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选择题(2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是( )
A.信息传输速率B.符号传输速率C.频带利用率D.误码率
2.PCM通信系统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目前一般采用( )
A.模拟压扩法B.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C.自适应法D.非自适应法
3.样值的绝对值相同其幅度码不相同
...的为( )
A.一般二进码B.折叠二进码
C.格雷码D.折叠二进码和格雷码4.PCM30/32路系统传输复帧同步码的位置为( )
A.F0帧TS16前4位码B.F0帧TS16后4位码C.F1帧TS16前4位码D.F l帧TS16后4位码5.PCM30/32路系统标志信号的抽样周期为( )
A.T(=125μs) B.2T
C.15T D.16T
6.帧同步码码型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产生容易,以简化设备B.捕捉时间尽量短C.产生伪同步码的可能性尽量小D.以上都不是
7.数字复接中的同步指的是( )
A.收、发定时同步B.收、发各路信号对准C.二次群的帧同步D.各低次群数码率相同8.异步复接二次群一帧中的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有( )
A.4bit B.12bit
C.0~4bit D.28bit
9.PCM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长度为( )
A.848bit B.820bit
C.256bit D.212bit
10.PCM一次群的接口码型为( )
A.HDB3码B.AMI码
C.CMI码D.HDB3码或CMI码11.可以采用1+l保护方式的自愈环有( )
A.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B.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
C.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D.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和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
12.没有误码增殖的基带传输码型是( )
A.AMI码B.CMI码
C.HDB3码D.AMI码和CMI码
13.再生中继系统的特点为( )
A.无噪声积累B.有误码率的积累
C.无误码率的积累D.无噪声积累和有误码率的积累14.数字通信系统(传送话音信号)误码率应低于( )
A.10-5B.10-6
C.10-7D.10-8
15.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属于( )
A.频带传输B.基带传输
C.数字数据传输D.无线传输
2010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传送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中( )
A.无信道编码和调制B.无信道编码、有调制
C.有信道编码、无调制D.有信道编码和调制
2.某数字通信系统传输l0000000个码元,其中误1个码元,误码率为( ) A.10-4B.10-5
C.10-6D.10-7
3.抽样后的PAM信号的特点是( )
A.幅度和时间均连续B.幅度连续、时间离散
C.幅度离散、时间连续D.幅度和时间均离散
4.解决均匀量化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低的最好方法是( )
A.增加量化级数B.增大信号功率
C.采用非均匀量化D.降低噪声功率
5.样值的绝对值相同其幅度码也相同的码型为( )
A.一般二进码B.折叠二进码
C.格雷码D.折叠二进码和格雷码
6.A律13折线编码器输出的码型是( )
A.RZ码B.NRZ码
C.AMI码D.HDB3码
7.PCM30/32系统第18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即在帧结构中的位置)为( ) A.F3帧TS16的前4位码B.F3帧TS16的后4位码
C.F4帧TS16的前4位码D.F4帧TS16的后4位码
8.PCM30/32系统复帧同步码的码型为( )
A.001101l B.0110110
C.0000 D.1111
9.DPCM是属于( )
A.参数编码B.波形编码
C.子带编码D.纠错编码
10.按SDH标准速率STM-4的速率是( )
A.2.048Mb/s B.155.520Mb/s
C.622.080Mb/s D.2488.320Mb/s
11.PCM四次群的接口码型为( )
A.AMI码B.HDB3码
C.NRZ码D.CMI码
12.SDH中继网适合采用的拓扑结构为( )
A.网形B.线形
C.星形D.环形和线形
13.可用于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信道为( )
A.电缆信道B.光缆信道
C.卫星信道D.微波信道
14.再生中继系统中的升余弦波的特点是( )
A.无码间干扰、均放特性不易实现B.有码间干扰、均放特性不易实现C.无码间干扰、均放特性容易实现D.有码间干扰、均放特性容易实现15.属于频带传输系统的有( )
A.ADPCM系统
