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对结构设计的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建筑对结构设计的要求
摘要:山地建筑是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其建筑地点的特殊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比较高。

为保证山地建筑整体的质量,需要其结构
设计从山地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建筑物的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建筑物
的安全为前提,保证其质量和功能。

基于此,本文分析强化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
意义、对结构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前言
有效开发山地建筑,能够提高空间和土地的使用效率,还能够有效解决平坦
区域内建筑密集的问题。

但是,由于山地地质条件本身的特殊性、水文环境的不
同等,保证山地建筑整体质量和功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提高其结
构设计质量,从而保证设计效果和建筑效果。

1强化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
强化山地建筑结构设计有利于获取丰富的资源。

目前,很多资源都经被人们
开采,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需求,而由于地球的70%都是山地,故而需要加
强对山地资源的开发,强化其建筑设计。

同时,能够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逐渐变少,这时合理开发和使用土地资源,保护好每一寸耕地,是我国发展的基本策略,故而需要加强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具
有节约空间、有效利用山地资源等重要意义。

此外,能够使人们回归自然的生活[1]。

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较
大的心理压力,使得人们对自然、新鲜、宁静生活环境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而强
化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则能够实现人们的这一愿望,并且山地住宅已经成为新的时尚。

2山地建筑对结构设计的要求
针对于山地建筑,需要做好相关的结构设计工作,从而才能够提高山地建筑
设计的质量,满足工程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推动山地建筑后期的良好使用,
下面针对于山地建筑对结构设计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1基础深埋度的要求
建筑基础深埋度与其高度、层数、建筑类型以及土质情况等因素有关。

在山
地环境中,按照其结构设计标准,基础的深埋度需要达到6米。

在山地建筑的实
际设计中,需要对山地的特殊性进行综合考虑,完成山地建筑的地下和地上等部
分的结构设计。

按照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标准,其地下室的一侧应该设计成开口;在分析和设计其深埋度时,需要室外的最低点考虑建筑主体的深埋度以及高度[2]。

如果山地建筑的一楼设计有掉层,并且室外地坪的高度差已经达到6.2米,那么
基础就需要分段进行设计,在其高度上体现出不同,进行形成高差不同的筏板基础;深埋度也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段设计,保证深埋度设计的有效性。

在这
样的建筑中,因筏板之间的高差已经超出其本身的高度,这样筏板的整体性就会
受到很大的影响,此时为保证山地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则应在高度不同的筏板交
接施工处进行合理设计,其交接的角度应为45°,使其满足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2.2建筑结构倾覆设计要求
如果山地建筑为高层建筑物,那么建筑物承受的地震作用以及水平风荷载都
会有不用程度的增加。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建筑物还要承受其他水平荷载,建筑物
就容易出现倾覆滑移的情况。

因此,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倾
覆验算以及设计工作。

首先,计算土体压力。

在验算山地建筑结构倾覆时,土体
的压力会直接对建筑的主体结构产生作用,因此想要保证验算的准确性,保证山
地建筑结构设计和建设的质量,就需要详细计算土体压力,保证计算的准确性[3]。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支座的反作用力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主体结构
中墙上、或是梁上所承受的附加水平荷载力。

其次,落实抗滑移计算。

抗滑移力
是一种合力,包括与剪力方向垂直的被动土压力、基底摩擦力、与剪力方向平行
的侧壁摩擦力。

在计算基底摩擦力时,其系数应选择为“μ”,而后按照山地建筑结构的真实数据展开计算,保证抗滑移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对整体抗倾覆情况实
施控制。

在这个控制环节中,主要环节是控制好基础地面零应力区的面积。

以地
震产生的效应为标准,山地建筑的设计时,其宽和高的比例系数应在4以上,而
基础地面零应力区的面积则应控制为“0”;如果比例系数低于4,那么零应力区的
面积在基础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则应低于15%。

2.3边坡支护设计要求
边坡支护是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保证山地建筑稳定性方
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

现阶段的山地边坡支护结构设计有几种类型,一般
结合山地地貌和建筑类型进行设计。

第一,放坡。

放坡是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经
济性最高的边坡设计形式,是设计人员首要考虑的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但是,放
坡对山地的处理技术要求极高,即需要保证边坡拥有良好的土质,保证在放坡之
后其地质条件符合建筑施工需要;同时,采取放坡设计的山地建筑需要确保其地
下水有很少的含量,避免地下水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保证基础施
工质量[4]。

此外,放坡对施工空间的要求较大,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这也是
影响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喷锚支护。

该方式是锚杆、
喷射混凝土、土体以及钢筋网共同作用下对山地施工条件下的边坡进行处理,提
升边坡承受水压力和土压力的性能。

与放坡技术相比,该方法的施工效果更好,
但需要有科学且准确的实验数据和设计作为支撑条件。

从施工造价上来看,喷锚
支护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但会受到施工周期和施工现场环境的限制。

第三,重力式挡土墙。

主要是利用挡土墙自身的重力特点抵抗土体产生的压力,有
利于保证土体的基本形态。

目前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有仰斜式、衡重式、悬臂式以及直立式等。

其中直立式的受力情况有较高的合理性,且
经济性好,施工比较简单;仰斜式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衡重式是通过自身的重
量实现土体的平衡,故而对土体的重量和土体的需求都比较大。

2.4建筑群的设计要求
在山地建筑群的结构设计工作中,需要设计人员考虑到竖向设计的科学性、
要充分山地现有地形环境、山地的文脉特点,全面提升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
靠性。

竖向结构设计在山地建筑群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竖向结构设计主要是
利用山地现有的地形和地貌,保证设计标高的合理性,确保设计满足建筑群的功
能需求;同时,结构设计要尽量选择投资少、工程量少、综合收益好且建设周期
相对较短的方案,结构设计方案要尽量减低对山地自然环境的破坏,确保建筑群
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

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群的结构设计时合理确定室
外的道路以及场地等环境的标高,使其相互协调,并且要确定建筑群的地面排水
方法、排水设施的位置,从而保证土石方平衡设计的合理性。

结语
基于山地地貌的特殊性,在对其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察山地的实际情况,以建筑工程质量的实际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影响建筑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在结构设计能够排除所有不良因素,从设计上保证山地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强.基于山地建筑结构特点下的地震动输入与侧向刚度控制思路构建[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03):141+144.
[2].第一届全国山地建筑结构设计技术交流会在山城重庆圆满落幕[J].建筑结构,2017,47(02):32.
[3]杨柳.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与侧向刚度控制方法[J].科技与创
新,2016(05):121.
[4]崔美艳,郑汉兵,李洪求.山地建筑结构设计方法与应用——基于门头沟新城及秦皇岛小水泉沟山地建筑的总结[J].建设科技,2014(11):8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