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脏病学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胞 术前评估心肌存活量越多,术后效果越好。

力 预期疗效,可逆性缺损>混合性缺损>固定性缺损。
心肌灌注显像
七、临床应用
7 、 评 价 心 肌 细 胞 活 力
心肌代谢显像
一、原理
➢ 脂肪酸和葡萄糖都是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底物,心
肌在空腹时主要利用脂肪酸,在进餐(葡萄糖负荷) 后主要利用葡萄糖。
➢禁食状态下:


的不可逆性缺损;

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有较大范围的可逆性缺损;


左主干冠脉区的可逆性缺损;

运动后左心室暂时性扩大;


门控显像:LVEF<40%。
心肌灌注显像
2 、 冠 心 病 危 险 度 评 估
心肌灌注显像
七、临床应用
4 、
99mTc-MIBI显像观察心肌灌注缺损的大小变化,
冠 心
2、四断、层显显像像:方法
180º采集,45ºRAO--45ºLPO; 360º采集,增加信息,提高质量。 3、门控断层心肌显像。 观察室壁活动,评价心室功能。
心肌灌注显像

层五、图像分析
显 像
经图像重建后可得到三个断面的图像:短轴、水平长轴和垂直长轴。
心肌灌注显像
一例心律不齐 的患者,我院 静息99mTcMIBI门控心肌 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七、临床应用
1 、
无创性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冠 (1)无创性 心
病 (2)准确性


典型表现:可逆性缺损,灵敏度和特异性
诊 断
>90%
(3)可了解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和责任血管
心肌灌注显像
七、临床应用
心肌灌注显像
七、临床应用
确定高危人群:
2

在两支以上冠脉区的多发性可逆性缺损或较大范围
➢ 首次通过法、门控平衡法心功能显像
放射性核素心功能显像
二、门控平衡法心功能显像
1、静脉内注射显像剂(99Tcm-RBC),10多分
钟后在血循环中达到平衡状态。
显 像
2、自身心电R波和R-R间期内相等的信号,触发 启动SPECT自动、連续、等时地采集300-500
原 个动心周期的系列心血池影像,由计算机把同时
➢ 正常心肌细胞选择性摄取某些单价阳离子或化合物,通过放
射性核素标记后可使心肌显影
➢ 示踪剂的摄取与心肌局部血流量呈正相关,与心肌细胞功能
状况相关
➢ 正常心肌显影,而缺血或坏死心肌不显影(缺损)或影像变
淡(稀疏)
心肌灌注显像
二、显像剂
99mTc-甲氧基异丁基腈(99mTc-MIBl) 亲脂性,通过被动弥散进入心肌细胞线粒体,与膜
极量心率=220-年龄; 次极量心率=(220-年龄)×85%。 3)运动试验前测量心率和血压。 4)运动过程中持续ECG监护,每3min记录心率和血压一次。 5)达到运动试验终止指征时,注射显像剂。 6)继续运动1 ~2min。 7)运动结束后3min记录心率和血压,描记ECG。
心肌灌注显像
1、平面显像: ANT、30-45ºLAO、70ºLAO。
心肌灌注显像
负 荷 试 验 原 理
心运动负荷试验: 活动平板或踏车试验
2、药物负荷试验: 潘生丁、腺苷; 多巴酚丁胺
心肌灌注显像
运动负荷试验方法:
1)检查前48h尽可能停服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和
减慢心率的药物。于空腹或餐后3h检查为宜。 2)计算患者运动试验的目标心率:
的 评
测方法。

一半以上收入院的患者不是CAD
4%~7%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被漏诊
急诊时胸痛已缓解,静息MPI正常,需进一步做负荷MPI。
心肌灌注显像
七、临床应用
7
、 评
MPI能反映心肌细胞的完整性和活力,而心肌活力
价 心
存在是预测介入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心肌
肌 细
FDG代谢显像是最有效方法)。
及时判断溶栓效果;而胸痛缓解心电图和心肌
病 疗
酶谱的改变缺乏特异性和客观定量。
效 溶栓后灌注缺损有改善→保守治疗;无改善→