B.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C.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D.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和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2.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3.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 )
A.0.5
B.1
C.4
D.16
5.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6.STM—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
A.9×270×l
B.9×270×4
C.9×261×16
D.9×270×16
7.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8.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码速调整
9.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500sμ
D.1ms
10.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
A.双极性归零码
B.HDB3码
C.AMI码
D.单极性归零码
11.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12.对SDH网络同步而言,在SDH网络范围内正常的工作方式是( )
A.伪同步方式
B.准同步方式
C.同步方式
D.异步方式
13.样值为513∆,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
A.第4量化段
B.第5量化段
C.第6量化段
D.第7量化段
14.PCM一次群的接口码型为( )
A.RZ码
B.AMI码
C.CMI码
D.HDB3码
15.A律13折线编码器量化级数N越大,则( )
A.小信号时量化信噪比越小
B.小信号时量化信噪比越大
C.折叠噪声越小
D.折叠噪声越大
2009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最靠近零点的第1段线的斜率是()A.128 B.64
C.32 D.16
2.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频率是()
A.4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3.下列编码方法中不属于
...波形编码的是()
A.PCM B.ADPCM
C.子带编码D.DPCM
4.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A.双极性归零码B.HDB3码
C.AMI码D.CMI码
5.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A.码速调整B.码速恢复
C.码速变换D.码速变换和码速恢复6.样值为444∆,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A.第4量化段B.第5量化段
C.第6量化段D.第7量化段
7.数字信号的特点是()
A.幅度取值是离散变化的B.幅度取值是连续变化的C.频率取值是离散变化的D.频率取值是连续变化的8.PCM30/32系统复帧的频率是()
A.500Hz B.1kHz
C.64kHz D.2048kHz
9.模拟信号的特点是()
A.幅度取值是离散变化的B.幅度取值是连续变化的
C.频率取值是离散变化的D.频率取值是连续变化的
10.同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A.码速调整B.码速恢复
C.码速变换D.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11.非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12.STM-1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A.9×270×1 B.9×270×4
C.9×261×4 D.9×270×16
13.SDH的复用采用()
A.同步复用、按比特间插B.同步复用、按字节间插
C.异步复用、按比特间插D.异步复用、按字节间插
14.语声数字通信质量与误码率()
A.成正比B.成反比
C.相等D.无关
15.PAM信号为()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D.调频信号
200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数字通信系统符号速率为2400Bd,M=8时信息传输速率为( )
A.4800bit/s
B.6400bit/s
C.7200bit/s
D.9600bit/s
2.数字通信系统(传送话音信号)误码率应低于( )
A.10-5
B.10-6
C.10-7
D.10-8
3.解决均匀量化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低的最好方法是( )
A.增加量化级数
B.增大信号功率
C.采用非均匀量化
D.降低量化级数
4.在N不变的前提下,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 )
A.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
