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文化日记积累的新知识二年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数学日记篇1
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方法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方法。

——题记
上课之前数学吴老师拿了一个长方体的鱼缸和一块不规则的石头来上课,我们看后很不解,这是数学课,难道还要做实验吗?我们盼望着快点上课,揭开谜底。

“叮零零,叮零零”上课铃响了。

我们好奇地端坐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

只见吴老师拿起一块石头说:“同学们,你们看,这里有一块石头,它是不
规则物体,它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锥体不一样,不能用公式求出它的体积,想一想,它的体积应该怎么计算呢?”
是呀,应该怎么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我们正在思考时,吴老师说,现在我们就来做这个试验。

说着,老师把手里的那块不规则的石头放入盛水的鱼缸中,然后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水升高了!”然后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水位升高处画上记号,再把石头拿出来,又用粉笔画了一个记号。

然后吴老师又问我们:“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呢?”我们大声地回答:“因为石块占有一定的空间。

”“对!你们再想想,这样再来求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是不是就简单了?”
我们恍然大悟,吴老师用鱼缸和石头是想用转换的方式让我们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把石块放入水中,水升高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吴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如果用直述计算方法反而很枯燥无味,老师用了课堂小实验法,不仅生动有趣,更重要调动了大家积极思维、浓厚学习的兴趣。

大家在快乐中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计算不规则物体课的“简便方法”——转换法。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是用转化的方法来计算的,如平等四边形的面积是用长方体的面积公式来计算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用分数的性质化成同分母分数的……生活中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做的题目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
还总结出了哪些呢?
趣味数学日记篇2
在数学王国里,约等于和小数点是堂兄弟,约等于是堂哥,小数点是堂弟,由于有了小数点,约等于便很少用了,所以,约等于便嫉妒起小数点,并把小数点绑架了。

由于小数点不见了,数学王国便乱套了,比如,3.4变成了34,1.0001
变成了10001!,人们也纷纷向数学王国投诉,说:“面包由3.41元变成了341元,打印从0.31元变成了31元……”,这时,约等于便自告奋勇地跑到国王前,说让充当小数点的位置,国王采纳了这个建议,但约等于上任后不久,又有人来投诉了:“有个国王要打某个敌人目标,距离是1345.63千米,用约等于算就是1346千米,不但没打中,目标反被对方击中了,要在床上养伤一个月!,所以国王便把约等于辞掉了。

约等于看自己不但没”有把事情办好,反而办砸了。

便把小数点放了出来,小数点便去国王那告状,国王便把约等于送入了监牢,约等于在监牢里感叹到:“叹,真是自食其果呀!”其实约等于并不是没有用,约等于也可以补上小数点不足的地方呀,比如:0.31可以约等于0.3元,没有了那一分钱,人们就好给钱,好找钱了,所以小数点和约等于同样重要,都是缺一不可的。

趣味数学日记篇3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买了饺子皮,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在包饺子,我包了15个,爸爸包了21个,妈妈包了30个,爸爸说考考我的数学学得怎样,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饺子?15+21+30=66(个)。

饺子煮好了,我吃了10个,爸爸吃了25个,妈妈吃了5个,妈妈说:还剩多少个?66-10-25-5=26(个),爸爸妈妈高兴地笑了,还夸我的数学学得非常好。

趣味数学日记篇4
如火如荼的“高升实小数学周”在上一周完美地落下了帷幕。

而我成功地参加了所有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我在这一次“数学周”中的体会也是独到的。

(一)手抄报
“手抄报”这个词对于我这个完全没有艺术细胞的人来说是一个令我胆颤的
词语,因为每一次我做出来的手抄报都会“荣登”全班倒数前三!所以每一次我都只是乱勾几笔就完事了,但这一次,我在心里发誓:要在这一次做好手抄报!我将全部心血倾注到了这张手抄报上,最终,我的手抄报虽比不上车韵竹,但我还是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二)展板奥数题
我是一个数学题爱好者,在何老师迅速地把题发到班级QQ群后,我立刻将题打印了出来。

我用双手小心地把题放在了书桌上,仔细的审题,用心的做题。

当我得知我的题获得了80分的高分时,我不禁在心中欢呼呼雀跃起来。

(三)“疯狂计算”,奥数预赛
这一次的“疯狂计算”可谓是意义非凡,因为它关系到你能不能参加周五下午的奥数竞赛。

我提起笔,铺好卷子,开始了为时30分钟的战斗,在这期间,我
的额头不止一次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30分钟过去了,
我的心中压着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下来,将卷子交到了何老师的手中静候结果。

第二天,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张100分的卷子和预赛通过进入了决赛!
(四)奥数决赛
监考老师迈着沉重的步子进入了考场,全场人都屏住了呼吸,考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老师一声令下,全部人都开始做题,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我满怀信心地手捧我智慧的结晶——卷子交给了老师。

而等待我的却是120分的满分,只得了90分!我心灰意冷了,只因为我因为预赛的满分而骄傲了,才只取得了平平常常的成绩。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便是我从这次活动中悟出的点点道理。

