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陈振英;周冠龙;刘雪群;陈海鹏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92例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结果: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8(034)012
【总页数】2页(P1520-1521)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电针;运动疗法;疗效观察
【作者】陈振英;周冠龙;刘雪群;陈海鹏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针灸科,广东肇庆526060;广东省肇庆
市端州区华佗医院针灸科,广东肇庆526060;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针灸科,
广东肇庆526060;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针灸科,广东肇庆526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319.815.5
椎动脉型颈椎疾病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以及耳聋等不适感,严重状况下甚至会造成体位性猝倒[1]。
本研究用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2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对照组男27例,
女19例;年龄43~74岁,平均(65.8±4.2)岁;病程1~8年,平均(4.3±1.2)年。
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6~72岁,平均(62.4±3.1)岁;病程
1~7年,平均(4.2±1.4)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肾等原发疾病,治疗依从性差,存在言语、认知功能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电针治疗。
穴位消毒,对双侧风池穴、颈夹脊穴用毫针快速刺入皮肤,向鼻尖方向0.8~1.2寸刺入风池穴,并在颈前正中线颈夹脊穴位置刺入0.5~1.0寸,将毫针与华佗牌电子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苏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270611号,规格SDZII型]相接,疏密波,设置频率50Hz,设置强度以舒适为宜,1日1次,每次30min,1周治疗5天,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配合运动疗法。
①头稍向后仰,并充分暴露颈部,用右手掌心对准患者棘突,并使用掌根和手指合力抓捏颈部,力度作用于深层肌肉,每次持续30s后,换另
外一只手继续交替练习。
②两手进行重叠到颈后部,并用力后伸,向上20s,共练习10次。
③练习颈后屈、后伸,并缓慢低头使脸颊部下压,维持10s,共练习10~15次。
④颈部左右旋转,每次缓慢转动维持10s,共练习10~15次。
每次
训练1日1次,每次30min,1周治疗5天,连续治疗4周。
训练过程当中如有
头晕、眩晕加重,应当停止训练,缓解后继续进行训练。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总分为20分,评分越高示症状越轻。
显效:症状以及体征明显改善,分数提高6~10分。
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分数
提高1~5分。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分数不变或降低。
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
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比较(d,±s)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例颈椎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对照组46 14.89±2.45 17.95±2.51观察组46 9.26±1.71△ 11.32±2.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显效有
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 46 24 16 6 (87.0)观察组 46 34 11 1 (97.8)△
5 讨论
颈椎动脉性颈椎疾病属中医“眩晕” 范畴。
为最常见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肥大颈椎骨质增生突入到椎动脉口并压迫到椎动脉,引起一类反射性收缩疾病,主要是供血障碍所引起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颈动脉受到压迫,导致血液运行受阻或减少。
电刺激作用之下,能促进深部病变肌肉的微小血管循环,减轻炎症因子释放,阻断有害信号分子传导[4]。
电针治疗能够增加局部颈肩部血流状况,改善局部瘀血、水肿以及炎性反应,并使颈部以及肩胛带肌力增加,促进肌力恢复,同时使颈部稳定性提高,并延缓组织退变。
运动疗法能很好维持关节活动度,充分锻炼颈部的肌肉,增强肌肉的力量,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临床症状。
电针治疗可改善脑干缺血症状,缩短脑干所带来的神经冲动传递时间,缓解脑部缺血症状。
配合运动疗法可使瘀血消散,可进一步改善缺血症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峰,蔡以生.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5):451-453.
[2]赵定磷.颈椎伤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154-155.
[3]国家中医药管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4]黄铮,戴琪萍,孙剑,等.电针配合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1):1088-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