B.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
C.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提高
D.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不变
5.A律13折线编码器编码位数越大( )
A.量化误差越小,信道利用率越低
B.量化误差越大,信道利用率越低
C.量化误差越小,信道利用率越高
D.量化误差越大,信道利用率越高
6.帧同步码码型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产生容易,以简化设备
B.捕捉时间尽量短
C.产生伪同步码的可能性尽量小
D.误码率低
7.PDH采用的数字复接方法一般为( )
A.同步复接、按位复接
B.同步复接、按字复接
C.异步复接、按位复接
D.异步复接、按字复接
8.异步复接二次群时各一次群码速调整后100.38μs内的比特数为( )
A.205
B.206
C.212
D.256
9.SDH中继网适合采用的拓扑结构为( )
A.环形
B.线形
C.星形
D.环形和线形
10.可以采用APS协议的自愈环有( )
A.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B.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
C.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D.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和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11.可用于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信道为( )
A.电缆信道
B.光缆信道
C.卫星信道
D.微波信道
12.CMI码中作为禁字不准出现的是( )
A.10
B.00
C.01
D.11
13.不利于定时钟提取的基带传输的码型是( )
A.AMI码
B.CMI码
C.HDB3码
D.AMI码和CMI码
14.再生中继系统中实际常采用的均衡波形为( )
A.升余弦波
B.有理函数均衡波形
C.正弦波
D.余弦波
15.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属于( )
A.频带传输
B.基带传输
C.数字数据传输
D.无线传输
2008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PCM30/32系统中125μs是()
A.帧周期时间B.路时隙间隔时间
C.复帧周期时间D.位时隙间隔时间
2.PCM30/32系统中帧同步的捕捉时间是()
A.由同步状态到失步状态的时间
B.由失步检出到重新回到同步状态的时间
C.前方保护时间
D.后方保护时间
3.PCM30/32系统中发送帧同步码的时隙是()A.奇帧的TS16时隙 B.奇帧的TS0时隙
C.偶帧的TS16时隙 D.偶帧的TS0时隙
4.PCM30/32系统中路时钟的频率是()
A.2048 kHz B.1024 kHz
C.64 kHz D.8 kHz
5.PCM30/32系统中帧同步码的长度是()
A.4 bit B.6 bit
C.7 bit D.8 bit
6.PCM30/32系统帧结构中TS0时隙的用途是()
A.传送帧同步码B.传送位同步码
C.传送失步对告码D.传送帧同步码和失步对告码
7.PCM30/32系统帧结构中TS16时隙的用途是()A.传送各路信令码
B.传送各路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和复帧失步对告码
C.传送复帧同步码
D.传送复帧失步对告码
8.PCM30/32系统的数码率是()
A.64 kbit/s B.8 kbit/s
C.2048 kbit/s D.155.520 Mbit/s
9.STM-4的速率是()
A.2.048 Mbit/s B.155.520 Mbit/s
C.622.080 Mbit/s D.2488.320 Mbit/s
10.PCM30/32系统是()
A.模拟时分复用系统B.数字时分复用系统
C.频分复用系统D.码分复用系统
11.信息传输速率是()
A.每秒传输的分组数B.每秒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数
C.每秒传输的码元数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12.通信系统中一般规定语声信号所占的频带范围是()A.0~3400 Hz B.300~3400 Hz
C.0~5 kHz D.0~8 kHz
13.抽样的作用是使被抽样信号的()
A.幅度域离散化B.时间域离散化
C.时间域和幅度域都离散化D.模拟信号数字化
14.SDH系统是()
A.准同步数字系列B.同步数字系列
C.码分数字复用系统D.频分复用系统
15.PCM系统解码后的误码信噪比与()
A.传输码速率成正比B.传输码速率成反比
C.误码率成正比D.误码率成反比
2008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
A.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B.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C.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D.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2.下面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