更具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心肌灌注显像
七、临床应用
4 、 冠 心 病 疗 效 监 测
心肌灌注显像
PTCA
七、临床应用
5 、 发生率:30~50% (<6m)
金标准: 冠脉造影
K4
Glucose-6-
lactone
phosphatase
Glucose
18F-fru-6-P
transporter protein
Glycolysis
HMP shunt
心肌代谢显像
我院进行的一 例18F-FDG 葡萄糖心肌代 谢显像。
心肌代谢显像
三、图像分析
心肌代谢显像
四、临床应用
1、18F-FDG被公认为最准确的非创伤性评价心肌 存活的检查方法
核心脏病学的临床应用
柳州市中医院ECT室 王勤奋
概述
心血管核医学内容
➢ 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评价心肌血流灌注情况
➢ 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心肌细胞活力 ➢ 门控心血池显像评价心室功能
心肌灌注显像
一、显像原理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组织/器官/病变靶向显像(生理生化 、病理生理、分子探针)
蛋白结合;摄取量与心肌血流量成正比。 特 点: 99mTc物理特性好(140kev,6h半衰期)
图像质量佳,稳定滞留>5h,注射剂量20mCi
心肌灌注显像
三、显像类型
99mTc-MIBI 负 荷 心肌显像
静 息 99mTc-MIBI 心肌显像
运动负荷
安静状态
2h
24h
2h
静注显像剂
静注显像剂
99mTc-MIBI 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
2、预测心肌功能改善。
心梗存在活力心肌者,预测介入治疗后心脏功能可改善。 阳性预测值为78-85%,阴性预测值为78-91%。
3、辅助临床决策。
放射性核素心功能显像
一、基本原理
➢ 通过静脉内注射不能渗透到心血管外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 大分子物质,对心血池进行静态和动态显影,测定左、右 心功能,获得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参数。
结语
核心脏病学是核医学 的 一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诊 断冠心病、疗效评价、预后 判断、心肌活力评价、功能 测定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价值。
理 相的影像叠加起来,最后显示出一个代表性的、
清晰的心动周期系列影像。
3、经过ROI技术产生心室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容 量曲线),对之分析可得到相关的心功能参数。
放射性核素心功能显像
结果分析
心 室 收 缩 功 能 参 数
EF = (EDC-ESC)/(EDC-BKG) REF、PER、1/3EF
LVEF>55%, REF>50%; RVEF>40%; 负荷试验后>5%。
心肌灌注显像
五、图像分析
可 逆 性 缺 损
心肌灌注显像
五、图像分析
固 定 性 缺 损
心肌灌注显像
五、图像分析
混 合 性 缺 损
心肌灌注显像
五、图像分析
花 斑 型 异 常
心肌灌注显像
六、适应症
1. 有症状的患者诊断冠心病(CAD); 2. 有高危险因素的无症状患者诊断CAD; 3. 对可疑或确诊的CAD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 4. 血运重建术后的患者(再狭窄或桥血管再闭塞的诊断); 5. 非心脏大手术前评估患者的CAD可能性及其危险度; 6.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因诊断; 7. 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病因诊断; 8. CAD的疗效评价; 9. 存活心肌判断;
术 MPI: 可逆性性缺损,提示再狭窄,阳性


预测率几达100%,阴性预测率94%。





心肌灌注显像
七、临床应用
(1)、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 6

通常于急性胸痛发作几小时内表现局部灌注缺损。诊断的敏
急 性
感性和特异性均>90%。
胸 (2)、急性胸痛的评估

筛选急性胸痛患者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可作为急诊的首选检
正常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 缺血心肌→脂肪酸代谢↓,葡萄糖代谢↑(心肌缺氧) 坏死心肌→无代谢
Vascular
18F-FDG的显像原理 Cell
Glycogen
18FDG
18FDG-1-P
K1
Hexokinase
K3
18FDG
18FDG-6P
18FDG-6phosphoglucono-
K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