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最终版 精进管理 提升质量 优化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进管理提升质量优化品牌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关键词:目标管理质量优化特色品牌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和谐教育理念,以甘井子区教育工作意见为指导,以发展特色质量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我教育能力为核心,以校本教学研究为动力,推进干部教师队伍内涵发展,管理求精进、求创新,全面提升办学品位和教育质量,优化特色质量品牌学校。
二、工作目标:
㈠完成学校三年教育发展规划,促使学校内涵发展丰富多彩。
㈡努力打造和谐精彩文化,学校办学特色质量成效彰显。
㈢抓好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塑师德、铸师魂、抓师能,提升队伍整体素质(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形成学校特色的德育体系。
㈤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㈥以“主体和谐高效课堂”,“小学习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素养。
三、工作措施:
㈠文化建设阳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校长室、副校长室、德育处、总务处)
1.以学校德育、习作、剪纸特色厅廊文化为宣传平台,培养校园文化解说员团队,使师生浸润在“和谐校园我来说”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彰显和谐教育精神文化的内涵。
2.做好“精剪绎经典”教育主题活动和校园音乐之声品牌化、校园足球背影的文化氛围的熏陶。
3.创建和谐的校风,继续开展榜样评选活动,搭建师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正能量的舞台。
㈡队伍建设德才并举——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校长室、副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双向选择的德艺双馨教师团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学习《教师师德规范标准》,引领专业发展。
⒉加强学校党员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增强党性修养,传播正能量”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创“先锋党员”称号。
⒊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会管理、善执行、肯奉献的管理队伍。
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抓好班主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究、同伴互助等渠道,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岗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⒌完善“阳光教师”(榜样教师、品牌教师、十佳班主任、阳光志愿教师)“精彩教师团队”评比标准,开展评比活动。
㈢德育工作——润物无声(德育处、大队部)
⒈全员宣讲进步故事。
定期组织师生、家长宣讲校内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进步故事。
2. 继续开展“学雷锋”与“广树进步小榜样”等有效的德育活动,发挥活动育人作用。
3. 副班主任利用“蓝城使者”身份,树立全员育人的德育意识。
4. 落实“三结合”教育网络平台,打造多元立体化的“三结合教育”体系。
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创建校外教育基地。
㈣教学工作——规范科学(教导处)
1.开足开齐课程;落实《大连市教学管理实施意见》、《新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2.开展“六维一模”校本研修活动,全员参与活动展示研讨,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3.依据和谐课堂教学标准细则评价标准,围绕“主体性高效和谐课堂”“习作教育研究”专题,深化和谐课堂和习作教学的研究模式,积累资料,提炼成果。
以微课题研究为抓手,改革建构高效和谐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4.依据和谐课堂教学标准,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严格按照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备课,依据和谐课堂五环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5.科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夯实日常性调研指导检查,掌控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6.开展好各类校本课程活动,重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扎实推进剪纸校本特色课程,设计开展“精剪绎经典”主题校本课程活动,发挥阳光彩虹艺术社团的校本活动主体性,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活跃校园精神文化生活。
⒎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启动年(班)级体育品牌项目,营造百花齐放、一班一品的沸腾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⒏健全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学校卫生突发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⒐树立创新科学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科技节比赛;积极开展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㈤科研工作——引领发展(教导处)
1.深化“小学习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专题研究。
完善全学科习作教育内容体系,设计习作教育课型模式及基本教学行为,引领教师开展个人课题研究,推进习作教育研究渠道。
2.结合主体性高效和谐课堂研究,构建“三步五环”实施模式,落实“课堂提问”与“小组合作”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推进“质疑思辩课堂”的研究。
3.指导教师做好课题成果总结工作,推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教育科研的提升空间。
㈥信息应用完善提高——信息技术建设工作(教导处)
1.开展青年教师电子白板使用过关活动,提高教师白板运用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2.开展网上校本研修等教学活动,做好校园网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教客网络平台的实验,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3.有专人负责定期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更新补充。
4.开展动画制作校本培训,提高师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学校剪纸动画制作工作奠定基础。
5.做好信息化设备管理维护,为信息技术运用做好硬件支持。
㈦后勤保障服务—工会后勤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总务处)1.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做好财务公开工作。
2.建立科学、规范的校产管理制度,加强对校产的日常管理,完善专业室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室使用管理(制定专业室使用登记表,树立使用者负其责的意识),增教师和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3.加强绿化管理,美化校园环境,抓好保安保洁的管理,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指导和督促保安人员履行好保卫职责,确保校园安全。
4.抓好设备、校舍等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并做好登记,及时填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5.对全校师生开展法律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法律知识。
请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法律、交通安全教育,开展防火等突发事件的逃生演练。
6.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不断深化校务公开工作。
工会开展多项团体活动,开展“精彩团队”评比,促进教师业
务和身心素质的提高;走访慰问家庭困难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离退休教师等,让教师感受到工作在和谐幸福的家园。
㈧联盟活动共享成果——中小学和特色联盟活动(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
⒈与特色联盟学校进行学校特色创建与发展的学习交流活动;
⒉与中小学联盟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密切中小衔接,促进教育共赢。
开展六年级毕业班和初中的教学质量的互动,中小学教师走进彼此课堂,进行校际间互动交流,名师讲座与座谈,了解中小学知识体系的联系,教学方式理念的异同,教学质量的标准与差异,探寻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策略,夯实质量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