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河流阶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 蚀、搬运和堆积过程
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此时塑造出 河漫滩;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原来的河 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 成多级阶地
气候变化影响到河流中的水 气候变化 量和含沙量等,从而引起河
流作用性质变化,在河谷中 形成阶地
总结:河流阶地特征
➢ (1)当某地区地壳抬升时,该地区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 河流位置降低,使河漫滩高出一般洪水位形成阶地。
当某地区地壳长期稳定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侧蚀 拓宽河谷,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多级阶地的形成是上面两个过程 的多次交替导致的,是某地区地壳间歇性抬升的结果。 (2)阶地上的沙、砾石是河流在侧蚀、展宽河谷的过程中沉积 的,是曾经的河漫滩沉积。 (3)阶地上的沙、砾石底部的平坦基岩面是河流侧向侵蚀形成 的。 (4)相邻两个阶地面之间的高差即为前一个阶地形成过程中河 流下切的幅度。 (5)若某地区地壳持续抬升,不可能形成多级阶地,最多只能 形成一级阶地,因为河流一直在下切侵蚀。
(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河谷横剖面示意图,黄土层底部有厚度不一 的古土壤层,除黄土层底部外,黄土层中还夹杂着层数不一的古土壤层。专家探测得知, 黄土高原区1.24百万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显著的冰期—间冰期旋回,该河流阶地形成与 冰期—间冰期旋回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3)题:
(3)图中T2阶地只出现在河谷东侧,而西侧缺失,其原因可能是西侧( )
A.位于凹岸,遭受侵蚀
B.位于凸岸,遭受侵蚀
C.地壳上升,遭受侵蚀
D.地壳下沉,遭受侵蚀
解析:(3)A 第(3)题,河谷东西 两侧的T3阶地海拔大致相同,说明 河谷两侧的地层并未发生差异性 的升降;河流的凹岸往往遭受侵蚀 ,阶地也可能因此而缺失,因此西 侧T2属于凹岸,遭到侵蚀而缺失,A 正确。
(2)图中阶地属于堆积阶地,由河漫滩演变而来,河漫滩和阶地分别形成于
A.间冰期、冰期
B.冰期、冰期
C.冰期、间冰期
D.间冰期、间冰期
解析:(2)C 第(2)题,冰期降水减少,河流流量减小,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流含沙量 增大,下切侵蚀作用减弱,河流以沉积和侧向侵蚀为主,形成河漫滩;间冰期降水增多, 河流流量增大,加上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使河流的侵蚀能力增大,河流 下切侵蚀形成阶地,C正确。
地壳稳定期,因为上游河流的下切侵蚀,河流 上下游之间的落差会逐渐减小,河流流速逐渐减 慢。这会使得河流下切侵蚀强度逐渐减弱,侧蚀 作用逐渐增强,新的河漫滩。
➢ 形成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①有较宽阔的谷底 ➢ ②河流下切侵蚀
河流阶地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
具体分析
构造运动往往造成河道比降 构造升降 的变化,影响河流系统中侵
(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 崖壁上(下图)。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 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
(1)一般而言,间冰期黄河壶口段( )
A.沉积作用显著
B.含沙量大
C.下切侵蚀显著
D.径流量小
解析:(1)C 第(1)题,间冰期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植被覆盖率上升,河流含 沙量小,径流量大;由于河流径流量大,壶口段河流流速较快,侵蚀力强,河流 主要以下切侵蚀河床为主,沉积作用较弱,C正确。
(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河谷横剖面示意图,黄土层底部有厚度不一 的古土壤层,除黄土层底部外,黄土层中还夹杂着层数不一的古土壤层。专家探测得知, 黄土高原区1.24百万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显著的冰期—间冰期旋回,该河流阶地形成与 冰期—间冰期旋回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3)题:
气候变干时,河流含沙量相对增大,河流水量减少,地面植被稀 疏,坡面侵蚀加强,带到河流中的泥沙量也增多,此时河床堆积 增高
气候湿润期,河流水量增多,植被茂盛,河水含沙量相对减小, 导致河流下蚀,形成了阶地
因素
影响
具体分析
侵蚀基准面下降是构造运动
侵蚀基准 或气候变化引起的,具有独 侵蚀基准面下降引起河流下切侵蚀,最先发生在河口段,然后不
