活动进行规划; 2、评价:提供备选方案以及相关信息; 3、控制:对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调整; 4、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责任计量、责任确认 与责任考核; 5、报告:信息反馈;
23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为什么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1、成本的性态分析是采用变动成本法的前提条件; 2、经济生活中多数成本是混合成本; 历史成本法:根据以往若干时期的数据所表现出来 的实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成本的 性态; 账户分析法: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的内容直接 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 工程分析法: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成本 性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2、非制造成本:难以描述该项支出与特定产品 之间的关系;
销售成本 管理成本 财务成本
16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又叫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的依 存关系; 成本按形态可以分为三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 开始 本; ①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分析
固定成本a1
混合成本
变动成本b1x
输入全部成 本与业务量
②混合成本分解
固定部分a2 固定成本总额 a1 + a2 = a
变动部分b2x
变动成本总额 b1x +b2x= bx
结束
17
输出成本模型 y=a+bx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 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 固定不变的成本;
月份 业务量 (千机器小时) 维修费(元) 成 本 ( 元 ) 100
7月 6 110
8月 8 115
9月 4 85
10月 7 105
11月 9 120
12月 5 100
维修费的布点图
y-a
58 50 a 0 1 2 3 4 5 6 7 8 9 业务量(千机器小时)
混合成本维修费(y)=58+6.89x
1、技能; 2、保密; 3、廉正; 4、客观性;
14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成本按性态分类和混合成本的分解; 2、理解成本性态及其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15
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1、制造成本:为制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 而发生的支出;
1
2
Σxy=a•Σx+b•Σx2
3
a= Σy-b•Σx n
b= nΣxy-Σx•Σy nΣx2-(Σx)2
4
29
回归直线法,例题
例题
• 假定永庆工厂去年下半年六个月的设备维修 费数据如下表所示
永庆工厂去年7~12月份的设备维修费 月份 7月 8月 8 115 9月 4 85 10月 11月 12月 7 105 9 120 5
相关范围(relative range, RR):一定的时间 范围和空间范围;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分是有一定条件的; 相关范围的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固定成本;
18
固定成本按“固定性”强弱分类
1、酌量性固定成本
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 成本; 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
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以及其他法规的约束
有固定报告期间 主要以整个企业为主体 一般数学方法 数据力求精确 几乎全部采用货币尺度
12
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起源相同; 2、目标相同; 3、基本信息同源; 4、服务对象交叉; 5、某些概念相同;
13
七、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 战略管理阶段
基本特征 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主要内容 预算控制 差异分析 现代会计分化 发展标志 为财务会计与 管理会计
预测、决策
重视环境适应性
预测、决策、 市场分额的评估; 预算、控制、 战略预算的编制; 考核与评价 竞争地位的变化研究; 狭义管理会计 广义管理会计体系建 体系建立 立
管理的意义和性质
1、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任 务,按照某些原则、程序和方法,针对管理对象所进行的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或职能。
2、管理的基本任务 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把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以及生产技 术情报科学地组织起来,并按系统最优的方式进行经营,其终 极目标是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Q A C F 2 Q
2 AF C
A Q AC 2F
总成本 储存 成本
●
T 2 AFC
总 成 本
订货 成本
EOQ
订货批量
6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狭义 主体 为……服务 企业 企业管理当局 广义 企业 企业管理当局+非管 理集团 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 息 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27
历史成本法——散布图法
永庆工厂去年7~12月份的设备维修费
2、散布图法 • 把过去某一定期间混合成本的 历史数据逐一标明在坐标图上, 一般以横轴代表业务量(x), 纵轴代表混合成本金额(y)。 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 之间画一条能反映成本变动的 平均趋势直线,并据以确定混 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各为多少的一种图示方法
意大利
英国 美国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40年 代
美国
20世纪50年 代
美国
回忆: 存货规划
存货规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应当订购多少; 2、应当何时开始订货; 经济批量EOQ:一定时期储存成本和订 货成本总和最低的采购批量;
5
EOQ模型
符号假设 T A——某零件全年需要量; Q——订购批量 Q A/Q——订购批次; 成 本 F——每批订购成本; C——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 T——年成本合计 最 低
24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历史成本法——高低点法
1、高低点法
• 以某一定期间内的最高业务量 (高点)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 量(低点)的混合成本之差,除 以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差, 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然后再 代入高点或低点的混合成本公式, 通过移项,即可分解出混合成本 中的固定和变动成本各占多少数 额 假定成本服从y=a+bx的规律 Δy=b· x Δ
