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疗
效观察
李小莹;薛盼;张志达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的
临床疗效。
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疗程为14d ,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综合疗法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of phlegm heat in the lung treated by integrative medicine .Methods :84 cas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estern combined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ingchuan dcoction(DCD) and Qingq i Huatan dcoction(QQHTD)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14 day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could improve significantly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the effect of symptoms、cardinal sympotm、sympotms score、pulmonary function changes and 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 changes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Conclusion:DCD and QQHTD based on the western combined therapy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bout patient who suffer from the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of phlegm heat in the lung .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5(000)012
【总页数】3页(P1581-1583)
【关键词】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定喘汤;清气化痰丸
【作者】李小莹;薛盼;张志达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西安7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续气流受到限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COPD的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其患病率和致死率高,患者经济负担重,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2002年钟南山院士牵头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内地COPD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为8.2%,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COPD是农村首位、城市第四位死因[1]。
该病的治疗难点就是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逐渐加重。
目前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但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较大,并且反复用药机体产生的耐药性也会直接影响到后期药物的疗效。
近5年来,我科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AECOPD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
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
加重期患者84例,根据有无呼吸衰竭分为两层,有呼吸功能衰竭者6例,无呼吸功能衰竭78例,各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最终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中有呼吸功能衰竭者3例,无呼吸功能衰竭者39例;对照组有呼吸功能衰竭者3例,无呼吸功能衰竭者39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分级等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2]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中国
专家共识》[1]。
依据其诊断标准和病情判断标准进行诊断分析。
中医诊断参考《中医内科学》[3]关于痰热蕴肺症的辨证分析,痰热蕴肺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
黄痰或白粘痰不易咳出,喘促憋气,身热烦躁,肝溲赤,便干,舌黯红,苔黄或脉弦滑或数。
所选病例西医均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且符合中医关于痰热蕴肺的症辨证标准,年龄介于40~80岁之间,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心脏、肝脏、肾脏、脑部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合并结核、真菌感染及肿瘤等疾病的患者,以及病情危重者、过敏体质者、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的患者。
治疗方法对两组均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和戒烟教育。
同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慢阻肺诊治指南中提出的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具体为:控制性氧疗:给予鼻导
管或面罩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约1.5~2.5L/min;抗感染: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注射1d1次;对所有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和常规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敏感的抗生素。
支气管舒张剂: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合多索茶碱0.3g静脉滴注,1d1次。
祛痰药:痰液黏稠者给予盐酸氨溴
索60mg静推,1d2次。
机械通气:依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无创或者有创方式
给予机械通气。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口服。
方药组成为:麻黄、苏子各10g,桑白皮20g,白果、半夏、款冬花、杏仁、黄芩各
15g,茯苓、石膏各30g,枳实、胆南星、紫菀各15g,生姜9g甘草6g,由我
院药剂科制备煎煮提供,1d1剂,分两次口服或鼻饲,早晚各1次。
疗程为14d,随访周期为1月。
疗效标准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积分: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
临床症状改
善方面: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提出的该类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和病情严重性评价标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咳嗽、痰量及肺部啰音变化。
6分钟步行距离[4](6 Minutes walk distance,6MWD):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肺功能: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分为:临床控制:咳嗽、咳痰、气喘、气短
等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部CT等客观检查指标正常;显效:咳嗽、咳痰、气喘、气短等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啰音明显减少,胸部CT等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咳嗽、咳痰、气喘、气短等症状好转,肺部啰音减少,胸部CT等客观检查指标有改善;无效:咳嗽、咳痰、气喘、气短等症状无减轻,肺部啰音无变化,胸部CT等客观检查指标无改善。