A.16QAM B.4PSK
C.2FSK D.2PSK
3.SDH中继网适合采用的拓扑结构为()
A.环形B.线形
C.星形D.环形和线形
4.线路保护倒换可以采用()
A.1+1方式B.1∶1方式
C.1∶n方式D.1+1方式、1∶1方式和1∶n方式5.环形网采用的保护倒换方式是()
A.线路保护倒换B.自愈环
C.DXC保护D.自愈环和DXC保护
6.PDH中欧洲和中国的PCM三次群的话路数为()
A.672路B.670路
C.480路D.120路
7.数字复接中不同步的后果是()
A.复接后的数码流会产生重叠和错位B.复接后的数码流会产生码间干扰C.复接后的数码流会产生误码增殖D.复接后的数码流会产生噪声8.PCM30/32路系统的时钟频率是()
A.8448kHz B.2048kHz
C.2000kHz D.1024kHz
9.位脉冲发生器是一个()
A.32分频器B.16分频器
C.8分频器D.4分频器
10.后方保护计数n一般取()
A.1 B.2
C.3 D.4
11.PCM30/32路系统第17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为()
A.F1帧TS16的前4位码B.F1帧TS16的后4位码
C.F2帧TS16的前4位码D.F2帧TS16的后4位码
12.带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若选为f s≥2f m()
A.会产生重叠噪声B.会产生码间干扰
C.实现复杂D.会降低信道的频带利用率
13.量化误差的数值()
A.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B.只能是负值
C.是一个常数D.只能是正值
14.A律13折线编码器要进行()
A.7/9变换B.7/10变换
C.7/11变换D.7/12变换
15.A律13折线编码器中全波整流的作用是()
A.对样值取绝对值B.产生判定值
C.编极性码D.编幅度码
2007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多进制时,信息传输速率R与符号速率N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其关系式是()A.R=N B.R=2Nlog2M
C.R>N D.R<N
2.A律13折线非均匀量化特性,最大量化间隔为最小量化间隔的()
A.64倍B.32倍
C.10倍D.8倍
3.A律13折线第6段的量化信噪比改善量为()
A.8dB B.4dB
C.2dB D.0dB
4.A律13折线编码器输入样值为-0.115 时,其相应的输出码字为()A.0010000 B.00000000
C.10010000 D.00000001
5.PCM30/32路系统中帧同步的码型是()
A.0011011 B.1100101
C.0000111 D.1110000
6.PCM30/32路系统第16话路的信令码位置是在()
A.F0帧TS0的前4位码B.F1帧TS16的前4位码
C.F1帧TS16的后4位码D.F2帧TS16的前4位码
7.PCM30/32路系统发端定时脉冲中复帧脉冲的重复频率是()
A.0.5kHz B.2kHz
C.8kHz D.16kHz
8.PCM高次群的同步复接()
A.需要码速调整和恢复B.不需要码速调整和恢复
C.不需要码速变换和恢复D.需要码速变换和恢复
9.分接后的某一次群判定第161位有Vi插入时,三位插入标志码应为()A.100 B.000
C.001 D.111或110
10.SDH采用的复用方法为()
A.异步复用B.同步复用
C.同步复用或异步复用D.按位复用
11.TU—12装进VC—4的过程属于()
A.映射B.定位
C.复用D.映射和复用
12.SDH系统中STM-4的速率是()
A.64kbit/s B.2.048Mbit/s
C.155.520Mbit/s D.622.080Mbit/s
13.无误码增殖的传输码型是()
A.NRZ码B.HDB3码
C.RZ码D.AMI码和CMI码
14.再生中继器中定时钟提取的作用是()
A.消除码间干扰B.取出时钟成份
C.取出时钟及谐波成份D.滤除噪声干扰
15.PCM30/32系统输出的信号直接在电缆信道中传输是属于()
A.幅度调制传输B.相位调制传输
C.频率调制传输D.基带传输
2007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信息传输速率R与符号传输速率N的关系为()
A.R=Nlog2M B.R>N
C.R=N D.R<N
2.抽样信号的频谱中所含频率成份为()
A.原始频带B.原始频带和nf s的上、下边带
C.nf s的上、下边带D.原始频带和f s,2f s的上、下边带3.在N不变的前提下,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
A.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
B.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
C.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提高
D.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不变
4.PCM通信系统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目前一般采用()
A.模拟压扩法B.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
C.自适应法D.非自适应法
5.A律13折线编码器量化级数N越大()
