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上语文 29、《诗词五首》作业(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9、《诗词五首》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
A.初闻涕泪(tì)满衣裳(cháng)襄阳(xiāng)
B. 滁州西涧(chú)收蓟北(jì)巫峡(wū)
C. 雨疏风骤(zhòu)菩萨蛮(pú)海棠(táng)
D.滁州西涧(jiàn)郁孤台(yù)鹧鸪(zhè)
2、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E)
A.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E.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3、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B )
A. 涕泪满衣裳(眼泪)却看妻子愁何在(且)
B. 独怜幽草(可怜,同情)漫卷诗书喜欲狂(随意地,胡乱地)
C. 可怜无数山(可惜)书江西造口壁(写)
D. 野渡无人舟自横(野外的渡口)绿肥红瘦(指花)
4、文学常识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选自《全唐诗》,作者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2)《滁州西涧》选自《全唐诗》,作者韦应物,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人。

3)《约客》选自《宋诗选》,作者赵师秀,南宋诗人。

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人。

4)《如梦令》选自《李清照集校注》,如梦令是词牌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选自《稼轩长短句》,菩萨蛮是词牌名。

作者是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

其词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合称为“苏辛”。

5、诗句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
①描写诗人听到消息惊喜情态的句子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②叙写诗人突然间接到收复失地捷报的句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③描写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情景的句子: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④生动表现诗人以释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的句子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⑤诗人“喜欲狂”的具体表现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⑥表现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故乡的句子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在《滁州西涧》中,
①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含着对无生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②动静结合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③蕴涵诗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的句子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在《约客》中,
①以特定季节和景物烘托出单调、寂寞氛围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

②写主人焦急耐心等待的句子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③揭示内心世界的点题佳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在《如梦令》中,
①写作者昨晚风雨交加时因触景伤情而醉酒未醒情态的句子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②人物语言,通过“问非所答”的转承,既体现作者惜花伤春的敏感心理,又表现出侍女不够善解人意的情绪,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情趣的句子是: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③既写出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露出诗人惜花之情,还点出了暮春时节,被王士祯认为“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的句子是:应是绿肥红瘦。

5)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
①言简意赅,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句子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②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的句子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③以喻明志,表达诗人及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不可阻挡的句子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表达诗人忧国忧民,决不向敌人屈膝的坚定的报国志向的句子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诗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E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表达了诗人在听到唐军收复洛阳、郑州和开封等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情形,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B.《滁州西涧》从字数格律看,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看,是一首写景诗。

C.《约客》一诗中,“敲”字传神,把诗人在漫长、寂寞的雨夜苦等客人对弈而客人未来的失落、无奈心情表现出来了。

D.《如梦令》一词中的“绿肥红瘦”一句,运用了借代修辞。

“绿”、“红”,是叶和花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叶和花。

E.《菩萨蛮》一词表达了词人对中原领土遭受外族侵略的无比痛心以及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决心。

7、诗词赏析。

(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从诗中可看出,诗人所在之地是剑外,安史叛军所在之地是蓟北。

2)最能表现诗歌感情基调的一个词是:喜。

3)点明捷报来得突然的两个字是:忽传,诗人当时的表现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4)首联中的“涕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对胜利的喜悦,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5)此诗中用了多个地名,请摘录下来,并分析它们所代表的情感。

参考:“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前两个地名表现了诗人流亡在外听到家乡被收复消息后的喜悦;后四个地名,写出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

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表达诗人闻官兵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和渴望返乡的急切心情。

(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本诗借景抒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幽草、山涧、黄鹂、深树、春雨、晚来急,野渡、小舟。

抒发了诗人寻求自由、安静的情怀。

2)“野渡无人舟自横”创设了一种什么情境?参考:幽静恬淡。

(三)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征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诗人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 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候,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雨声、蛙声。

C. 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

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2)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景物?烘托出怎样的氛围?
参考:梅雨季节夏夜之景。

单调、寂寞的氛围。

3)赏析“闲敲棋子落灯花”。

参考:一个“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着急、生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参考:诗人约客久候不至,心情烦躁不安。

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

(四)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绿肥红瘦”中“绿”、“红”各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绿”指叶,“红”指花。

借代、拟人。

2)《如梦令》和《约客》反映了诗人怎样不同的心境?
参考:《约客》反映诗人“约客”不来时的无奈和凄苦。

《如梦令》反映了诗人在少女时代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五)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 上片控诉金兵入侵后的罪行,表达对北方领土和抗金军民的深切怀念;下片则表达词人无可奈何的心情。

B. 此词借江水追昔抚今,想象着金人当年的残酷,表达词人收复中原的必胜信心,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词人用“东流去”的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它是不可阻挡的,这也是词人的志向。

D.“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一句,词人表露自己心迹,“愁”的是国家破亡,“闻鹧鸪”则表达要像鹧鸪一样但南不北,绝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投降,坚定自己的报国志向。

2)直接抒发对中原沦陷区的深切怀念的句子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写得十分含蓄,耐人寻味,请分析这两句诗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运用比喻、象征。

意思是说:滚滚的江水,冲破了山峦叠嶂,在奔腾向前。

它象征着抗金的正义事业,必然会克服一切
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里表明作者对恢复中原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4)品味“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作者的愁绪。

参考:透露出作者想收复失地,但又壮志未酬的愁苦心情。

5)本词中的“愁”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愁”,蕴涵的愁绪有何不同?
参考:《菩萨蛮》中的“愁”是国破家亡,忧国忧民的心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愁”是多年流亡的艰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