总显效例数=临床控制病例+显效病例; 总有效例数=临床控制病例+显效病例+有效例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及Excel 2003;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极显著性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者均数±标准差描述,组内用配对t检验,组间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
和检验,以四分位间距和中位数表示。
治疗结果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0例,临床控制10例,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5例,显控率为76.19%;对照组痊愈0例,临床控制4例,显效14例,
有效14例,无效10例,显控率为42.86%,两组显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
义 (P<0.05)。
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所有症状体征积分值都有改变,且前后差异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1可见治疗组在咳嗽、咳痰、气喘、气短等
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的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FEV1、FVC、
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详见表2。
6MWD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
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6MWD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讨论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AECOPD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很多,并且已取得了一
定的研究成果。
诸多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中医药对AECOPD的治疗有独到的优势,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
中医的辨证施治,从整体上标本兼治,不但明显缓解了临床症状,还有效的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
而且中药复方的多组分结构,有利于中药的有效成分从多个环节、多个层次,以及多个靶点地作用于患者全身。
COPD属于中医学“肺胀”、“喘病”、“咳嗽”等范畴[6]。
该病特点为本
虚标实,肺脾肾皆虚为本虚,外邪、血瘀、痰浊则为标实。
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根本原因都为虚、瘀、痰,主要表现为呼气困难、吸少呼多,动则喘甚[7]。
研究显示,COPD急性加重期以痰浊、水饮、血瘀、气滞等标实为主。
大量文献
资料表明:痰热蕴肺证是AECOPD患者临床最常见的证型。
肺胀之发,每由外邪复感触动,机体若感受外邪,常容易入里化热,与伏痰相结合,导致痰热壅肺,肺气雍实,气机不畅,清肃失司,以致肺气上逆作喘,使病情急性加重。
定喘汤,源自明代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以麻黄、白果为君药,取其宣肺、定喘、祛痰、止咳之功效,该方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特色为麻黄、白果两药合用,一散
一收,既能增强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黄辛散太过耗伤肺气。
现代研究证实,其方药理效应为抗炎抗病毒及抗变态反应、镇咳祛痰平喘、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
清气化痰丸,见于明代吴昆的《医方考》,以胆南星为君药,取其清热化痰;功专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
2000年的《中国药典》中记载,该方的药理作用主要有镇咳祛痰平喘、抑菌、免疫调节、抑制变态反应。
两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款冬花调肺下气,化痰止咳;紫菀润肺化痰止咳;白果敛肺定喘祛痰;苏子宽中利气,消痰定喘;桑白皮清热肃肺;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杏仁泻肺气之逆,而平喘咳,调大肠之燥而通便秘;枳实下气宽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胆南星清热化痰;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杏仁宣肺利气止咳。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中的主要成分麻黄碱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尤其在支气管痉挛时其作用更为明显,能抑制过敏性介质释放,且促进肺部PGE释放和兴奋α-肾上腺受体,从而抑制抗体产生;紫菀有显著祛痰镇咳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半
夏直链淀粉抗炎作用显著;半夏和胆南星均具有祛痰、镇咳、泻下的作用。
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排出肠道内的细菌和内毒素,更有益于肺部感染的有效控制;桑白皮煎液可以抑制金葡菌、伤寒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并能轻度镇咳;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对炎症期支气管及咽喉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黄芩除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外,还可解热、抑制变态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枳实、茯苓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输出量。
由此可见,定喘汤和清气化痰丸的中医经典和现代药理为AECOPD的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我科在两方相合基础上,临证加减,去陈皮、瓜蒌仁(瓜蒌仁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且
能导痰热从大便而下。
有润肠通便作用,老年人慢阻肺痰热蕴肺,易于引痰困脾,故应谨慎应用,可不用;陈皮味苦、辛,性温。
理气宽中,兼能燥湿化痰,但其性温易于助涨痰热蕴肺之热,故不宜应用),加石膏清热泻火(肺热偏重,酌加石膏以清泻肺热);紫菀润肺化痰止咳;生姜:化痰降逆,兼制半夏之毒性。
甘草既有清热之
功,又能止咳化痰,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尤以止咳化痰为著。
因本方根据中医辨证施治、依法立方的原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属于中医痰热蕴肺症患者针对性治疗,故取得了较对照组更为突出的效果。
该研究表明,西医常规治疗并配合中药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依症加减,能显著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喘等临床症状,抑制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
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比单纯西医治疗优势明显,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疗效尚可。
【相关文献】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22):1681-169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S].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2013,36(4):1-10.
[3] 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2.
[4] 于斌,吴楚财,冯起校,等. 六分钟步行试验在肺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国际呼吸杂志, 2010, 30(5): 314-316.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2.
[6] 谭乃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1):78.
[7] 刘海燕,陈福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研究综述[J].光明中医,2013,28(2):42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