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车身质量评审标准(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理化公式大全
Q/GJB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JG 06004—2016-A 涂装车身Audit质量评审标准
2016--发布2016--实施
修改页
前言
本标准是基于下述目的制订的:
——与前期的产品质量水平比较,分析产品质量水平变化趋势,验证企业质量职能的落实情况及管理的有效性;
——提前发现产品缺陷,避免将有缺陷的产品交付给用户,并且通过对产品缺陷的调查,分析产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提高出厂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暴露产品与有关标准、规范和用户适应性需求之间的差距,为修订现行标准提供依据,以便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研究山东国金公司的产品状况与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差距,寻找问题点,进行改进。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质量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张兵银、鞠甜甜。

本标准由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

涂装车间车身质量评审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车辆产品车身涂装Audit质量评审的条件、程序以及缺陷评定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种车型,自制白车身经涂装车间涂装后的质量评审,外协厂家车身涂装质量评审可参照本标准。

2职责
涂装车间负责对涂装白车身质量进行评审验证。

涂装车间负责人任命白车身评审小组成员,并对评审小组授权,并负责组织评审小组的评审工作,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处理结果进行验证。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评审验证过程进行跟踪、确认。

3评审条件
3.1评审人员
只有被认定具有评审员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车身涂装总成评审工作;评审员必须经过培训获得评审员资格。

3.2评审时间
车身涂装总成抽样及准备20分钟,外观评审(40~60)分钟,特性参数检测(40~60)分钟,召开现场确认及展示会30分钟,合计每台车身涂装总成评审(130~170)分钟。

3.3评审仪器
a)相应的工具(直尺、水性笔或蜡笔、缺陷标签、H/HB铅笔、小刀、毛刷、3M透明粘胶带等);
b)检测仪器准备(漆膜测厚仪、光泽仪、色差仪、桔皮仪、划格器);
c)数码相机。

3.4评审场地
a)评审在室内专用的评审工作间进行;
b)评审间光照强度达到1000~1200Lux。


c)地面要求喷上低反射的灰漆。

4评审缺陷定义及扣分原则
4.1在180度范围内(如果几何上允许)距车1 m以外在多个不同角度可以看见的问题作为缺陷(无需
弯腰,屈背,伏下,蹲下,瞄准等等),用户对这些缺陷会产生抱怨。

4.2优先级缺陷是必须改进的缺陷,分为3级,具体描述按表1规定。

表1评审缺陷描述
5评审缺陷扣分值计算方法
扣分计算公式
S=AN1+BN2+CN3+DN4
A/B/C/D----整车评审中发现的缺陷等级,其值为;A=100,B=50,C=30,D=10。

N1/N2/N3/N4----分别对应A/B/C/D级问题缺陷数。

S—缺陷扣分值,扣分值越小,说明整车质量水平越高。

6抽样规定
6.1涂装车间根据年度产销计划及质量控制目标确定重点评审车型,并制定年度涂装油漆车身评审计划。

6.2在制订涂装油漆车身评审计划时,要根据排产计划和车辆质量状况合理安排其它车型的评审,如果某个月份没有相应车型生产时,应选取该月份生产台数最多的车型。

6.3车身涂装本体质量评审主要针对完成终检并合格的油漆车身总成。

6.4抽样方式和抽样基数
随机抽样,抽样基数不限。

6.5抽样周期/抽样数量
涂装车间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根据生产量每周抽查1次,每次评价2台车身总成,每周对重点车型必须抽查,每月抽样应尽量覆盖本月生产的所有车型的油漆车身总成。

6.6车辆抽样要求
评审涂装车身本体总成须从当日转序以外的涂装车身本体中抽取。

6.7抽样涂装车身本体总成须粘贴“车身涂装质量评审”标识,至评审结束前由评审小组保管。

评审后涂装车间要及时安排人员处理发现的质量缺陷,经评审组确认无误后进入转序。

7评审缺陷改进流程
涂装白车身在评审过程中,所有发现的优先级缺陷涂装车间均需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纠正预防措施流程见图1。

