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1.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解析:选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即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代有耳垂的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肯定是显性性状。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会出现纯合子。

亲代和子代都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无法判断显隐性。

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中也可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纯合子)。

2.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

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表现类型为晚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F2的表现类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解析:选B在数量上,雄配子远大于雌配子,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

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进行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解析:选A由F1黑斑蛇交配后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可知,蛇的黑斑为显性性状,黄斑为隐性性状。

F1黑斑蛇和亲代黑斑蛇均为杂合子,F2黑斑蛇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4.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A.1/4B.3/4
C.1/16 D.9/16
解析:选D该夫妇均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推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
性,且该夫妇都为杂合子(设为Aa),双眼皮孩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这两种遗传因子组成为互斥事件,AA出现的概率为1/4,Aa出现的概率为1/2,则双眼皮孩子出现的概率为1/4+1/2=3/4,两个孩子均为双眼皮是两个独立事件,应用乘法原理计算,为3/4×3/4=9/16。

5.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

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A.1/2 B.2/3
C.1/6 D.1/4
解析:选C根据分析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方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

因此,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2/3×1/4=1/6。

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遗传因子控制(T S表示短食指遗传因子,T L表示长食指遗传因子)。

此遗传因子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在男性中为显性,T L在女性中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 B.1/3
C.1/2 D.3/4
解析:选A由于T S在男性中为显性,短食指男性的遗传因子组成为T S T S或T S T L,而T L在女性中为显性,短食指女性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T S T S。

又因这对短食指的夫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故短食指男性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T S T L。

这对夫妇所生孩子的遗传图解为:♂T S T L×♀T S T S→T S T S∶T S T L=1∶1,由于T S T L只有在女性中表现为长食指,故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2×1/2=1/4。

7.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 B.15∶7
C.9∶7 D.15∶9
解析:选C根据杂合子自交n代,其第n代杂合子的概率为1/2n,三年之后F3的杂合子的概率为1/23=1/8。

则F3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8=7/8(其中显性纯合子7/16,隐性纯合子7/16)。

所以三年之后,有色花植株∶白色花植株=(1/8+7/16)∶7/16=9∶7。

8.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A.4∶4∶1 B.3∶2∶1
C.1∶2∶1 D.8∶1
解析:选A由分析可知,去除F1中的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因此A基因占2/3、a基因占1/3。

让F1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2/3)∶(2×1/3×2/3)∶(1/3×1/3)=4∶4∶1。

9.某植物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A、a)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选择的亲本及杂交方式预测子代
表现型
推测亲代
基因型
第一组:红花自交出现性状分离③①④
第二组:红花×白花全为红花AA×aa ②⑤
A.
B.③的含义是Aa×Aa
C.②的含义是红花∶白花=1∶1,⑤为Aa×aa
D.①的含义是全为红花,④为AA
解析:选A根据第一组中的①和④不能判断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因为红花植株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A错误;红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且为杂合子Aa,B正确;②红花∶白花=1∶1,为测交比例,故⑤基因型为Aa×aa,C正确;①的含义是全为红花,④为AA,D正确。

10.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病(a)为显性。

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Ⅰ1、Ⅰ3的遗传因子组成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
A.AA、Aa和1/16 B.Aa、Aa和1/9
C.Aa、AA和1/4 D.Aa、Aa和1/64
解析:选B由Ⅰ代四个个体全部正常,Ⅱ1和Ⅱ4为患者,推出Ⅰ1、Ⅰ2、Ⅰ3、Ⅰ4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Ⅱ2、Ⅱ3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2/3Aa,Ⅲ1为患者的概率为2/3×2/3×1/4=1/9。

11.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图所示曲线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解析:选C Aa个体自交一代产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纯合子的比例由0变成了50%,若再次自交还会提高纯合子的比例,所以自交代数越多,纯合子占的比例越高。

其中AA与aa的比例是相同的,所以b曲线也可以表示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1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解析:选C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

13.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后代性状
杂交组合亲本性状
腋生顶生
一顶生×顶生0 804
二腋生×腋生651 207
三顶生×腋生295 265
(1)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顶生”或“腋生”)。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后代腋生中杂合子占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

解析:(1)(2)组合二中,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腋生是显性性状,且双亲均是杂合子(Bb),杂交后代个体中BB占1/4,Bb占1/2,因此后代腋生中杂合子占1/2÷(1/4+1/2)=2/3。

(3)组合三后代中腋生∶顶生=1∶1,符合测交实验,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Bb,后代中腋生豌豆全是杂合子(Bb)。

答案:(1)二腋生(2)Bb Bb2/3(3)100%
14.多指是一类由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已知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遗传因子):
(1)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2)写出Ⅲ中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女患者________,父亲________,母亲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4)如果该女患者与一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多指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从遗传系谱图可知,正常个体7号的双亲(5、6号)均为患者,所以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2)Ⅲ中7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所以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 AA或2/3 Aa。

(3)多指男患者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AA或Aa,所以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后代所有遗传因子组成有
AA、Aa、aa。

(4)正常男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只有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时才会有正常的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1/2=1/3,所以子代患病概率为1-1/3=2/3。

答案:(1)显(2)AA或Aa Aa Aa(3)AA、Aa、aa(4)2/3
15.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D、d)控制,其中雄牛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一致,雌牛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一致。

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1中雄牛全为有角,雌牛全为无角;F1中的雌雄牛自由交配,F2的雄牛中有角∶无角=3∶1,雌牛中有角∶无角=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填“有角”或“无角”)为显性性状。

(2)F2中有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有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3)若用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带有D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有角∶无角=________。

解析:(1)由亲本及F1的表现类型可推出,控制牛的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有角为显性性状。

(2)F1中雌、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Dd,故F2中有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有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

(3)F2中无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无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2/3 Dd、1/3 dd,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因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雌性个体表现为无角,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2/3×1/2×1/2=1/6。

(4)若带有D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因此F2中雄牛的有角∶无角=1∶1。

答案:(1)有角(2)DD、Dd DD(3)1/6(4)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