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0 十六年前的回忆-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袍(páo bāo) 宪兵(xiān xiàn) 新夹衣(jiājiá)
待了一会儿(dāi dài)
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 的词语。
( )的脚步 ( )的喊声 ( )的态度
( )的眼光 啧啧的( ) 出神的( )
四、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课文中 和它相联系的句子,你从中体会 到了什么?
1、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也忘不了 这一天。
照应句:
三、我的疑惑:把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堂和同学交流。
新课知识:
1、再读课文,想一想: 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2、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3、说一说课文的思路。
二、导学模块
【合作探究】
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 亲语言 、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重点: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品质。
学习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高(中)考要求:领悟课文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要点回复:
一 、我会读
书籍 含糊 尖锐 抽屉 恐怖 粗暴 魔鬼
肥胖 苦刑 残暴 匪徒 拘留 窝头 乱蓬蓬
六年级语文学科导学稿
编写人:
审稿人:
编写时间:
月 日
使用时间:
14年 月 日
编号

使用班级
小组:
成员姓名:
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 2课时
一、学 习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 种写法的好处。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 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⑵ 分角色朗读。
C 法庭上:
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
⑴ 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 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 )的 革命者。
⑷ 指导朗读。
【扩展延伸】
高(中)考对 接
【知识结构线路图】
三、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汉字:
shū jí cí x iáng jūn fá yán jiù
( ) ( ) ( ) ( )
lǎo yé jū liú suǒ
( ) ( )
二、用“√”选出正确读音
被难(nán nàn) 僻静(pì bì) 抽屉(tī tì)
2、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五 、用几个词语概括你眼中李大钊:———— ———— ————
课后反思:
2、.交流讨论:
a 被捕前:
⑴“局势越来越严重…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
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⑶ 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⑷ 指导朗读。
b 被捕时:
⑴ 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二、我知道
1.本文作者是( ),写于( )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 ),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照( )、( )、( )、( )顺序记叙。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
2.我初步了解了首尾照应的写法: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照应句: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