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几年,随着离退休职工的增多,昆明地区 比较重视老龄工作。许多单位都成立了管理 和服务于老年人的部门,开辟了退休职工的 活动场所并积极开展老年活动。老年人有了 自己的组织,说话办事就方便多了。
27 04.08.2020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人是最自由、最悠闲、 最富裕的群体,“享受人生从退休开始”的观念, 在西方国家日益盛行。人们的晚年的日子好过得 很。他们的医疗等福利条件很好,许多老年人喜 欢住在“老年公寓”。
16 04.08.2020
另外,从事领导工作的人还有个“政治寿 命”,这是从“社会年龄”引申出来的。廉 洁奉公、鞠躬尽瘁、有人民性和群众观念的 领导(如周总理、焦裕禄)以及那些从事慈 善事业的人,虽然去世了,但他们永远活在 老百姓心目中,他们虽死犹生、流芳百世, 说明他们的品德和精神不死、“政治寿命” 很长;相反,那些贪官、污吏、奸臣、佞人, 即使还活着,但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已经死了, 他虽生犹死、死臭万年,说明他的“政治寿 命”很短。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 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 了,但他还活着。
7 04.08.2020
于是—— 强调对老年人宣传、普及“心理卫生”
知识,搞好心理护理,维护心理健康, 使老年人及时调适心理状态,切换“社 会角色”,做到人老心不老,发挥余热, 与时俱进,积极人生,乐(!)度晚年, 是笔者设立本课题的目的所在。
8 04.08.2020
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
人在宇宙时空里生存所已经过的岁月记载 便是年龄。把年龄分成若干时段便是生理 阶段,不论男女,一般分为儿童期、少年 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12 04.08.2020
(二)心理和社会学界又有人从 不同角度把人的年龄分成四种
1、实际年龄。 2、生理年龄。 3、心理年龄。 4、社会年龄 。 另外,“政治寿命” 。
13 04.08.2020
1.实际年龄——指按人的实际出生年月 日计算的年龄。
2.生理年龄——指从一个人的躯体状况 来判断的年龄。有的人因体格健壮、红 光满面,看上去不出老,显得年轻;或 相反,显得老态龙钟。
这都体现当代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老 龄问题得到重视。
28 04.08.2020
三、老年人易产生的一些“心 身疾病”(“心理生理疾患”)
即使不是完全,至少是一大部分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 的、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主要是受植物神经所支 配的系统或器官的一组疾病,便是“身心疾病”。
(一)老人“社会角色”改变的现实。 (二)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的变化。 (三)常见的一些“心身疾病” 。
这些提法具体所指定的年龄不一,但皆为“老寿”之意; 从现代劳动法规角度看,满60岁就开始步入老年;而从时 代的发展、进步与身体健康状况来看,当代人的现时年龄 可以从心理减去5~10岁,到65岁才算是步入老年。决定或 影响人的寿命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遗传因素, 二是包括饮食等的外部环境条件,三是心态。从总体上说, 中国人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人民公社解体), 才 开 始 真 正 吃 上 了 饱 饭 , 90 年 代 初 开 始 吃 上 “ 好 饭 ” (“端起饭碗吃肉”),身体开始健壮;“人生七十古来 稀”已成历史,如果人们再注重心理健康和优化生活环境, 活到80~90岁将会成为普遍,活到100岁也不是梦。
22 04.08.2020
3.步入知识时代,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开 始下降。在知识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 青年人接受新事物也非常快,而老年人 就显得落伍。这时甚至老年人的收入都 没有青年人的多,他们指挥不动青年人 了。所以他们哀叹“敬老”的世风日下。 再加上青年人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要不断 “充电”,很少回来看望老人,于是老 人就更感到心理冷清、失落。
17
04.08.2020
有人临终前说:“我一生做了一些善事。 我死后,如果活着的认识我的人中有一 大半还念叨着说我的‘为人还不错’, 那就算我没有白为人一场。”这就说明 人们是注重追求“社会年龄”的。
这四种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当然实际年 龄是基础,但是心理年龄的意义却十分 重大。
18 04.08.2020
(“心理生理疾患”) 四、老年人常见的悲观心理状态和采取的
不成熟心理防御 五、搞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维护其“心
身健康”
5 04.08.2020
6 04.08.2020