A.编码误差越小B.折叠噪声越小
C.判定值数目越多D.编码误差越小和判定值数目越多6.子带编码属于()
A.波形编码B.参量编码
C.混合编码D.差错控制编码
7.PCM30/32系统传输复帧同步码的位置为()
A.F0帧TS16前4位码B.F0帧TS16后4位码
C.F1帧TS16前4位码D.F1帧TS16后4位码
8.标志信号的抽样周期为()
A.T(125μs) B.2T
C.15T D.16T
9.发帧同步码的周期为()
A.125μs B.250μs
C.375μs D.500μs
10.异步复接中的同步指的是()
A.各低次群数码率相同B.收、发各路信号对准
C.收、发定时同步D.二次群的帧同步
11.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同步码有()
A.7 bit B.8 bit
C.10 bit D.12 bit
12.PCM二次群的接口码型为()
A.AMI码B.HDB3码
C.CMI码D.NRZ码
13.SDH的复用采用()
A.同步复用、按比特间插B.同步复用、按字节间插
C.异步复用、按比特间插D.异步复用、按字节间插
14.误码率与误码信噪比()
A.成正比B.成反比
C.相等D.无关
15.属于频带传输系统的有()
A.ADPCM系统
B.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C.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D.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和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2006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若输入模拟信号的频谱限在0~2700Hz以内,则产生抽样折叠噪声的抽样频率是()
A.5000Hz
B.5400Hz
C.5700Hz
D.8000Hz
2.若某A律13折线编码器输出码字为11110000,则其对应的PAM样值取值范围为()
A.1024Δ~1088Δ
B.1012Δ~1024Δ
C.-512Δ~-1024Δ
D.-1024Δ~1094Δ
3.A律13折线解码器输出的是()
A.PAM样值
B.解码电平
C.模拟信号
D.编码电平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各段的斜率不同,其中第3段的斜率是()
A.2
B.4
C.8
D.16
5.PCM30/32路系统的线路传输码型是()
A.双极性不归零码
B.双极性归零码
C.单极性归零码
D.AMI或HDB3码
6.PCM30/32路系统的同步帧的周期为()
A.125μs
B.250μs
C.500μs
D.2000μs
7.PCM30/32路系统的帧失步对告码是安排在时隙位置()
A.偶帧TS0的D2
B.偶帧TS1的D2
C.奇帧TS0的D2
D.奇帧TS0的D3
8.异步复接二次群一帧中插入标志码有()
A.3bit
B.4bit
C.12bit
D.28bit
9.PCM 零次群的速率为( ) A.32kit/s B.64kit/s C.2048kit/s
D.8448kit/s
10.STM-1的帧周期为( ) A.100μs B.100.38μs C.125μs
D.250μs
11.VC-4装进AU-4要进行( ) A.映射 B.指针调整 C.扰码
D.复用
12.SDH 的基本网络单元中可能具有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的有( ) A.终端复用器 B.分插复用器
C.再生中继器
D.分插复用器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13.电路实现较复杂的传输码型是( ) A.HDB 3码 B.AMI 码 C.CMI 码
D.RZ 码
14.m 个中继段的总误码率为( ) A.m P ei B.P ei
C.
∑=m
i ei
P
1
D.(P ei )max 15.正交调幅系统的信道带宽等于( ) A.基带信号的带宽 B.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 C.基带信号带宽的M 倍
D.基带信号带宽的一半
2006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包括 ( ) A.信息传输速率 B.符号传输速率 C.频带利用率
D.以上都包括
2.满足抽样定理时,低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范围应为( ) A.m s f 2f ≥ B.m s f 2f = C.
n f 2S 1n f 20s m
≤≤+ D. 1
n f 2f m
s +≥
3.非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
A.大、小信号的量化误差相等
B.量化误差>
2 
C.大信号的量化误差小,小信号的量化误差大
D.小信号的量化误差小,大信号的量化误差大
4.PCM通信系统中采用抽样保持的目的是( )
A.保证编码的精度
B.减小量化误差
C.减小量化噪声
D.以上都不是
5.具有检测误码能力的基带传输码型是( )
A.单极性归零码
B.HDB3码
C.双极性归零码
D.差分码
6.A律13折线解码器输出的是( )
A.PAM样值
B.解码电平
C.模拟信号
D.编码电平
7.PCM30/32系统第2l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即在帧结构中的位置)为( )
A.F5帧TS16的前4位码
B.F5帧TS l6的后4位码
C.F6帧TS16的前4位码
D.F6帧TS16的后4位码