代入公式,计算出b值 将b的值代入高点或低 点的混合成本公式,移 项即可求得a的值
维修费(元) 110
(或代入低点混合成本公式结果相同)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将混合成本设备 维修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维修费(y)=57+7x
26
高低点法应注意的问题
1、高低点业务量分别为相关范围的两个极点; 2、注意高低点的偶然性; 3、多个高点或低点时,高点选成本大者,低点 选成本小者;Leabharlann 2、约束性固定成本
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 成本; 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房屋及设备租金、不 动产税等;
19
(二)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 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 变动的成本;
总额与单位变动成本; 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分类
1、酌量性变动成本: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 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 2、约束性变动成本: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 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
20
(三)混合成本
(一)半变动成本
(二)半固定成本 • 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 是固定 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 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 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 务量增长的一定范围内,发生 额有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 的跳跃为止
混合成本
• 通常有个非零基数,一般 不变,类似固定成本;但 在这个基数之上,随着业 务量的增长,成本也相应 地成比例增加
3
月份
业务量(x) (千机器小时)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5 100 500 25
6
8
115 920 64
4
85 340 16
7
105 735 49
9
120 1080 81
维修费(y)(元)110 xy x2 660 36
n=6 Σx=39 Σy=635 Σxy=4235 Σx2=271 a= Σy-b•Σx n
(三)延期变动成本
• 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 额保持稳定,但超过该一定 业务量后,则随着业务量按 比例增长
21
混合成本
成本 成本
半固定成本
半变动成本
变动部分
固定部分 (基数) 业务量
混合成本
业务量 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业务量
22
(四)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析
1、相关成本
与决策有关联联系的成本; 2、无关成本 过去已经发生,或者虽未发生但对决策没 有影响的各种成本;
…… 信 息 系 经济信息 统 内容 管理会计
7
本教材对管理会计的定义,P3
是一种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 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 传递等一系列工作, 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
8
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28
历史成本法——回归直线法
3、回归直线法 y=a+bx Σy=na+b•Σx
以混合成本直线方 程为基础 通过n个观察值, 建立回归直线的联 立方程式 等式(1)左右各 项分别用业务量 (x)来加权 把(1)移项化简 把(3)代入(2), 并移项化简单,即得
• 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 量(x)和混合成本(y) 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平 方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 x与y关系的回归直线,借 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 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
3
管理会计的形成
时间
13世纪 15世纪末( 1494年)
地点
意大利
会计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 文艺复新,工商业的发展带动复式记帐法出现 • 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在其所著的《算术、几何、比及比 例概要》一书中正式提出复式记帐法和“簿记学” • 英国学者皮克斯利•迪克西和乔治•李斯尔把簿记学推进到会计学。 • 一战后,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30年代泰罗 的科学管理带动会计学科的发展,首次在成本会计中将标准成本 制度、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专门方法引进到原有的体系中来。 管理会计思想的萌芽出现 • 二战结束后,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竞争剧烈,企业为了战胜对手, 增强竞争力,不得不重视提高内部工作效率,所以“责任会计” 和“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等专门方法应运而生。现代管理 会计萌芽出现 • 科技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企业规模愈趋庞大,跨国大型 公司的出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应对这些形势,现代“管 理会计”体系开始形成 • 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上正式通过“管理会计” (Management Accounting)这个专门词汇
管理会计学——1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
本章学习目标
1、把握管理会计的定义和本质; 2、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4、把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5、了解管理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应掌 握的知识体系。
2
会计与管理的“血缘”关系
a=y高-b· 高 x =120-7×9=57
找出7~12月中最高业务 量(11月)和最低业务量 (9月)并计算出差额
• 假定永庆工厂去年下半年六个月的设备 维修费数据如下表所示
永庆工厂去年7~12月份的设备维修费
月份 业务量 (千机器小时) 7月 6 8月 8 115 9月 4 85 10月 7 105 11月 9 120 12月 5 100
11
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比较项目 职能 服务对象 约束条件 报告期间 会计主体 计算方法 信息精确程度 计量尺度 管理会计 规划未来 内部报告会计 财务会计 反映过去 对外报告会计