据笔者观察和调查发现,一部分刚退下 来的老同志产生了“心病”。这“心病” 不是心脑血管的病,而是一定程度的心 理障碍。表现出,对昨天离开岗位或职 位仍想不通以及感到有些事情还没有做 或没有做完,对明天怎么度过是一片孤 寂茫然,对后天自己的晚年或老年后期 感到恐惧,对今天身边子女或子女的子 女不理想的学业、婚姻和工作无限愁烦。
29 04.08.2020
(一)老年人“社会角色”改变的现 实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人际关 系的圈子逐渐小了,工作、生活的方 式和内容发生180度的变化或90度的 转弯,刚开始,很难一下子转过弯来 或适应得了。子女又忙于上班不在家 里,自己呆在家里感到冷清、孤单。 由于社会角色改变了,家庭地位也随 之下降,在家里也开始不“唱主角” 了,就产生沮丧感,认为现实有些残 酷。
实际年龄-10岁=心理健康,实际年龄-20岁= 人格不成熟,实际年龄-30岁=退行,实际年龄 +10岁=失去自信,实际年龄+20岁=未老先衰。
所以一个人的心理年龄非常重要。不知自己老之 将至,或自信老当益壮,这对提高自己的生命质 量、对社会作出奉献,都起着坚定的精神依靠和 支撑作用;反之,未老先衰,混吃等死,对自己 很累,对社会也成了负担。
10 04.08.2020
2.从古代到近代传统的提法,笔者整合如下:50 岁以上为“艾”,60岁以上为“耆”(qi,/)、 “老”、“耇”(gou,√)、“考”,70~80岁年 纪为“耋”(die,/),80~90岁年纪为“耄” ( mao,﹨),90岁为“鲐背”,100岁为“期颐” (期ji,-)。
20 04.08.2020
1.在原始狩猎社会没有“老年”的概念。 那时饥寒、疾病交加,人到了30岁就基 本丧失劳动能力,衰老不堪。为了减轻 社会负担,他们自愿、自觉死掉。所以 就谈不上有什么社会地位。
21 04.08.2020
2.到了农耕和工业社会,老年人的社会 地位达到顶峰。人们的劳动经验和生产 技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老 农和老师傅不但拥有经验,而且拥有财 产进而拥有各种权利。许多年轻人虚心 向老人学习,拜倒在“技术权威”的脚 下。这时“敬老”,有道德的约束以至 条律的规定,于是“敬老”就形成一种 社会风气。
11 04.08.2020
3.解放后,我国一般公认60岁以上为老 年人。
4.西方国家一般以65岁以上为老年期。 5.现在医学心理学界对年龄有一种分法,
界定65岁开始步入老年期,老年期又可 分 为 老 年 初 期 ( 65~75 岁 ) 、 中 期 (75~90岁)、后期(90岁以上)。笔 者认为,这比较切合当今实际。
3 04.08.2020
导言
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 识,搞好心理护理,维护心理健 康,使老年人及时调适心理状态, 切换“社会角色”,做到人老心 不老,发挥余热,与时俱进,积 极人生,乐(!)度后半生—晚 年。
4 04.08.2020
提纲
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 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及老龄化社会 三、老年人易产生的一些“心身疾病”
(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 (二)心理和社会学界又有人从不同角度把人的
年龄分成四种 。
9 04.08.2020
(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
1.我国古代,春秋前后把老年期分为5个阶 段:五十曰“艾”,六十曰“耋”(die, /),七十曰“耆”(qi,/),八九十 曰“耄”(mao,﹨),百岁曰“期(ji, -)颐”;汉代分4个阶段:七十曰“老”, 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百岁曰 “期颐”。
24 04.08.2020
(二)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类10%比例的人的年 龄达到和超过60岁 。
25 04.08.2020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规定,当人类10%比例 的人的年龄达到和超过60岁,那末这个国家 或民族这时的社会便是老龄化的社会。据统 计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目前已进入老 龄化社会。就按11%的比例计算,我国现在 的老年人至少有1.3亿。云南省和昆明地区都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2004年上半年几种统 计的平均,云南省的老年人在470万人左右, 昆明地区的老年人在70万人左右。这样的数 字和现象,提示这个社会,善待老年人已成 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老龄问题成为21世 纪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而老年人的生活质 量和身心健康问题又是老龄工作的核心。
26
04.08.2020
于是,笔者推理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一 个单位,离退休人员与在职、在岗的员工之 比达到40%,我们便可以说,这个单位已进 入老龄化的单位。现在,在昆明地区,好多 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已达到或超过这个比 例,有些单位已是1:1了,像有个单位的老干 处所管理和服务的离退休人员同单位十几个 处室在职、在岗的员工总数竟然相等。
发达国家的“老年公寓”一般是一室一厅一卫一 厨,两位老人住在一起,公寓内有齐全的公共配 套设施、完善的医疗康体服务。