8.标志信号的抽样频率为( )
A.0.5kHz
B.1kHz
C.8kHz
D.16kHz
9.最适合基带传输的码型是( )
A.AMI码
B.CMI码
C.HDB3码
D.AMI码和CMI码
10.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为(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与其平方成正比
D.与其平方成反比
11.某数字通信系统1秒传输1000000个码元,其中误l位码元,Pe为( )
A.10-3
B.10-4
C.10-5
D.10-6
12.异步复接二次群一帧中的插入码有( )
A.4b
B.6b~7b
C.24b
D.最多28b
13.STM-16的帧周期为( )
A.125μs
B.2 ×125μs
C.4 ×125μs
D.16 ×125μs
14.线路保护倒换可以采用( )
A.1+1方式
B.1∶1方式
C.1∶n方式
D.1+1方式、1∶1方式和l∶n方式都可以
15.数字光纤传输系统属于( )
A.基带传输
B.频带传输
C.数字数据传输
D.无线传输
2005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真正客观地反映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是()
A.数据传信速率R
B.符号速率N
C.频带利用率η
D.以上三项均可
2.满足抽样定理时低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应选为()
A.f s≥f m
B.f s=2f m
C.f s<2f m
D.f s≥2f m
3.均匀量化是()
A.大小信号的量化间隔相同
B.量化区内均分N等分
C.所有的量化误差相同
D.大小信号的量化间隔相同和量化区内均分N等分
4.编码码位数l越大,则()
A.量化误差越小,信道利用率越低
B.量化误差越大,信道利用率越低
C.量化误差越小,信道利用率越高
D.量化误差越大,信道利用率越高
5.PCM 30/32 系统收端时钟的产生方法是()
A.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
B.定时钟提取
C.外同步定时法
D.用原子钟产生
6.A律13折线编码器输出的码型是()
A.NRZ码
B.RZ码
C.AMI码
D.HDB3码
7.PCM 30/32系统传输复帧同步码的时隙为()
A.TS0
B.F0帧TS16
C.F0帧TS16前4位码
D.F0帧TS16后4位码
8.第10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为()
A.F9帧TS16前4位码
B.F9帧TS16后4位码
C.F10帧TS16前4位码
D.F10帧TS16后4位码
9.PCM 30/32系统端机中标志信号发输出的有()
A.信令码
B.复帧同步码
C.话音码字
D.30路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告警码
10.PCM 30/32系统一个复帧的时间为()
A.2×125μs
B.15×125μs
C.16×125μs
D.125μs
11.前方保护的前提状态(即前方保护之前系统所处状态)是()
A.同步状态
B.捕捉状态
C.失步状态
D.后方保护
12.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长度为()
A.256bit
B.820bit
C.212bit
D.848bit
13.异步复接二次群一帧中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有()
A.4bit
B.0~4bit
C.28bit
D.1bit
14.PDH采用的数字复接方法一般为()
A.异步复接
B.同步复接
C.异步复接或同步复接
D.以上都不是
15.STM-1一帧的比特数为()
A.9×261×8
B.9×261
C.9×270×8
D.9×270
16.139.264Mbit/s的支路信号装进VC-4的过程属于()
A.复用
B.定位
C.映射
D.映射和复用
17.可以采用1+1保护方式的自愈环有()
A.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B.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
C.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D.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和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
18.再生中继器中调谐电路的作用是()
A.放大
B.取出时钟成份
C.取出时钟成份及其谐波
D.均衡
19.误码增殖产生的原因是( ) A.噪声干扰 B.码型反变换 C.码间干扰
D.定时抖动
20.数字调幅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 ) A.抑制载频的双边带调制 B.双边带调制 C.残余边带调制
D.正交双边带调制
2005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数字通信中再生中继器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个?( ) A.放大和均衡信号 B.消除误码 C.消除噪声积累 D.有误码积累
2.若nB ≤f 0≤(n+1)B,B=f m -f 0,则在带通型信号样值序列的频谱中,在原始信号频带(f 0~f m )的低频侧,可能重叠的频带是( )。

