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5课 歌曲《小鼓响咚咚》|花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拍会歌曲的节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展开
歌曲的学习
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猜谜语:
一只小灯笼,长着白肚皮。
小棒敲一敲,肚子咚咚咚。
谜底(小鼓)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用小鼓敲击节奏:
2/4X X |XXX|
2/4XXX X |XXX—|
4.跟老师的琴声模唱歌曲的旋律,可以用“呜”音来模唱,老师要准确的引导学生用轻声高位置的方式轻声唱,避免喊叫。
5.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生加入歌词进行演唱,然后自己说一说这首歌曲哪里比较难唱,提出来老师进行解决。
6.处理歌曲
由于这首歌曲中出现了“X·X”节奏型,这种新的节奏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可以通过范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比较,进而完成歌曲的演唱。
7.表现歌曲
根据歌词的内容,说一说在这两段歌词中,哪一段该演唱的强一些,哪一段应演唱的弱一些?
能够用强弱的的演唱方式来演唱歌曲。
8.请学生用小鼓、双响筒等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通过本课的学习,歌词中的“咚咚咚”和“懂懂懂”两个地方的内涵,教育孩子应该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学生进行模仿
模唱音阶
教学设计 设计者:
教学内容
一年级《小鼓响咚咚》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教育孩子怎么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对比、节奏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知识与技能
1、据歌词的含义用“f”和“p”两个力度记号处理歌曲。
2、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学生进行模仿。
1.老师用小鼓敲出三拍子的节奏
3/4XX X |X |
学生感受三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并用身体的律动来变现三拍子节奏。
2.老师用小鼓敲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来朗读歌词。
3.播放歌曲,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由哪些音符组成,老师引导学生用打手号的方式来唱一唱“1 2 3 5 6”这五个音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