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七年级政治期末复习知识点
1.法律有什么显著特征?
答: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什么是法律?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3.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呢?
答:①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

②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③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4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

4.为什么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
答:无论从加强法制建设需要出发,还是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出发,都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逐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

5.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有哪些?这些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答:①《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1月1日起实施)和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

这两部法律相辅相成,互相配套,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6..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答: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7.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二是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家庭保护中的禁止性要求:○1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2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3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8.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学校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中举足轻重,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

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人学生;
○4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9.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

②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10.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劳动改造执行机关,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1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

○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3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

11.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答: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②由于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和侵害。

12.家庭生活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自我保护?
(防火、防水、防气、防盗)
13.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有哪些方面?
答:①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②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运动。

○3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

④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

⑤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14.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15.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哪些?答: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

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非诉讼途径主要包括(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
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
当打官司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获得国家的法律帮助。

16.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可分为哪两种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17.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答: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18.什么是犯罪?
答:所谓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9.什么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当罚性)
20.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24..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答:①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②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干一些违法的事;若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25.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答:①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②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③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26.我国的刑罚可以分为哪两大类?(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7.为什么要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制裁?
答:一方面可以及时制止他们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可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使他们悬崖勒马,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28.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1)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违法的种类
区别 联系 一般违法 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
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
违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
规的行为。

不受刑罚处罚,
但应承但相应的法律责任。

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犯罪 对社会危害很大,情节
严重,触犯刑法,并依法应
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抢劫、
放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对于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29..法律的功能是什么?
(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30..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①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取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

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例如,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事后报案等。

○2当公安是、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应该主动协助调查。

○3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应该对他们讲清危害,劝其及时报案;保护犯罪嫌疑人作案现场,保留证物等。

31.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1)有些诱惑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黄赌毒和邪教)。

(2)“黄”的含义:“黄”,指淫秽的读物和音像制品以及淫秽行为。

“黄”的危害:轻者想入非非,精神不振,无心向学;重者会诱发性犯罪及与之联系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对青少年危害极大。

(3)“赌”指赌博。

“赌”的危害:容易使人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

未成年人染上赌博恶习后,严重影响学习,扭曲了人际关系,甚至一步步走上诈骗、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

(4)“毒”指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的危害:严重危害身体和精神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诱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治安;危及国家和民族。

32.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有什么危害?
答:有些诱惑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33.面对不良诱惑,我们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对不良诱惑,我们要用科学的观点,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摆脱其干扰,避免上当受骗。

34.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①避开诱因法。

②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

○3专时专用法。

④联想后果法。

⑤请人监督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