A.n 次下边带 B.n 次上边带 C.(n+1)次下边带 D.(n+1)次上边带
3.A 律13折线通常采用的量化级数为( )。

A.16 B.256 C.128 D.2048
4.对A 律13折线解码器,解码电平I D 与编码电平I c 的关系为( )。

A.I D =I c B.I D <I c C.I D =I c +
2i ∆ D.I c =I D +2
i ∆ 5.PCM30/32路制式中,位脉冲的相数为( )。

A.1相 B.8相 C.16相 D.32相 6.异步复接二次群帧周期是( )。

A.100.38μs B.125μs C.250μs D.500μs 7.PCM 零次群速率为( )。

A.8kb/s B.16kb/s C.32kb/s
D.64kb/s
8.C-4的容量为( )。

A.139.264Mbit/s
B.149.760Mbit/s
C.150.336Mbit/s
D.150.912Mbit/s
9.将二进码转换成HDB 3码,当两个取代节之间原始传号码的个数为奇数时,后边取代节用( )。

A.B -00V -
B.B +00V +
C.000V
D.不能确定
10.下列哪个描述对CMI 码有误?( )
A.CMI 码属于1B2B 码
B.有一定的误码检测能力
C.CMI 码无误码增殖
D.CMI 码不利于定时提取
2004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是( ) A.信息传输速率 B.符号传输速率 C.频带利用率
D.误码率
2.满足抽样定理时,带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范围应为( ) A.f s ≥2f m
B.1n 2)f f (2f m 0s ++=
C.
1
n f 2m
+≤f s ≤n f 20
D. f s ≥
1
n f 2m
+ 3.均匀量化误差e max (指绝对值)为( ) A.=△/2 B.>△/2
C.<△/2
D.有时=△/2,有时>△/2 4.PCM 通信系统中采用抽样保持的目的是( ) A.保证编码的精度 B.减小量化误差 C.减小量化噪声 D.以上都不是 5.A 律13折线编码器量化级数N 越大( )
A.编码误差越小
B.折叠噪声越小
C.判定值数目越多
D.编码误差越小、判定值数目越多 6.A 律13折线编码器编出的码字是( ) A.线性码
B.非线性码
C.线性码或非线性码
D.以上都不是
7.PCM30/32系统第26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即在帧结构中的位置)为( )
A.F 11帧TS 16的前4位码
B.F 11帧TS 16的后4位码
C.F 12帧TS 16的前4位码
D.F 12帧TS 16的后4位码 8.标志信号的抽样周期为( )
A.T (125μs )
B.2T
C.15T
D.16T
9.没有误码增殖的基带传输码型是( )
A.AMI 码
B.CMI 码
C.HDB3码
D.AMI 码和CMI 码 10.m 个中继段的总误码率为( )
A.∑=m 1i ei P
B.mP ei
C.P ei
D.(P ei )max
11.某数字通信系统1秒传输10000个码元,其中误1位码元,Pe 为( )
A.10-3
B.10-4
C.10-5
D.10-6
12.异步复接二次群一帧中的插入标志码有( )
A.4 bit
B.6~7 bit
C.12 bit
D.最多28 bit 13.STM-4的帧周期为( ) A.125μs
B.2×125μs
C.4×125μs
D.16×125μs 14.可以采用APS 协议的自愈环有( ) A.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B.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
C.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D.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和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15.可用于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信道为( )
A.电缆
B.光缆
C.卫星
D.微波
2004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为( )。

A.误码率
B.信噪比
C.信号带宽
D.信息速率
2.均匀量化主要缺点是( )。

A.信噪比低
B.不便于解码
C.小信号信噪比小,大信号信噪比大
D.小信号信噪比大,大信号信噪比小
3.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从已抽样信号中恢复原低通信号时,下列哪类抽样会引起恢复信号的失真?( )
A.理想抽样
B.自然抽样
C.平顶抽样
D.A 和B
4.若PCM30/32路系统的l =7,则1帧中含有的比特数为( )。

A.256
B.512
C.128
D.224
5.PCM30/32路系列三次群能传输的话路数为( )。

A.480
B.120
C.1920
D.30
6.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同步码有( )。