车身

8评审区域划分
表面区域划分:各区域划分示意图按表2规定。

表2
区域


部位图示
A 区

观最明
显的部

1.除底盘外表面,前后保险
杠、后牌照、门把手等总装件遮
盖区域外的车身外表面。

2.车顶盖四周100mm 以内区域除
外,车身底部(包括微车的后备
箱盖)底边缘向上100mm 的下部车
身外表面除外的外表面。

B 区

观较明
显的部

1.所有车门底边缘向上100mm 的下部
车身外表面。

2.车顶盖四周100mm 以内的外表
面。

3.前后保险杠、后牌照、门把
手等总装件遮盖的白车身外表
面。

高频次(前10位)问题执行问
题解决流程
50分优先级问题输入
车间报警流程30分优先级问题
停止转序以及在涂装终检线检查可能存在缺陷的车辆并
修复。

优先级问题必须在展示会上进行展示,且在展示会上进行问题交流报告。

临时的对策和断点应该在24小时内实施落实。

长期措施和断点到位。

将短期和长期措施的相关内容纳入作业标准和质量门检查标准。

对后序生产车辆进行跟踪确保问题的关闭。

激活问题解决流程
9 评审标准
8.1 缺陷定义
缺陷定义按表3的规定。

表3缺陷定义
项目 定义
色差 涂层颜色与规定的标准颜色有差异的现象。

颗粒与异物 涂层表面粘附尘粒、涂料沉淀物、线头等物质,影响涂层外观质量的现象。

缺漆(露底) 零件表面漏喷或虚枪,局部显露底层的现象。

流痕 涂层局部过厚产生的漆液流坠条痕的现象。

缩孔(麻点) 涂层中混入油污等异物,在局部湿漆膜上产生表面张力的变化,引起涂层局部收缩而产生的凹坑。

针孔(气孔) 溶剂不当或烘干条件不当引起穿破涂层的针孔状小孔穴。

起皱 涂层表面呈现凹凸不平、无规则的线状折皱现象。

桔皮 涂层表面呈现桔子皮形状的不平滑现象。

渗色、发花 底漆颜色渗到面漆层或面漆搅拌不匀产生的杂色现象。

擦伤划痕
成膜后的涂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线状或片状擦痕。

C

不易看到的表面部位 或
装饰性要求不高的部位
1.开门可见的车身门框、立柱表面及门边、各门的下边。

2.车厢内部总装后坐在车内任何位置能看见的外露表面;
3.门框表面和门内部面(包括尾门和尾门框),充电口内侧
D 区 看
不到的
间接表
面部位
1.引擎盖内表面、引擎盖下发动机舱上表面。

2.发动机舱、后备箱四周的框
口。

3.门铰链所在门边表面前门
框铰链所在表面。

4.车门、车身内腔被内饰件
覆盖的表面。

5.车身底盘、轮毂。

8.2缺陷扣分标准
缺陷扣分标准按表4的规定。

表4
8.3上面表格主要采用企标《车辆产品油漆涂层技术条件》中各涂层分区外观质量技术要求,各车型产品与上表特性参数值有差异的以各车型规定的质量要求为准,但不得低于本标准。

8.4漆膜鲜映性、光泽度、厚度项目:主要检测A、B区的车门、左右侧围部位;色差项目:主要检测A、B区相邻件;漆膜硬度、附着力项目:主要选取对外观影响较小的区域进行,附着力测试后需进行补漆处理。

9评审记录
9.1车身涂装评审报告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

9.2车身本体涂装质量评审记录表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的规定。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车身涂装评审报告
A1 车身涂装评审报告封面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车身涂装评审报告
.8
A2 车身评审报告附页
编制:审核:批准: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车身本体涂装质量评审记录表B 质管表-035 编号:
.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