阶地特点总结:
考向预测1 河流侵蚀地貌 (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河谷横剖面示意图,黄土层底部有 厚度不一的古土壤层,除黄土层底部外,黄土层中还夹杂着层数不一的古土壤层。 专家探测得知,黄土高原区1.24百万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显著的冰期—间冰期 旋回,该河流阶地形成与冰期—间冰期旋回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3)题:
A.降低开凿难度
B.减弱风沙侵蚀
C.减轻风化破坏
D.方便生活取水
10.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
大的因素是( )
A.构造运动 B.太阳辐射
C.大气降水 D.人类活动
【分析】9.从图中看,大泉河东西两岸都是河流阶地,两岸开凿难度、生活取水差别不大,A、D错; 该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东西两岸差别不大,C错;该地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洞 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能够减弱风沙侵蚀,B正确。故选B。 10.构造运动、太阳辐射对于上下层洞窟的影响基本相同;人类活动对于下层洞窟的影响较大,ABD错 误。空气中的湿度越大,壁画就越容易酥碱,越容易遭受破坏,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洞窟所在崖体 出现大量裂隙,上层洞窟距离崖顶更近,受大气降水影响更多,空气中的湿度更大,所以遭受的破坏更 严重,C正确。所以选C。
面下降 特的地貌特征
断溯源侵蚀,在溯源侵蚀所能达到的范围,一般都会形成阶地。
河流袭夺也会形成局部阶地,一条河流溯源侵蚀较快,因而袭夺了另外一条河流的上游河段,在袭 夺处以上和以下都能形成阶地。
因为河流袭夺导到袭夺处及以上河段下蚀加强(因水位落差,流速加快),进而原河床形成阶地。
思考: 为什么地壳抬升后,河流的下切侵蚀会增强
微专题:河流阶地
思考: 1、河谷阶地的形成过程 2、影响河谷阶地形成的因素都有哪些?
平坦地形上发育有一条河流。因河流落差小, 水流速度慢,因此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凹岸侵 蚀、凸岸沉积),展宽河谷的同时形成了较宽阔 的河漫滩。
地壳抬升,上游河流与下游河流之间的落差 加大,上游河流水流速度加快,河流由侧蚀作用 为主转变为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原来的河漫滩就 “晋级”形成了阶地
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此时塑造出 河漫滩;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原来的河 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 成多级阶地
气候变化影响到河流中的水 气候变化 量和含沙量等,从而引起河
流作用性质变化,在河谷中 形成阶地
总结:河流阶地特征
➢ (1)当某地区地壳抬升时,该地区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 河流位置降低,使河漫滩高出一般洪水位形成阶地。
当某地区地壳长期稳定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侧蚀 拓宽河谷,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多级阶地的形成是上面两个过程 的多次交替导致的,是某地区地壳间歇性抬升的结果。 (2)阶地上的沙、砾石是河流在侧蚀、展宽河谷的过程中沉积 的,是曾经的河漫滩沉积。 (3)阶地上的沙、砾石底部的平坦基岩面是河流侧向侵蚀形成 的。 (4)相邻两个阶地面之间的高差即为前一个阶地形成过程中河 流下切的幅度。 (5)若某地区地壳持续抬升,不可能形成多级阶地,最多只能 形成一级阶地,因为河流一直在下切侵蚀。
(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河谷横剖面示意图,黄土层底部有厚度不一 的古土壤层,除黄土层底部外,黄土层中还夹杂着层数不一的古土壤层。专家探测得知, 黄土高原区1.24百万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显著的冰期—间冰期旋回,该河流阶地形成与 冰期—间冰期旋回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3)题:
(3)图中T2阶地只出现在河谷东侧,而西侧缺失,其原因可能是西侧( )
A.位于凹岸,遭受侵蚀
B.位于凸岸,遭受侵蚀
C.地壳上升,遭受侵蚀
D.地壳下沉,遭受侵蚀
解析:(3)A 第(3)题,河谷东西 两侧的T3阶地海拔大致相同,说明 河谷两侧的地层并未发生差异性 的升降;河流的凹岸往往遭受侵蚀 ,阶地也可能因此而缺失,因此西 侧T2属于凹岸,遭到侵蚀而缺失,A 正确。
(2)图中阶地属于堆积阶地,由河漫滩演变而来,河漫滩和阶地分别形成于
A.间冰期、冰期
B.冰期、冰期
C.冰期、间冰期
D.间冰期、间冰期
