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包装饮片的应用实践和存在问题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应用实践和存在问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3-05-14T11:38:08.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林海生
[导读] 中药饮片长期保存时,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虫蛀或者受潮发霉。
林海生 (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537200)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407-02
【摘要】我院于2011年初在原有散装饮片的基础上增加小包装饮片。
经过一年多的实际应用,中药小包装饮片与散装饮片相比不仅问题较少,并且还有定量精确、包装精致等诸多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然而,与此同时小包装饮片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去除包装比较繁琐等。
本文在总结小包装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希望对小包装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使之更好的为广大病患服务。
【关键词】中药小包装饮片应用问题
中药小包装饮片是指将中药材经过严格的加工炮制和精确称量,按照临床应用的标准剂量分成小份,并用包装材料进行封装,进而成为可以直接调配的免称量饮片。
中药小包装饮片具有众多优点,例如剂量精确、较少粉尘、调剂简单等[1]。
中药小包装饮片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饮片包装方式,它的出现使传统的中药调剂方式大为改观,一方面减小了药剂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患者的知情权,不仅保护了患者的权益,更是促进了中药的进步。
我院中医门诊年诊治量较大,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自2011年初,我院的中药饮片增设小包装饮片,所提供的包装规格为3、5、10g三种。
下面将对中药小包装饮片在我院的应用经验作出简要的总结分析。
一.中药小包装饮片的优势[2]
1.便于储存和保管,质量稳定
中药饮片长期保存时,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虫蛀或者受潮发霉。
小包装饮片以较小剂量为一个小包装单位,每50至100个小包装再包装做为1个中包,然后每10个中包装再组成1个大包。
如此包装之后,大包每袋重量为10~15kg,对于运输和储存来说,大包装都是比较方便安全的。
大小包装表面均印有批号,可以合理安排饮片的使用顺序,先进先出,防止由于过期而变质。
小包装材质为采用食品、药品专用的无毒复合塑料薄膜,并且采用真空包装,能够减少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饮片的影响,此外包装也能起到防潮、防虫的作用,减少库存时的变质、氧化和再次污染,从而保证饮片的质量。
2. 简化调剂程序,提高效率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调剂过程中,药剂师无需进行称量、分装、捆扎等等操作内容,简化调剂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药剂师的劳动强度,患者取药的时间大大缩短。
中药饮片采用小包装之后,中药房的药剂师人数从9人减至7人,即可完成中药饮片的调配工作。
另据武汉市中医院的数据显示,在调配时间上,每张处方由18分钟缩短为6分钟,病患取药时间大大缩短[3]。
3. 提高称量精度,减少误差
散装饮片一般用戥秤进行称量,之后以手工进行分剂量,一方面药剂师的劳动强度比较高,另一方面在称量、分剂量等环节,特别是后者,误差较难控制,配方中药物比例很难保证。
中药小包装饮片在生产时,按照临床用药的常规剂量包装成3g、5g、l0g等几种重量,搭配使用可以满足不同剂量的需要。
由于是小包装整体计量,所以剂量的精确性可以得到保证。
4. 减小饮片损耗,改善药房环境
散装饮片,尤其全草类药物,在抓取、称量、分剂量时表面的粉尘脱落,随着药剂师的动作,常常漂浮在空气中。
药房中常常布满粉尘,药剂师在其中操作,大量粉尘吸入肺部,影响其身体健康。
另外,药房中的灰尘和药末,也能污染其他的药物。
采用小包装饮片之后,取药和分装时基本没有粉尘,卫生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更为重要的是,小包装饮片避免了调剂时饮片落地或者粉尘飞扬造成的的浪费,这对于部分贵重药材尤为重要。
5.彰显患者知情权,增强信任
病患在取药之后,可以参照小包装上的药名和分量,与医生开具的药方进行核对,了解自身所服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若存在疑问也可以向医生询问和确认。
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患者知情权给予充分的尊重,也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透明度”,有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程度。
二.中药小包装饮片存在的问题
1. 生产要求严格,成本较高
小包装饮片对水分含量要求高,必须在加工时控制较低的含水量,水分过多,水气排不出,容易发霉,导致药材储存期缩短;包装偶有封口不严现象,造成漏药;因为小包装在生产时称量、分剂量、封装等工序与散装饮片相比要复杂的多,因此目前其价格偏高。
2. 不易于检查质量
中药调剂复核时,需要检查饮片质量,小包装饮片因为外层有复合材料包装,不易于检查内部饮片情况和饮片气味,所以对质量检查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常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在拆包后发现,在这一点上小包装不如用散装饮片。
3.规格种类较少
由于小包装饮片应用时间短,各大医院尚未形成标准规格,而且统一的小包装中药饮片规格不能适用所有的处方。
中医用药上讲究辨证论治,在实际配方中由于医生的临床诊治需要不同,相同的饮片其使用量会因人因病而不同,因而定量包装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常常需要将小包装饮片拆零,而拆零则会带来一定的额外工作量。
比较突出的是儿科处方,药量较小,需要将一包饮片拆分成多份,调剂繁琐。
4. 标签命名不规范
中药同物异名比较多,有些小包装饮片名称用的是别名,常常配方错误,例如如将“元胡索”误配成“元胡”等[5]。
建议处方和包装上的名称全部使用药典名,避免配药失误。
5. 某些饮片不适合提前包装
某些饮片需要后期处理的,使用小包装饮片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以“用时捣碎”的药材为例,散装饮片配药时一般由药剂师临时置于铜钵中捣碎,对于小包装饮片来说,如“瓜蒌仁、酸枣仁”这类需捣碎的药材,如若提前碾碎,则储存时容易走味,因而直接包装。
然而在配药
时,此类饮片时就出现麻烦,如不拆包捣碎,必然影响汤剂中的含量,若是捣碎,那么小包装又失去了意义[4]。
三. 总结
随着人类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天然药物的逐渐回到人们的首选位置,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6]。
小包装饮片的推广对于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药剂师和患者大多持肯定态度。
当然小包装饮片的应用和推广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科研人员、医生的共同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如果能够扬长避短,使小包装饮片能够更规范、更健康的发展,相信小包装饮片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黄云娟,吴敏,宋小勇,江涛.浅析中药小包装饮片的使用优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62-63.
[2] 周丽娜,王美萍.中药小包装配方谈[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9):12.
[3] 武中依.小包装中药饮片优势明显[N].中国中医药报,2008—0501(1).
[4] 张小平,乐军.小包装饮片对中药调剂工作的影响[J].海峡药学,2005,17(6):243—244.
[5] 张小平.中药房使用小包装饮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首都医药,2005,12(20):15—16.
[6] 黄晨.使用中药饮片小包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
[7] 2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