这次活动虽有遗憾,但我不会丧气,我只会调整心态,迎接下一次“数学周”。

趣味数学日记篇5
今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到嘉兴去玩儿,回来时,我看见妈妈给了司机23
元钱。

后来我觉得很奇怪妈妈是怎么知道要付23元钱呢?我按捺不住我的好奇心,便问了妈妈:“妈妈,您是怎么知道要付23元钱的?”妈妈看我那一头雾水的样子,便对我说:“现在呢,出租车在2.5千米之内是以5元计费的,超出2.5千米的每千米就按1.8元计费的……”妈妈看了看我,又接着说,“现在我要考考你了,我刚刚给了司机23元钱,按照我说的,你能算出我们刚刚开的路程有多少千米码?”我将妈妈说的计费方法又在脑海里回想了一遍,便很快有了结果,便高兴
地对妈妈说:“我知道了!按照您刚刚说的计费方法,要先在23元里面减去5元,然后还剩下18元,而这18元是在每千米1.8元里面的,所以18去除以1.8就等于除去起步的路程要有多少千米。

然后再加上开始的2.5千米,所以司机开的路程是12.5千米!”妈妈听后,
向我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趣味数学日记篇6
我是一个酷爱数学的小男生。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今天我又体会到学数学的快乐。

吃完早饭,我和爸爸乘3路公交车从厦门湖里起点到厦门大学终点。

爸爸问我:“我们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大概数了一下,我们遇到对面驶来的
3路公交车有10辆。

那3路公交车间隔多少分钟发一班?”
我想了想说“一小时等于60分钟,60除以10等于6,6分钟一班”。

我正为自己能将一小时转化为60分钟而得意时。

爸爸说:“不对,如果你在公交站坐着数,就是这个答案。

可是我们是坐着相向而行的公交车数的啊,这样碰到的车更多还是更少?”
我想了一下:“更多!”爸爸说:“多了多少?”我想不出来。

爸爸说;“我们在起点时,碰到的车,是什么时候从那边起点发出来的?”
我说:“一小时前”。

爸爸说;“那我们到终点时,最后碰到的车,是二小时之后了,对吧?”
我想了想,对哦,是碰到了两小时内发出的车。

我恍然大悟:“应该是120分钟除以10辆,答案是12分钟一班!”
爸爸说,“生活中,数学很有用,知道了吗?!”
趣味数学日记篇7
今天是星期五,下午学校举行了数学竞赛,参加的人可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呀!
下午第一节课时,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比赛场地,到了场地,监考老师说人好象多了,卷子不够,我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可别连卷子也发不到呀。

还好,所有人都发到了卷子,可是一看到卷子我就傻了眼,因为这卷子虽然份量不多,但难度却大的很。

不过也还好,我只有几题不会,时间还早呢,我要努力把这几个敌人打倒。

于是我的`大脑飞速运起来,真是调动了所有的脑细胞,要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呢,我可不能让自己平时学的东西都白费了。

哈哈,苦思冥终于有了结果,有两题被我攻克了下来,要知道这两题可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题呢,所以我很开心。

交卷过后,我问了其他几个参加竞赛的同学,他们都说没有全部做出来,等到了班上我们立刻谈论起这次竞赛:你哪一题没有做出来?哪一题答案是多少?你估计你能得奖吗?我们几乎将有关竞赛的问题全问了遍才罢休,可以想象同学们多么希望自己能得奖呀!
这次竞赛结束了,我真希望自己能拿到名次,为班级争光!
趣味数学日记篇8
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终身的,所以面对每一次考试,都要努力去做,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参加数学竞赛》。

唉,在上个月,去参加数学竞赛--真难。

这可不像学校里的考试,只要不粗心犯错,就能拿到高分。

考场一片静谧,我们等着监考老师发卷。

老师把试卷一张张发给了孩子。

同学们开始了答题。

整张试卷,分四个部分--我浏览后,也答题了。

考场里静得可以听见笔尖碰纸的“沙沙”声。

约莫二十分钟,我只了四道题。

我顿时紧张起来,背上出了一层冷冷的细汗--按照这个速度,我不能做完所有的题目。

况且后面的题定会比前面的题难。

我一题一题地做着,不知是考场内开了热空调,还是紧张,手上竟也出了一层薄薄的汗。

我立刻从笔袋里掏出另一支笔书写,生怕耽误做题。

考试还在继续。

我做到一道行程题时。

这是赛前奥数老师讲过的题--比赛时间刚好和奥数课撞在了一起,我提早出来了。

我努力回想,可还是记不起来。

在草稿上推算,希望能回想起来呢!我纠结了一会--放弃?还是继续做?我想:可以先看看后面,有没有思路。

我抱着信心一看,愣了---因为我对后面的题兼职如登蜀道。

我只好验算前面有把握的题。

离交卷时间还剩一两分钟了,我匆匆将还空着的题填满,交卷。

走出考场,我顿时轻松了,我不想去纠结自己答的题到底对不对,只觉得自己从中获得了一些收获--自己仍需努力。

趣味数学日记篇9
7月1日星期五多云
今天,妈妈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在商场里懂得了许多知识。

