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枣庄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枣庄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
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研究表明,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
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信号传递途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 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C. 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D. 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可能增加
2. 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确定显隐性
B. 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色为显性
C. 若黄色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
D. 若灰色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X染色体上
3. 孟德尔探索分离定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过程: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完成测交实验并统计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F1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
D.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并推断后代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
4. 经下列实验处理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容物会变成蓝色的是()
A.室温条件下,2mL米汤与0.5mL唾液充分混合反应24h
B.室温条件下,2mL牛奶与0.5mL唾液充分混合反应24h
C.室温条件下,2mL牛奶与0.5mL汗液充分混合反应24h
D.室温条件下,2mL米汤与0.5mL汗液充分混合反应24h
5. 某同学从室温20℃的家中来到0℃户外的一小时内,其体温调节的情况将会是
A.体温维持恒定不变
B.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C.毛细血管舒张以减少散热
D.可能会出现打寒颤的条件反射
6. 某生物有二对染色体,下列各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四个细胞。
表示次级卵母胞的是()
A. B.
C. D.
7. 云南常见的紫茎泽兰,在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第一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紫茎泽兰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 由本地植物占优势转变为紫茎泽兰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 紫茎泽兰入侵后,有助于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本地植物逐渐被替代的过程中,紫茎泽兰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8. 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1和4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 通过图中2既可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也能实现信息交流
C. 图中3易于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主要成分有脱氧核糖核苷酸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9. 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C. 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 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10. 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1.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浆细胞合成抗体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
D.细胞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
12.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进行的
13.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最主要的是神经调节
B.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0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 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14.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15.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 1℃3、1℃2℃1和3℃1
B. 3℃1、1℃2℃1和3℃1
C. 3℃1、1℃3和3℃1
D. 1℃3、1℃2℃1和1℃3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17. 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 TP
B.脂溶性物质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18.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血液传播
B.性行为传播
C.母婴传播
D.空气传播
19. 醛固酮是一种脂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
该激素和受体结合后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离子的排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分泌量减少
B. 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C. 醛固酮在肾上腺髓质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
D. 醛固酮发挥作用后导致尿量和尿的成分发生变化
20.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
B.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图℃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赖氨酸是人体的一种必需氨基酸。
某草本植物甲含有A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中富含赖氨酸。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转基因水稻也能合成甲的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水稻的营养价值随之提高。
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水稻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过程的方法获取的目的基因与植物甲的A基因在结构上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过程中常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过程构建的重组质粒,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应该具备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3)在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时,需将目的基因插人到质粒的T-DNA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将携带了目的基因的农杆菌和水稻薄壁组织细胞共同培养时,需用酚类化合物对水稻细胞进行处理,这种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获得转基因水稻后,可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水稻细胞中是否存在A基因的转录产物进行检测,检测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制作基因探针。
要确认A基因是否在转基因水稻植株中正确表达,除了进行
分子检测外,有时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的鉴定。
(5)若从预期的获取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这一功能出发,依靠人工方法合成预期蛋白质的mRNA,再重复上述过程,此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表示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请据图回答:
(1)由于B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决定其在膜上以双分子层的形式存在。
根据_________(填标号)可以判断该膜是细胞膜。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有___________(填编号);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图中编号______的方式。
(3)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做材料。
若提取出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为_________。
(4)番茄细胞几乎不吸收碘,这与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有关,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3. 下图1、2分别是某二倍体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示意图,以及细胞分裂图像。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1中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与图2中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的时期。
图2的乙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_________,这是在间期发生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丙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时期,该时期的下一个时期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时期。
24. 美国作家布鲁克·巴克在《是我把你弄哭了吗》中指出了这样一条冷知识:星龟的蛋在低温下孵出雄性,在高温下孵出雌性。
现在对这一现象,较为成功的解释是“类固醇中心假说”。
星龟性腺发育过程中,卵巢来自双向潜能性腺皮质的发育和髓质的退化,精巢刚好相反。
(1)雄激素对双向潜能性腺髓质和皮质的发育分别起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从而决定了性腺的雄性发育方式。
(2)星龟的背纹有辐射状,蛛网状,星丛状和饼干状。
现假设龟背纹这一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
将若干只辐射龟(龟背纹为辐射状,以此类推)和若干只饼干龟杂交得F1(全为辐射龟),再将F1中雌雄龟随机交配得F2,F2中辐射龟℃蛛网龟℃星丛龟℃饼干龟=9℃3℃3℃1(F2数量足够大)。
欲得到纯合的蛛网龟,请写出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如何挑选________。
25. 下图1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情况(1表示可溶性糖,2表示淀粉,3表示含氮化合物,4表示脂肪)。
图2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的生物合成)活性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________含量不断提高,而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这说明___________而来。
(2)图2中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的干重将________。
(3)将小麦开花后第10天和第40天的种子分别制成组织样液,各取等量样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_________,适温水浴加热后,A试管出现__________,并且比B试管颜色更______,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可以用图2中的曲线_________表示。
参考答案
1. C
2. D
3. D
5. B
6. A
7. D
8. C
9. B
10. C
11. D
12. D
13. D
14. A
15. A
16. ACD
17. BCD
18. ABC
19. BD
20. ABD
21.
(1).不相同
(2).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4).T-DNA能进入并整合到水稻染色体DNA上
(5).吸引农杆菌对水稻细胞进行侵染
(6).含A基因的DNA片段(或A基因)
(7).个体生物学水平
(8).蛋白质工程
22.
(1).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2).D
(3).b c
(4).b
(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6).S/2
(7).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8).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3.
(1).染色体
(2).染色单体
(3).核DNA
(4).不能
(5).姐妹染色单体(或染色单体)
(6).染色体复制(或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7).雄性
(8).图2中的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10).℃
24.
(1).促进
(2).抑制
(3).蛛网龟×饼干龟
(4).将每对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分开饲养,做好记录并观察后代表现型,挑选出后代表现型均为蛛网龟所对应的亲本中的蛛网龟即可
25.
(1).脂肪
(2).脂肪由糖类(或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
(3).淀粉磷酸化酶
(4).增加
(5).斐林试剂
(6).砖红色沉淀
(7).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