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八上2.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八上2.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解析)苏科八上2.4升华和凝华
(共19题)
一、选择题(共12题)
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吉林冬天树上的“雾凇”
B. 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
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 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
释正确的是
A.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A. 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
C.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D. 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樟脑丸变小
B. 露珠的形成
C. “雾凇”的形成
D. 河水结冰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衣柜里的樟脑丸不断变小是凝华现象
C.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加快
D.烧开水时,壶嘴不断冒出“白气”是汽化吸热过程
北方寒冷的冬季,早晨起床有时会在窗玻璃上看到美丽的冰花。
关于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外侧B.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D.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
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
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放出热量的是
A.熔化、升华、汽化B.凝华、升华、熔化
C.汽化、液化、凝固D.凝华、液化、凝固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地面上的水消失,与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过程中,需要吸热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景区用喷雾来降温是利用蒸发吸热
B.夏天,凉爽的空调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会形成一层水雾,它的形成过程属于汽化
C.冬天,“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蕴含着“液化放热”的物理道理
D.冬天,北方常出现雾凇的美景,它的形成过程是升华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 仲夏,草叶间露环晶莹
C. 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 寒冬,窗玻璃上冰花晶莹剔透
二、填空题(共3题)
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生活中(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在易拉罐中,并向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
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发现有白霜。
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需要热量。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儿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
(2) 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霜。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 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
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沸点。
(2) 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利用干冰升华要(填“吸热”或“放热”)。
(3) 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
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没有水滴的那根是(填“冷”或“热”)水管。
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1) 云的成因: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时,或形成的。
(2) 雨的成因:雨是云中的小水珠相互凝聚,逐渐增大成为大水珠,大水珠越来越重,下落到地面形成的。
雹的成因: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以下的高空,便结成小冰晶;当气流减弱时,小冰晶回落;上升的气流再增大则上升;如此上下翻腾,小冰晶就可能逐渐成为冰雹。
雪的成因:雪是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时,直接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3) 雾的成因: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时,水蒸气便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成小水珠。
(4) 露的成因:露是夏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附在树叶、花草上形成的。
(5) 霜的形成:霜是冬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固态的小冰晶形成的。
回答下列问题:
(1) 大自然中的水是循环的,即使冰雪覆盖的南极冰川,在低温下雪仍可以(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2) 家中的电冰箱可以为我们制造低温,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的一块
冻肉,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肉表面出现一层白霜,过一段时间冻肉表面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后。
(3) 利用温度计可以测出温度的高低,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
1. 【答案】D
2. 【答案】C
【解析】A、雾凇是水蒸气变成的固体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B、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变成小水珠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C、冬天户外的雪人变小是雪升华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D、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是蒸发,属于汽化现象;
故选:C。
3. 【答案】C
4. 【答案】C
5. 【答案】A
【解析】A.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变成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而升华需要吸热,故A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而液化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 【答案】C
7. 【答案】B
【解析】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较高,而玻璃窗温度较低,室内玻璃窗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玻璃窗就会出现“冰花”,附着在玻璃的内侧,故B正确,ACD错误。
8. 【答案】C
9. 【答案】D
10. 【答案】C
11. 【答案】A
12. 【答案】A
【解析】冰雪消融是由冰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要吸收热量;露是液化形成的,要放出热量;霜与冰花是凝华形成的,也要放出热量;故A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共3题)
13. 【答案】升华;凝华;霜
【解析】加热过程中,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过一会儿,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片上,即发生了凝华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14. 【答案】凝华;放出
15.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
【解析】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为水蒸气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的变化是气态变为液体,是液化;
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16. 【答案】
(1) 干冰升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体积变大
(2) 吸热;水蒸气;凝华
【解析】
(1) 试管中的干冰在常温下很容易升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体积迅速变大,因此气球会鼓起来。
(2) 由于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试管的外壁形成霜。
17. 【答案】
(1) 不同
(2) 吸热
(3) 热
18. 【答案】
(1) 液化;凝华
(2) 凝华
(3) 液化
(4) 液化
(5) 凝华
19. 【答案】
(1) 升华
(2) 凝华;熔化
(3)
【解析】
(1) 在低温下雪可以升华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2) 冻肉表面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霜变成了水,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3)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小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