我和妈妈首先买的是青菜,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50元钱,她找回了38元。

妈妈问我:“我们买了多少钱的青菜呀?”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12元。

”妈妈高兴的点了点头。

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书,一本书4元4角,两本书是多少钱呢?这次可得想一想呀:4元4角+4元4角=8元8角,对,就是8元8角。

耶,我又算对了!我懂了: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开动脑筋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真正含义。

用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赞扬,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呀!那种兴奋、那种喜悦之情欣然溢满字里行间。

趣味数学日记篇10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

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

等到晚上8点多,妈妈回来了。

吃蛋糕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妈妈来考考你,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吃一块蛋糕,好吗?”我说了声“没问题”就开始答题了。

妈妈出了第一题:妈妈今年36岁,你今年10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姥姥的岁数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几岁?我很快口算出结果,我说:“妈妈比我大26岁,姥姥今年60岁,太简单了,我的蛋糕吃定了”。

妈妈笑着说:“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已经40岁了,问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来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妈妈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让我再想想,想不出来我不吃蛋糕。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我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找出来呀,过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岁,最后终于推算出来过了24年后爸爸的年龄刚好是小明的2倍。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还有更简便的方法的,接着就给我讲起来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龄了,也就是32岁,再用32—8=24年就是经过的年份数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妈妈说:我能自己想办法得出结果还是好样的,作为奖励给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难为情,以后我可不能在骄傲了,小朋友们也不要学我呀。

趣味数学日记篇11
5月15日星期日晴
100最近在数学王国里名气大得惊人,许多数字都想和100交朋友,50和2很幸运,被100选中做它的两个因数。

可是,50和2不一会就吵起来了,它们都想做第一个因数。

50说:“小家伙,要不是我把你乘以50,你不可能达到100,我的功劳大,让我做第一。


2说:“笨大个,要不是我把你乘以2,你也不可能达到100,我的功劳大,让我做第一。


小朋友,你觉得它们有必要为这个事吵架吗?
趣味数学日记篇12
12月13日星期日小雨
今天,我在《趣味数学》一书中看到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是两个人玩15颗棋子。

游戏规则是:两个人轮流取棋子,每人每次取的棋子不超过4颗,谁拿到最后一颗棋子谁就赢了。

我看后觉得挺有意思,就缠着妈妈陪我玩。

结果玩了三局,我都赢了。

妈妈惊讶地问我是怎么赢的,我得意的说:“妈妈,这游戏是有诀窍的,想学吗?让你聪明的女儿来教教你吧!”妈妈像个乖巧的学生似地说:“那就让我的乖乖女教教我吧!”我像老师似地给妈妈讲:“其实,这是5的倍数问题。

要想赢的人,必须后拿,并且每次两人拿的棋子之和要等于5。

比如说第一次你拿1颗,我就拿4颗,棋子还剩10颗。

第二次你拿3颗,我就拿2颗,棋子还剩5颗。

第三次不管你拿几颗,最多只能拿4颗,剩下的肯定是我拿了,所以我就赢啰。

”妈妈摸摸我的小脸蛋说:“小玥老师讲的真好,小刘同学听懂了,谢谢你啦!”
亲爱的小朋友,这个游戏你也可以跟你的爸爸妈妈一起玩哦!棋子还可以增加到20颗、30颗……只要棋子总数是5的倍数就行。

按上面的方法去做,你一定是长胜将军。

数学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只要你喜欢,你就能从中得到许多乐趣。

趣味数学日记篇13
本周是学校举行的第二届趣味数学竞赛周,这种比赛考验的是我们课外数学知识的积累,如果你仅掌握了课内的知识,那就只能和冠军说拜拜了!
本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

初赛题较浅,但题题都得绞尽脑汁,就在本周星期一我们就进行了初赛。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马上就要进行考试了,我忐忑不安地坐在座位上,“怎么办?我还没有准备好呢!早知道就多做点奥数题了”,我心里着急地想到。

石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抱着一沓试卷,我紧张极了,试卷基本上没几道题我会做。

“没办法,豁出去了!”我暗暗想到。

我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每一种可能都算一遍,总有一种是正确的,尽管这种方法准确率高,但是时间也浪费很多。

不过还好我速度快,贴着上课铃做完了试卷。

星期五上午,进决赛的名单出来了,全班共十人,而我就在其中。

下午,我们来到阶梯教室,为了防止作弊,同学之间隔了十万八千里。

试卷发下来了,我立马就晕了,太难了。

我安慰自己静下心来,我开始心平气和地做题。

途中碰到了一只又一只的拦路虎,但最终还是被我给消灭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我定睛一看,还有两道题没做。

我心一横,眼一闭,随便填了两个答案上去,没办法死题当活题医了。

交完卷,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是永远无法学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