A.7b
B.8b
C.10b
D.12b
7.数字复接的方法有同步复接和异步复接两种,目前大多数PDH都采用异步复接,这种复接方法在复接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要调准低次群的标称数码率
B.先将码元变成归零码
C.进行码速变换
D.进行码速调整
8.SDH网中不采用APS协议的自愈环有( )。

A.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B.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C.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D.二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9.数字通信系统(传送话音信号)误码率应低于( )。

A.10-5
B.10-6
C.10-7
D.10-8
10.具有检测误码能力的传输码型是( )。

A.AMI码
B.HDB3码
C.CMI码
D.以上都是
2003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一个8进制信号的符号速率为4800波特,则其对应的信息速率是( )。

A. 4800bit/s
B. 2400bit/s
C. 9600bit/s
D. 14400bit/s
2.下列哪个描述不符合数字通信的特点( )。

A.抗干扰能力强
B.可以时分复用
C.便于构成综合业务网
D.占用信道带宽窄
3.设某模拟信号的频谱范围是1kHz~5kHz,则合理的抽样频率是( )。

A. 2kHz
B. 5kHz
C. 8kHz
D. ≥10kHz
4.A律13折线第8段的量化信噪比改善量为( )。

A. -18dB
B. -12dB
C.12dB
D.-16dB
5.PCM30/32路系统第19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为( )。

A.第4帧TS16后4位码
B.F4帧TS16
C.F4帧TS16前4位码
D.F4帧TS16后4位码
6.一个同步帧的时间为( )。

A.125μs
B.250μs
C.375μs
D.500μs
7.PCM30/32路系列三次群能传输的话路数为( )。

A.480
B.120
C.1920
D.30
8.PCM一次群的接口码型的一种为( )。

A.RZ码
B.HDB3码
C.CMI码
D.以上都不是
9.STM—4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

A.9×270
B.9×270×4
C.9×261×4
D.9×270×16
10.再生中继器中调谐电率的作用是( )。

A.放大
B.取出时钟成分
C.取出时钟及其谐波
D.滤波
2003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为( )
A. 误码率
B. 信噪比
C. 信号带宽
D. 信息速率
2. 均匀量化时,大信号的最大量化误差(未过载)N1与小信号的最大量化误差N2比较,有关系( )
A. N1>N2
B. N1=N2
C. N1<N2
D. 无法确定
3. 对于A律压缩特性,l=8,A=87.6,非均匀量化相对于均匀量化的信噪比改善量为Q,有关Q的正确表述是( )
A. 20lgx≤-15dB,Q>0
B. 20lgx≤-15dB,Q<0
C. 20lgx≤-15dB,Q=0
D. 20lgx>-15dB,Q>0
4. 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从已抽样信号中恢复原低通信号时,下列哪类抽样会引起恢复信号的失真?( )
A. 理想抽样
B. 自然抽样
C. 平顶抽样
D. A和B
5. PCM30/32系统帧同步码为( )
A. 7位,采用集中插入方式
B. 7位,采用分散插入方式
C. 8位,采用集中插入方式
D. 8位,采用分散插入方式
6. 异步复接二次群接收端分接后,各支路第161位码是( )
A. 信息码
B. 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
C. 可能是A,也可能是B
D. 帧同步码
7. PCM30/32的一次群速率为( )
A. 64 kb/s
B. 384kb/s
C. 2.048Mb/s
D. 8.448Mb/s
8. STM-4一帧的字节数为( )
A. 9×270
B. 9×270×4
C. 9×261×4
D. 9×270 ×4×8
9. 下列传输码型中,无检测误码能力的传输码型为( )
A. NRZ码
B. AMI码
C. HDB3码
D. CMI码
10. 下列传输码型中,其功率谱中含有f B以及f B的奇次谐波成份的传输码型为( )
A. AMI码
B. RZ码(占空比为50%)
C. HDB3码
D. CMI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