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设计大学期间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期间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从高中跨入大学,有些人目标清晰、计划完整;有些人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大学想收获什么,要通过哪些途径去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因此,明确的职业目标、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素养是大学生的就业资本。
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在校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素养加以重视。
在学习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之前,对于职业素养的认识还不是很完整;在网上查找之后才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职业素养,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
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才能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交往频繁、工作压力大等特点的要求。
以下几种素质是对人的职业素质的一般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2、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是指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3、职业道德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职业中,任何一个具体职业都有本行业的规
范,这些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
4、专业基础。
5、学习能力。
6、人际交往能力,就是与人相处的能力。
7、吃苦精神,用人单位认为近年来所招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实干精神,
8、创新精神,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9、身心素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没有健康的体魄很难适
应。
10、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它是指自我意识的健
全,情绪控制的适度,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了解了职业素养的一些内容之后,审视自己,留意自己之前做过的职业规划,面对已经过半的大学生活和以后的就业竞争,如何在人海战争中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职业技能、职业规划,更需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因此,我对自己剩余的学习生涯制定了职业素养提升的计划:
一、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
我所学的专业是环境艺术设计,偏向于室内设计,毕业后的大致就业方向主要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机构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与规划等工作。
而目前只学习了几个基本软件,如3Ds max、Photoshop、Coreldraw、AotuCAD等软件及一些专业理论基础课,如设计史、室内设计原理、人机工程学等。
这对于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而言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面对进一步的专业学习,需要制定全面而充实有序的学习计划。
以下是大概的学习安排:
时间分割,就是把学习时间进行分段安排,就是某个时间段学习某些知识。
大一阶段已经进行过专业基础学习,即专业通用必修课程,如:素描、色彩绘画等;大二是对于专业真正地开始接触,所以要区分重点学习对象,把专业摆在首位,在专业学习时间外,保留有学习其他知识、进行社会实践、休闲娱乐及体育锻炼时间。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但也要兼顾其他,全面发展。
比如,学习室内设计,需要经常去看一些展览、逛商场、看建筑、考察民居等等,而这些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一边安排在周末和假期进行。
所谓‘业精于勤’,专业常用软件较多,使用频繁,常有操作混杂的现象,因此需长期坚持练习,熟练再熟练。
在这个阶段结束即大二结束,需察看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无遗漏,找出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然后休整接下来的学习计划,更好地为大三的学习做准备。
在计划实现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聚会、学校活动、比赛等等,所以要适当灵活调整,留有这些计划时间。
大三,专业学习进入全面阶段,接触的知识较多,作业也较之前多起来,但同时需要去充实的课外专业知识也值得重视,依然要抽时间去关注各种行业信息,留意专业的最新动态,以及一些实习及就业信息。
次外,相应的花些时间到图书馆充实理论知识也在次计划之内。
大四阶段属于考察实习阶段,有待进一步的了解再对计划进行补充。
学习期间每学期一次小检查,一学年进行检查调整,依序实行,区分长短期目标、轻重缓急任务进行。
二、综合能力培养
大学期间学到的基本上是理论性的知识,对于社会及今后可能面对的就业及职业问题所要求的能力了解较少,因此,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之外,还有一些是学校学不到的专业以外的东西,而这些也许是你以后的社会生活必备的。
如社交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等,在大学阶段就应该补充这些能力,着重培养,因此在计划中也添加了对这方面的准备。
能力提升的途径有:
1、基础知识积累。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而知识的积累需要不断的学习补充,所以需要勤而奋学,在专业知识稳固的基础上再去接触其他感兴趣的方面。
及时请教不懂的问题,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注重独立思考,找方法不找借口。
多与他人交流,专业也好,专业以外的皆可。
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图书馆在学习计划中所占比例有所提升。
2、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放在哪里都具有指导意义。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实践是验证知识、提升能力的途径,通过实践还能接触多方面的知识。
在大学学习期间,要充分利用大学广泛的交流机会,有选择地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院级、校际比赛及其他正规组织的比赛,以及一些课余兼职等等。
在过去的学习历程中,我就在学院的团委工作过,组织参与了许多校内外活动,充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有幸成为一名赛会志愿者,为2010广州亚运会服务,服务经历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实习及课外实践都在计划之中。
3、发展兴趣、爱好。
大学生活,不是呆呆的一直看书、背书、考试,大学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
在大学期间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对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及职业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既要对自身的专业保持兴趣,又要发展‘课余’兴趣,球类运动、社团活动、演讲、参与社交活动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自己的兴趣,同时又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
这是学习之外的机动时间。
4、职业心里素质培养。
大学生心里健康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偏低,抗
压能力低等已成为对大学生的普遍认识,而如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一种共
识,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我们要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从容应对,提升职业心里素
质是一个关键。
心里素质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大影响,不断提升心里素质显得尤
为重要。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有:
(1)发现与探索自我。
帮助了解自己的职业需要,即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气质与个性特点,分析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及其倾向,看看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最充分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2)认识职业世界。
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世界,关注职业需求、认清职业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相关职业的特性及其对就业者的要求。
(3)寻求最佳的人职匹配。
在正确估价自己和全面认识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客观地给自己定位,明确恰当的就业期望;在充分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既能满足自己需要、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又能促进自己潜能发挥的职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倒闭、转业、兼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受其影响,职业的供给数量、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变化。
另外,因择业者的才能、素质水平存在着差异,以及求职预期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择业者要想得到一份满意、适合自己的职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因此,一些学生频繁跳槽也给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素养带来影响,因此,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重视。
提升职业道德要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职业需要,更要了解自身存在的职业道德缺陷,加以改善。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
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
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