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方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坍方防治措施
考虑到地下连续墙布置形式特殊,多幅槽段都出现2个阳角,同时此处地层局部含有砂性土层,在开挖过程中容易发生槽壁坍方现象。
为了确保连续墙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异形槽段施工中,选用粘度大、失水量小、能形成护壁泥薄而坚韧的优质NV-1钠土泥浆。
人工钠土以天然钙膨润土和碳酸钠为主要原料,采用新型钠化工艺,使钙膨润土转变为钠膨润土。
NV-1泥浆有更高的造浆率、更低的失水量、更好的胶体性能和更优良的剪切稀释能力。
在成槽过程中,时刻监测槽壁的变化情况,如果上述泥浆指标不能满足槽壁土体稳定要求时,要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确保槽壁稳定。
(2) 及时补浆,保证泥浆液面高出地下水位50cm,并不低于导墙顶面30cmo
(3) 在异形槽段施工中,由于施工不当而产生的较大扰动很容易在槽段阳角处引起坍方,因此要求在成槽过程中适当减慢成槽速度,抓斗慢下慢提。
(4) 减小槽壁所受到的垂直荷载作用,成槽时及未浇筑混凝土前,严禁重载车辆及施工机械在导墙附近行驶或长时间停留。
(5) 缩短槽壁暴露时间,清基后立即进行新浆置换,吊放钢筋笼,吊放时应做到“稳、准、平”,防止因钢筋笼上下移动而引起槽壁坍方。
垂直度控制
垂直度是影响地下连续墙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车站主体结构的质量。
因此在开挖过程中,要求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控制,确保精度满足要求。
(1) 导墙对成槽设备进行导向,直接影响到槽段的垂直度,因此成槽前应砌筑导墙,精心施工。
导墙内墙面要垂直,内外导墙间距比设计地下连续墙宽度大40mm,墙面不平整度<5mm,墙面与纵横轴线间距的允许偏差士1Omm,内外导墙间距允许偏差士5mm。
混凝土养护期间起重机等重型设备不应在导墙附近作业停留,成槽前支撑不允许拆除,以免导墙变形。
(2) 根据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要求,成槽前,利用水平仪调整成槽机的水平度,利用经纬仪控制成槽机抓斗的垂直度。
成槽过程中,利用成槽机上的垂直度仪表
及自动纠偏装置来保证成槽垂直度,抓斗入槽、出槽应慢速、平稳,根据成槽机仪表及实测的垂直度情况及时纠偏,严格做到随挖随测随纠,达到1/300的垂直度要求。
(3) 成槽结束后,采取专门仪器对槽段垂直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槽段垂直度及坍方情况分析,垂直度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调整。
(4) 在连续墙钢筋笼下放时,位置要准确,垂直度要保证,施工过程中,在现场架经纬仪进行垂直度的测量和控制,并根据测量情况随时调整,使垂直度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4 开挖过程中渗漏现象及防治措施
地下连续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墙体较厚,开挖后墙体本身的防水效果比较好,但由于整个围护结构是由一幅一幅的槽段组成,因此槽段之间的连接就是防水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以往的施工中,常发现其接头渗漏水现象,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造成工程事故。
为了减少槽段接头的渗漏水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锁口管安装过程中要控制好其垂直度,其中心应与设计中心线相吻合,底部插人槽底30一50cm,以保证密贴,防止混凝土倒灌。
上端口用钢扁担楔实,钢扁担两头卡牢在导墙凿出的槽内,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锁口管移动。
(2) 槽段接头处不允许夹泥,施工时必须用特制接头刷上下刷,直到接头无泥为止。
(3) 严格控制导管埋人混凝土中的深度,绝对不允许发生导管拔空现象,如万一拔空导管,应立即测量混凝土面标高,将混凝土面上的淤泥吸净,然后重新开管浇筑混凝土。
开管后应将导管向下插人原混凝土面下lm左右。
(4) 合理控制锁口管起拔时间,要求等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同时要慢速提升,以防止由于锁口管拔出而引起混凝土流向拔空部位,影响接头防水效果。
(5) 如开挖后发现接头有渗漏现象,应立即堵漏。
封堵方法可采用快速水泥封堵、软管引流、化学灌浆法等,当发现有较大的渗漏水及夹带泥砂现象时应暂时停止开挖,采用旋喷等地层加固手段加固基坑外侧接头部位土体。
5 锁口管提拔困难问题防治措施在以往的施工中,常发生锁口管提拔困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锁口管起拔时间控制不当而引起的。
为了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要求锁口管提拔应与混凝土浇筑相结合,混凝土浇筑记录作为提拔锁口管时间的控制依据,结合水下混凝土凝固速度的规律及施工实践,混凝土浇筑开始后2一3h左右开始提拔,以后每隔30min提升1次,其幅度蕊IOcm,并观察接头箱的下沉。
根据搅拌站提供的商品混凝土初凝时间,待混凝土浇筑结束后6一8h,将锁口管一次全部拔出并及时进行清洁和疏通。
地下连续墙露筋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措施不到位,常会出现露筋问题,而当迎土面发生露筋问题时,外露钢筋很容易发生锈蚀。
作为与主体结构一起受力的复合受力体系,其施工质量及耐久性直接关系到车站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施工中要采取以下各种控制手段来达到防止露筋的目的:
(1) 槽段开挖过程中要精心施工,保证成槽垂直度。
(2) 在水平的钢筋平台上制作钢筋笼,制作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刚度,架设析架筋固定,防止起吊变形。
(3) 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放置保护层钢垫板(迎土面7cm厚、背土面5cm厚),严禁遗漏。
(4) 钢筋笼下放前要对槽壁垂直度、平整度、清孔质量及槽底标高进行严格检查,下放过程中,遇到阻碍,钢筋笼放不下去,不允许强行下放,如发现槽壁土体局部凸出或坍落至槽底,则必须整修槽壁,并清除槽底坍土后,方可下放钢筋笼,严禁割短或割小钢筋笼。
(5) 钢筋笼沉放就位后,应在4h内开始灌注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应插人到离槽底标高0.3一0.5m处,导管集料斗混凝土储量应保证初灌量,一般每根导管应备有1车6砰混凝土量,以保证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埋管深度〕500mm。
为保证混凝土在导管内的流动性,防止出现混凝土夹泥现象,槽段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且连续浇筑,浇筑上升速度〕2m/h,因故中断灌注时间不得超过30min,2 根导管间的混凝土面高差蕊50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