解析:(2)C 第(2)题,冰期降水减少,河流流量减小,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流含沙量 增大,下切侵蚀作用减弱,河流以沉积和侧向侵蚀为主,形成河漫滩;间冰期降水增多, 河流流量增大,加上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使河流的侵蚀能力增大,河流 下切侵蚀形成阶地,C正确。
地壳稳定期,因为上游河流的下切侵蚀,河流 上下游之间的落差会逐渐减小,河流流速逐渐减 慢。这会使得河流下切侵蚀强度逐渐减弱,侧蚀 作用逐渐增强,新的河漫滩。
➢ 形成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①有较宽阔的谷底 ➢ ②河流下切侵蚀
河流阶地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
具体分析
构造运动往往造成河道比降 构造升降 的变化,影响河流系统中侵
(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 崖壁上(下图)。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 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
(1)一般而言,间冰期黄河壶口段( )
A.沉积作用显著
B.含沙量大
C.下切侵蚀显著
D.径流量小
解析:(1)C 第(1)题,间冰期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植被覆盖率上升,河流含 沙量小,径流量大;由于河流径流量大,壶口段河流流速较快,侵蚀力强,河流 主要以下切侵蚀河床为主,沉积作用较弱,C正确。
(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河谷横剖面示意图,黄土层底部有厚度不一 的古土壤层,除黄土层底部外,黄土层中还夹杂着层数不一的古土壤层。专家探测得知, 黄土高原区1.24百万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显著的冰期—间冰期旋回,该河流阶地形成与 冰期—间冰期旋回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3)题:
气候变干时,河流含沙量相对增大,河流水量减少,地面植被稀 疏,坡面侵蚀加强,带到河流中的泥沙量也增多,此时河床堆积 增高
气候湿润期,河流水量增多,植被茂盛,河水含沙量相对减小, 导致河流下蚀,形成了阶地
因素
影响
具体分析
侵蚀基准面下降是构造运动
侵蚀基准 或气候变化引起的,具有独 侵蚀基准面下降引起河流下切侵蚀,最先发生在河口段,然后不
阶地特点总结:
考向预测1 河流侵蚀地貌 (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河谷横剖面示意图,黄土层底部有 厚度不一的古土壤层,除黄土层底部外,黄土层中还夹杂着层数不一的古土壤层。 专家探测得知,黄土高原区1.24百万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显著的冰期—间冰期 旋回,该河流阶地形成与冰期—间冰期旋回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3)题:
A.降低开凿难度
B.减弱风沙侵蚀
C.减轻风化破坏
D.方便生活取水
10.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
大的因素是( )
A.构造运动 B.太阳辐射
C.大气降水 D.人类活动
【分析】9.从图中看,大泉河东西两岸都是河流阶地,两岸开凿难度、生活取水差别不大,A、D错; 该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东西两岸差别不大,C错;该地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洞 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能够减弱风沙侵蚀,B正确。故选B。 10.构造运动、太阳辐射对于上下层洞窟的影响基本相同;人类活动对于下层洞窟的影响较大,ABD错 误。空气中的湿度越大,壁画就越容易酥碱,越容易遭受破坏,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洞窟所在崖体 出现大量裂隙,上层洞窟距离崖顶更近,受大气降水影响更多,空气中的湿度更大,所以遭受的破坏更 严重,C正确。所以选C。
面下降 特的地貌特征
断溯源侵蚀,在溯源侵蚀所能达到的范围,一般都会形成阶地。
河流袭夺也会形成局部阶地,一条河流溯源侵蚀较快,因而袭夺了另外一条河流的上游河段,在袭 夺处以上和以下都能形成阶地。
因为河流袭夺导到袭夺处及以上河段下蚀加强(因水位落差,流速加快),进而原河床形成阶地。
思考: 为什么地壳抬升后,河流的下切侵蚀会增强
微专题:河流阶地
思考: 1、河谷阶地的形成过程 2、影响河谷阶地形成的因素都有哪些?
平坦地形上发育有一条河流。因河流落差小, 水流速度慢,因此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凹岸侵 蚀、凸岸沉积),展宽河谷的同时形成了较宽阔 的河漫滩。
地壳抬升,上游河流与下游河流之间的落差 加大,上游河流水流速度加快,河流由侧蚀作用 为主转变为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原来的河漫滩就 “晋级”形成了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