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有9个教学班,有学生人,上课老师27人,其中初三年级为2个平等班,八年级为4个平行班,七年级为3个平行班。
上课老师中有一位为支教老师有两位‘三支一扶’老师。
另外,在职不在岗的老师有六人,其中一人请产假,一人为精神病人,四人借调,在籍老师30人。
老师中一级教师有七人,取得本科文凭的有二十七人,教龄不足三年的老师占6%左右。
上期末初三毕业中考升重高上线人数28人,但低差面比较大,2009级平均分名列区前茅,2011级数学、英语、语文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0级稍差。
总体教学质量区内排名居中。
二.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1.抓实教学常规,注重过程管理。
结合月评制度,利用教研组管理每位老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布置、辅导、考试评价,每月检查并打分,纳入常规月评考核之中,促进常规工作扎实开展。
2.坚持教学月考制度,及时反馈教学现状。
每月由年级组组织一次月考,及时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师生在教学上的投入,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在月评中给教研活动以分数上的倾斜,促进教研组抓好教研活动。
拟出教研组工作职责,形成常规教研制度,及时解决老师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4.加强教改课题管理,以教改促老师提高,促教学质量的突破性提高。
本期继续要求每个教研组进行我校承担的区级课题‘农村初中合作学习研讨’,力争
人人参与研究,形成学习型的学校氛围,不但要集中大家的力量促进教学质量的大提高,更促进老师们的学习成长。
5.强化老师培训,特别是促进骨干老师的尽快成长。
利用每周一或二下午,对全体老师进行全员性的校本培训,提高新课程实施的理论水平。
同时在组内进行老师公开课上课评分制度,各组推出骨干老师,加强对骨干老师的管理,充分利用他们去培养新老师,在教研教改实验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6.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能手。
6.落实考核方案,调动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本期将质量考核放权给年级组,由校长室、教导处组织各年级组长制订出相关的统一的教学质量考核方案,报教导处备案生效。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完善月评考核制度。
期初组织各教研组长进一步细化考评制度,使考核制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常规考核的公开、公平、客观性,促进老师主动自觉地干好本职工作。
2.明确年级组和教研组职责。
拟出年级组和教研组管理意见及工作流程,按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年级组和教研组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在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3.严明教学质量考核方案。
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考核纳入量化评价指标,并将期末月评奖纳入期中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得分做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依据,体现优劳优酬原则,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行公开课听评课登记制度。
教导处加强抽查管理,杜绝常规工作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5.期末评优评先。
根据老师上课、质量和教改课题实施效果,评出教学质量单项奖,优秀教研组、年级组,课题优质课优秀教师等奖项,促进老师们的工作热情。
6、加强学生学籍管理。
按上级要求做好本校在校学生学籍管理。
7、控制流失学生。
争取学校校长室的支持结合年级组工作,借助全校教师进行学校‘家访日’。
以控制在校学生的流失。
四.教导处工作分工及安排:
1.师训活动安排:
每月组织一次政治学习、隔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
2.教研活动安排:由各教研组长安排上报教导处为准。
3、教研组、年级组具体工作安排见教研组、年级组工作流程安排表。
4、学籍管理由舒坦老师负责管理。
常规考核由袁晓晴老师负责管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