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检修质量与验收模式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kV变电站检修质量与验收模式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针对变电
站变电检修中的状态监测、诊断技术,提出工作要点包括故障排查、设备维护与
性能检测、变电检修的关键。
分析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优化对策、控制体系、规
范流程、业务再造。
关键词:状态监测;变电检修;质量验收
引言
变电检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
变电检修将电力系统中的各项环节有机结合,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
变电检修
需要对变电站的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如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和电容器组等,一旦
发现设备有问题,就要及时进行维修。
文章主要对35kv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问题的改进对策,旨在保证供电安全,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1变电检修主要模式
1.1传统检修模式
在开展变电检修时,传统检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电检修技术和检修模式正在不断完善,电力系统也会因此而获得更加安全的保障。
在变电检修中,传统变电检修模式主要是对电力设备的故障进行检修。
还有
一种检修方式是故障检修,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只有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才会实行
的检修方式。
故障检修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对变电设备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会
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维修成本,甚至会对设备造成更大的破坏。
1.2变电状态检修模式
与传统的检修方式相比,变电状态检修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不过这一检修模
式却比较与时俱进,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变电状态检修模式侧重对设备运行的实
际情况进行检测,搜集其运行信息和数据,在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在对其进行有效
分析,对设备未来的情况进行合理预测。
通过变电状态检修模式可以明确检修内
容和检修时间,既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还可以节省时间和维修成本。
运
用变电状态检修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使问题迎刃而解。
2 35kV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进行35kV变电检修时,很容易因管理不够完善和检修人员的操作水平问
题影响变电检修的效果。
检修人员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或者检修的经验不足,
在开展变电检修工作时,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就会影响到变电
检修的质量。
还有的变电检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操作人员缺乏有效的依据,同
样会导致变电检修问题频发。
2.2不重视细节
35kV变电检修包含的较多内容,需要重视细节,这样才能提高检修质量。
不过有些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并没有重视细节问题,这样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给
电力系统运行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不能充分发挥出变电检修工作的作用。
3变电站变电检修技术
3.1设备状态的监测
变电站是一个复杂的整合集成系统,涉及用于输变电的一次设备及CT探头
之后的二次设备和自动化物联网设备,智能电网条件下,还部署了基于IDC的私
有云系统。
运行在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信号模式下的变电站设备集群,使用不同
的工作原理并依赖不同的运行环境,所以其监测方法和监测需求较为复杂。
变电
站监测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可抽取结构、信息转换模式、信息传输模式、信号
模式、数据治理方案、数据仓储方案、数据分析方案、数据预警方案等,不同监
测需求下这些技术的组合模式不同。
随着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逐步推进,电站建
设水平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数字滤波技术作为电器监测的依托技术,
且在云端使用数字化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的监测系统,可以保证电气监测效率的不
断提升。
3.2故障设备的诊断
采用设备状态比较法、震动监测法、红外温度监测法等可以对设备的故障状
态进行有效控制测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对物联网
探头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预警数据。
4工作要点分析
4.1设备故障的排查
变电一次一般运行在工作电压上,而二次的电压体系较为复杂,信号回路在
绝大多数变电站已经形成了全光信号,并无电压等级的限制,但其设备供电需要
使用12V直流电进行供电,也有部分变电站使用220V单相交流电对信号设备进
行供电。
所以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般超过3个,甚至大型变电站拥有7个以上不
同的电压等级。
考虑到不同电压等级下的设备特性,以及相同电压等级下设备的
运行模式,所以应该对变电站所有设备的可预见故障模式及故障临界数据进行综
合分析,从而得到设备故障的排查方案。
4.2设备的维护与性能的检测
根据检修周期设定,变电站设备必须采用全面且科学的监测模式进行状态监
测并判断检修窗口,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
在对设备故障的定位判断方面,必须
精确定位故障的发生点及发生原理,以便于操作票的合理编制。
4.3变电检修的关键
发热故障处理方法。
变电设备的发热故障属于大部分故障的根源和直接原因,过度发热不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起电气变性导致次生安全事故。
所
以设备的质量因素和正确安装方法也可减少设备的发热。
可采用紧固压力控制装
置对刀闸触头进行电力复合脂的防氧化处理,通过降低设备的运行发热程度,对
设备运行状态提供安全保障。
带电工作。
根据设备特定,在设备带电作业中根据
设备的使用要求、使用方法并结合当天的天气状态对设备进行状态判断:(1)
检修人员首先按作业要求穿戴好安全帽、屏蔽服和了解安全带等防护工具的使用
方式。
(2)检修人员通过合理使用绝缘劳保和均压劳保,保障人身安全。
(3)
检修人员如在当天出现明显精神和体力不适的情况,监督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换作
业者,不得强行要求作业,避免发生意外。
5检修工作的优化对策
5.1完善变电检修的安全控制体系
安全是变电站带点检修过程中第一目标,不断完善带点检修现场安全管理组
织体系和现场安全监督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带电检修的安全性。
在具体的检修过
程中将安全生产控制体系落实,可通过对变电设备的风险识别、设备分析、设备
评估以及控制方式排查出安全隐患。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动态风险和静态风险进行
有效控制,形成更完善的检修作业体系。
5.2优化网络计划的技术规范流程
实际运用中网络计划技术做到对变电站项目进行有计划的控制,采用网络图
对各个检修工序和检修进度进行分析,在操作票编制过程中,合理编制检修工序,规划行走路线,合理配置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实时对检修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策略。
通过信息反馈在网络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可了解到检修工作
的每一步进度情况。
可减少和优化变电检修所用的时间,对于关键路线,变电检
修使用的串联工作方式可调整为交叉工作和平行工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合理规划
检修时间,保障检修人员完全按照操作票逐步操作,防止检修跳步现象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35kV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目前,35kV变电检修工
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就要重视变电检修工作的改进,分
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使检修工作更加规范。
要不断提高检
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胜任复杂的变电检修工作,积极解决薄
弱环节,应用先进的技术辅助变电检修工作,优化和改进变电检修方式,转变管
理理念,这样就可以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可靠安全,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
效益。
参考文献
[1]罗钦.35kV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1):279-280.
[2]张红梅.35kV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电气化,2018(1):76.
[3]付冬冬,王占军.35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中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化工管理,2017(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