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 约束
无固定报告期间 多层次主体 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 算机技术 一般只能相对精确 货币尺度+非货币尺度
变动成本总额随着高 低点业务量(x)的 变动而变动
b=Δy /Δ x
移项
将b的值代入高点或 低点的混合成本公式, 移项即可求得a的值
a=y高-b· 高 x a=y低-b· 低 x
Δy-高低点混合成本之差 Δ x-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25
历史成本法——高低点法
例题
Δ x=9-4=5
Δy=120-85=35 b=Δy /Δ x =35/5=7
9
三、管理会计的目标
最终目标:
提高经济效益;
两个分目标;
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10
四、管理会计的职能
1、计划:以预测、决策为基础,对企业未来经 济活动进行规划; 2、评价:提供备选方案以及相关信息; 3、控制:对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调整; 4、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责任计量、责任确认 与责任考核; 5、报告:信息反馈;
23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为什么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1、成本的性态分析是采用变动成本法的前提条件; 2、经济生活中多数成本是混合成本; 历史成本法:根据以往若干时期的数据所表现出来 的实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成本的 性态; 账户分析法: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的内容直接 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 工程分析法: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成本 性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2、非制造成本:难以描述该项支出与特定产品 之间的关系;
销售成本 管理成本 财务成本
16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又叫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的依 存关系; 成本按形态可以分为三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 开始 本; ①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分析
固定成本a1
混合成本
变动成本b1x
输入全部成 本与业务量
②混合成本分解
固定部分a2 固定成本总额 a1 + a2 = a
变动部分b2x
变动成本总额 b1x +b2x= bx
结束
17
输出成本模型 y=a+bx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 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 固定不变的成本;
月份 业务量 (千机器小时) 维修费(元) 成 本 ( 元 ) 100
7月 6 110
8月 8 115
9月 4 85
10月 7 105
11月 9 120
12月 5 100
维修费的布点图
y-a
58 50 a 0 1 2 3 4 5 6 7 8 9 业务量(千机器小时)
混合成本维修费(y)=58+6.89x
1、技能; 2、保密; 3、廉正; 4、客观性;
14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成本按性态分类和混合成本的分解; 2、理解成本性态及其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15
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1、制造成本:为制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 而发生的支出;
1
2
Σxy=a•Σx+b•Σx2
3
a= Σy-b•Σx n
b= nΣxy-Σx•Σy nΣx2-(Σx)2
4
29
回归直线法,例题
例题
• 假定永庆工厂去年下半年六个月的设备维修 费数据如下表所示
永庆工厂去年7~12月份的设备维修费 月份 7月 8月 8 115 9月 4 85 10月 11月 12月 7 105 9 120 5
相关范围(relative range, RR):一定的时间 范围和空间范围;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分是有一定条件的; 相关范围的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固定成本;
18
固定成本按“固定性”强弱分类
1、酌量性固定成本
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 成本; 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
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以及其他法规的约束
有固定报告期间 主要以整个企业为主体 一般数学方法 数据力求精确 几乎全部采用货币尺度
12
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起源相同; 2、目标相同; 3、基本信息同源; 4、服务对象交叉; 5、某些概念相同;
13
七、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 战略管理阶段
基本特征 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主要内容 预算控制 差异分析 现代会计分化 发展标志 为财务会计与 管理会计
预测、决策
重视环境适应性
预测、决策、 市场分额的评估; 预算、控制、 战略预算的编制; 考核与评价 竞争地位的变化研究; 狭义管理会计 广义管理会计体系建 体系建立 立
管理的意义和性质
1、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任 务,按照某些原则、程序和方法,针对管理对象所进行的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或职能。
2、管理的基本任务 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把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以及生产技 术情报科学地组织起来,并按系统最优的方式进行经营,其终 极目标是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Q A C F 2 Q
2 AF C
A Q AC 2F
总成本 储存 成本
●
T 2 AFC
总 成 本
订货 成本
EOQ
订货批量
6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狭义 主体 为……服务 企业 企业管理当局 广义 企业 企业管理当局+非管 理集团 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 息 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27
历史成本法——散布图法
永庆工厂去年7~12月份的设备维修费
2、散布图法 • 把过去某一定期间混合成本的 历史数据逐一标明在坐标图上, 一般以横轴代表业务量(x), 纵轴代表混合成本金额(y)。 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 之间画一条能反映成本变动的 平均趋势直线,并据以确定混 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各为多少的一种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