中国目前也在学习国外开办“老年公寓”,刚开 始条件较差;但这是发展趋势和方向。昆明的 “老年公寓”起点应向外国学习,一步到位。硬、 软件享受水准,年平均每位老人的饮食住宿、生 活护理、医疗保健、运动、娱乐等费用累计可在1 万元左右。
30 04.08.2020
(二)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
功能的变化
人到了四五十岁,身体就开始走“下坡 路”。一方面,骨质疏脆、肝肾肠胃等的 功能降低,手脚已不那么灵敏、轻捷,这 是生理机能在开始老化;另一方面,大脑 也开始逐渐萎缩,近记忆力、视力、听力 等一些功能开始逐渐减退(远记忆力不受 损害),适应能力开始逐渐减弱,这是心 理现象在开始老化。但这是人处在这个年 龄段生理上规律性的变化,在心理上不必
23 04.08.2020
4.未来信息时代(发达国家已经进入, 中国很快将会进入),老年人的社会地 位又会上升。因为那时的社会是民主的 社会,也是老龄化的社会;议事要凭 “选票”,少年儿童没有投票权,而老 年人已形成庞大的队伍,我们可以为了 自己的正当权益而举手表决,社会对这 批人不能等闲视之。
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及 老龄化社会
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人群中所占比例超过 10%的程度。
(一)不同时代其社会地位不同。 (二)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19 04.08.2020
(一)不同时代其社会地位不同:
1、在原始狩猎社会 。 2、到了农耕工业社会 。 3、步入知识时代 。 4、未来信息时代 。
15 04.08.2020
4.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对社会发 展、进步所作出奉献的大小,在老百姓 心目中的“精神寿命”的长短。有的人 老有所为,积德行善做好事,忙得忘记 了实际年龄;而老百姓觉得这样的好人 似乎越活越年轻,即使这样的人去世了, 大家还是在心中怀念他。现在社会上有 这么个“顺口溜”:“金奖银奖不如老 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谁的口碑好,谁的社会年龄就高。
人们当然愿意把生理年龄判断得比实际 年龄要小些。
14 04.08.2020
3.心理年龄——指从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来感觉的 年龄。如果一个人心理状态良好,人格健康成熟, 不断习得,善待他人,适应社会;那从他的精神 面貌看上去就显得十分年轻,就会感到自己的年 龄没有实际的那么大,甚至他“暗示”自己忘记 年龄或永远年轻。
大家好!
1 04.08.2020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世界是青年人的, 也是我们老年人的
——老年朋友如何乐度后半生?
钱锡安
27 04.08.2020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人是最自由、最悠闲、 最富裕的群体,“享受人生从退休开始”的观念, 在西方国家日益盛行。人们的晚年的日子好过得 很。他们的医疗等福利条件很好,许多老年人喜 欢住在“老年公寓”。
16 04.08.2020
另外,从事领导工作的人还有个“政治寿 命”,这是从“社会年龄”引申出来的。廉 洁奉公、鞠躬尽瘁、有人民性和群众观念的 领导(如周总理、焦裕禄)以及那些从事慈 善事业的人,虽然去世了,但他们永远活在 老百姓心目中,他们虽死犹生、流芳百世, 说明他们的品德和精神不死、“政治寿命” 很长;相反,那些贪官、污吏、奸臣、佞人, 即使还活着,但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已经死了, 他虽生犹死、死臭万年,说明他的“政治寿 命”很短。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 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 了,但他还活着。
7 04.08.2020
于是—— 强调对老年人宣传、普及“心理卫生”
知识,搞好心理护理,维护心理健康, 使老年人及时调适心理状态,切换“社 会角色”,做到人老心不老,发挥余热, 与时俱进,积极人生,乐(!)度晚年, 是笔者设立本课题的目的所在。
8 04.08.2020
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
人在宇宙时空里生存所已经过的岁月记载 便是年龄。把年龄分成若干时段便是生理 阶段,不论男女,一般分为儿童期、少年 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12 04.08.2020
(二)心理和社会学界又有人从 不同角度把人的年龄分成四种
1、实际年龄。 2、生理年龄。 3、心理年龄。 4、社会年龄 。 另外,“政治寿命” 。
13 04.08.2020
1.实际年龄——指按人的实际出生年月 日计算的年龄。
2.生理年龄——指从一个人的躯体状况 来判断的年龄。有的人因体格健壮、红 光满面,看上去不出老,显得年轻;或 相反,显得老态龙钟。
这都体现当代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老 龄问题得到重视。
28 04.08.2020
三、老年人易产生的一些“心 身疾病”(“心理生理疾患”)
即使不是完全,至少是一大部分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 的、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主要是受植物神经所支 配的系统或器官的一组疾病,便是“身心疾病”。
(一)老人“社会角色”改变的现实。 (二)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的变化。 (三)常见的一些“心身疾病” 。
这些提法具体所指定的年龄不一,但皆为“老寿”之意; 从现代劳动法规角度看,满60岁就开始步入老年;而从时 代的发展、进步与身体健康状况来看,当代人的现时年龄 可以从心理减去5~10岁,到65岁才算是步入老年。决定或 影响人的寿命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遗传因素, 二是包括饮食等的外部环境条件,三是心态。从总体上说, 中国人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人民公社解体), 才 开 始 真 正 吃 上 了 饱 饭 , 90 年 代 初 开 始 吃 上 “ 好 饭 ” (“端起饭碗吃肉”),身体开始健壮;“人生七十古来 稀”已成历史,如果人们再注重心理健康和优化生活环境, 活到80~90岁将会成为普遍,活到100岁也不是梦。
22 04.08.2020
3.步入知识时代,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开 始下降。在知识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 青年人接受新事物也非常快,而老年人 就显得落伍。这时甚至老年人的收入都 没有青年人的多,他们指挥不动青年人 了。所以他们哀叹“敬老”的世风日下。 再加上青年人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要不断 “充电”,很少回来看望老人,于是老 人就更感到心理冷清、失落。
17
04.08.2020
有人临终前说:“我一生做了一些善事。 我死后,如果活着的认识我的人中有一 大半还念叨着说我的‘为人还不错’, 那就算我没有白为人一场。”这就说明 人们是注重追求“社会年龄”的。
这四种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当然实际年 龄是基础,但是心理年龄的意义却十分 重大。
18 04.08.2020
(“心理生理疾患”) 四、老年人常见的悲观心理状态和采取的
不成熟心理防御 五、搞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维护其“心
身健康”
5 04.08.2020
6 04.08.2020
据笔者观察和调查发现,一部分刚退下 来的老同志产生了“心病”。这“心病” 不是心脑血管的病,而是一定程度的心 理障碍。表现出,对昨天离开岗位或职 位仍想不通以及感到有些事情还没有做 或没有做完,对明天怎么度过是一片孤 寂茫然,对后天自己的晚年或老年后期 感到恐惧,对今天身边子女或子女的子 女不理想的学业、婚姻和工作无限愁烦。
29 04.08.2020
(一)老年人“社会角色”改变的现 实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人际关 系的圈子逐渐小了,工作、生活的方 式和内容发生180度的变化或90度的 转弯,刚开始,很难一下子转过弯来 或适应得了。子女又忙于上班不在家 里,自己呆在家里感到冷清、孤单。 由于社会角色改变了,家庭地位也随 之下降,在家里也开始不“唱主角” 了,就产生沮丧感,认为现实有些残 酷。
实际年龄-10岁=心理健康,实际年龄-20岁= 人格不成熟,实际年龄-30岁=退行,实际年龄 +10岁=失去自信,实际年龄+20岁=未老先衰。
所以一个人的心理年龄非常重要。不知自己老之 将至,或自信老当益壮,这对提高自己的生命质 量、对社会作出奉献,都起着坚定的精神依靠和 支撑作用;反之,未老先衰,混吃等死,对自己 很累,对社会也成了负担。
10 04.08.2020
2.从古代到近代传统的提法,笔者整合如下:50 岁以上为“艾”,60岁以上为“耆”(qi,/)、 “老”、“耇”(gou,√)、“考”,70~80岁年 纪为“耋”(die,/),80~90岁年纪为“耄” ( mao,﹨),90岁为“鲐背”,100岁为“期颐” (期ji,-)。
20 04.08.2020
1.在原始狩猎社会没有“老年”的概念。 那时饥寒、疾病交加,人到了30岁就基 本丧失劳动能力,衰老不堪。为了减轻 社会负担,他们自愿、自觉死掉。所以 就谈不上有什么社会地位。
21 04.08.2020
2.到了农耕和工业社会,老年人的社会 地位达到顶峰。人们的劳动经验和生产 技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老 农和老师傅不但拥有经验,而且拥有财 产进而拥有各种权利。许多年轻人虚心 向老人学习,拜倒在“技术权威”的脚 下。这时“敬老”,有道德的约束以至 条律的规定,于是“敬老”就形成一种 社会风气。
11 04.08.2020
3.解放后,我国一般公认60岁以上为老 年人。
4.西方国家一般以65岁以上为老年期。 5.现在医学心理学界对年龄有一种分法,
界定65岁开始步入老年期,老年期又可 分 为 老 年 初 期 ( 65~75 岁 ) 、 中 期 (75~90岁)、后期(90岁以上)。笔 者认为,这比较切合当今实际。
3 04.08.2020
导言
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 识,搞好心理护理,维护心理健 康,使老年人及时调适心理状态, 切换“社会角色”,做到人老心 不老,发挥余热,与时俱进,积 极人生,乐(!)度后半生—晚 年。
4 04.08.2020
提纲
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 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及老龄化社会 三、老年人易产生的一些“心身疾病”
(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 (二)心理和社会学界又有人从不同角度把人的
年龄分成四种 。
9 04.08.2020
(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
1.我国古代,春秋前后把老年期分为5个阶 段:五十曰“艾”,六十曰“耋”(die, /),七十曰“耆”(qi,/),八九十 曰“耄”(mao,﹨),百岁曰“期(ji, -)颐”;汉代分4个阶段:七十曰“老”, 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百岁曰 “期颐”。
24 04.08.2020
(二)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类10%比例的人的年 龄达到和超过60岁 。
25 04.08.2020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规定,当人类10%比例 的人的年龄达到和超过60岁,那末这个国家 或民族这时的社会便是老龄化的社会。据统 计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目前已进入老 龄化社会。就按11%的比例计算,我国现在 的老年人至少有1.3亿。云南省和昆明地区都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2004年上半年几种统 计的平均,云南省的老年人在470万人左右, 昆明地区的老年人在70万人左右。这样的数 字和现象,提示这个社会,善待老年人已成 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老龄问题成为21世 纪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而老年人的生活质 量和身心健康问题又是老龄工作的核心。
26
04.08.2020
于是,笔者推理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一 个单位,离退休人员与在职、在岗的员工之 比达到40%,我们便可以说,这个单位已进 入老龄化的单位。现在,在昆明地区,好多 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已达到或超过这个比 例,有些单位已是1:1了,像有个单位的老干 处所管理和服务的离退休人员同单位十几个 处室在职、在岗的员工总数竟然相等。
发达国家的“老年公寓”一般是一室一厅一卫一 厨,两位老人住在一起,公寓内有齐全的公共配 套设施、完善的医疗康体服务。
中国目前也在学习国外开办“老年公寓”,刚开 始条件较差;但这是发展趋势和方向。昆明的 “老年公寓”起点应向外国学习,一步到位。硬、 软件享受水准,年平均每位老人的饮食住宿、生 活护理、医疗保健、运动、娱乐等费用累计可在1 万元左右。
30 04.08.2020
(二)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
功能的变化
人到了四五十岁,身体就开始走“下坡 路”。一方面,骨质疏脆、肝肾肠胃等的 功能降低,手脚已不那么灵敏、轻捷,这 是生理机能在开始老化;另一方面,大脑 也开始逐渐萎缩,近记忆力、视力、听力 等一些功能开始逐渐减退(远记忆力不受 损害),适应能力开始逐渐减弱,这是心 理现象在开始老化。但这是人处在这个年 龄段生理上规律性的变化,在心理上不必
23 04.08.2020
4.未来信息时代(发达国家已经进入, 中国很快将会进入),老年人的社会地 位又会上升。因为那时的社会是民主的 社会,也是老龄化的社会;议事要凭 “选票”,少年儿童没有投票权,而老 年人已形成庞大的队伍,我们可以为了 自己的正当权益而举手表决,社会对这 批人不能等闲视之。
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及 老龄化社会
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人群中所占比例超过 10%的程度。
(一)不同时代其社会地位不同。 (二)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19 04.08.2020
(一)不同时代其社会地位不同:
1、在原始狩猎社会 。 2、到了农耕工业社会 。 3、步入知识时代 。 4、未来信息时代 。
15 04.08.2020
4.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对社会发 展、进步所作出奉献的大小,在老百姓 心目中的“精神寿命”的长短。有的人 老有所为,积德行善做好事,忙得忘记 了实际年龄;而老百姓觉得这样的好人 似乎越活越年轻,即使这样的人去世了, 大家还是在心中怀念他。现在社会上有 这么个“顺口溜”:“金奖银奖不如老 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谁的口碑好,谁的社会年龄就高。
人们当然愿意把生理年龄判断得比实际 年龄要小些。
14 04.08.2020
3.心理年龄——指从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来感觉的 年龄。如果一个人心理状态良好,人格健康成熟, 不断习得,善待他人,适应社会;那从他的精神 面貌看上去就显得十分年轻,就会感到自己的年 龄没有实际的那么大,甚至他“暗示”自己忘记 年龄或永远年轻。
大家好!
1 04.08.2020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世界是青年人的, 也是我们老年人的
——老年朋友如何乐度后半生?
钱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