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4.2乐音》(同步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 女高音、男低音
响度
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发声体的振幅和距 发声体的远近 引吭高歌、震耳欲聋
音色
声音特有的品质
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等 听音辨人
注意
音调和响度毫无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 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色与音调、 响度也没有任何关系
典例精练
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的“芝麻 开门”。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新课教学
一、音调
频率
(1)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 用字母 f 表示。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3)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 (4)与音调的关系: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频 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新课教学
一、音调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图和听觉频率范围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1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
01 音调 02 响度 03 音色
2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
1.通过例子能够区分音调、响度、音色三分特性 2.通过实验,掌握频率对音调的影响 3.通过实验,掌握振幅对响度的影响
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图甲: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 B.图乙: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鼓面 C.图丙: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 D.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新课教学
响度
新课教学
二、响度
知识点 1
轻轻击鼓时,鼓声较小,纸屑跳起的幅度小,表示鼓面的 振幅小;用力重重地击鼓时,鼓声较大,纸屑跳起的幅度 大,表示鼓面的振幅大。
3
本课件主要内容
课程导入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4
新课教学
音调
课程导入
一、音调
悠扬的琴声令人陶醉,美妙的歌声使人愉悦。我们把听起来优美动人的声音称为 乐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有哪些特征。
新课教学
一、音调
知识点 1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钢尺伸出桌面越长, 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2)钢尺伸出桌面越短,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用话筒 M 接收音又发出的声音,送到示波器S去示。保持示波器的工作状态不变, 乙图中音叉 B 的频率高于甲图中的音叉 4。
音叉B 发出的声音听起来音调较高,从示波器上看到的波形较密。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例如, 笛子是靠竹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用手指按住或放开它上面不同的孔,改变空 气柱的长度,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知识拓展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Fra bibliotek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1.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同学听清楚了,而 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D ) A.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B.老师发出的声音节奏不好 C.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 D.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 响度小
新课教学
一、音调
频率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内 振动的次数来表示,这个 物理量叫作频率,它的单 位是赫兹,简称赫,用符 号Hz表示。 物理学中用音调(pitch)表 示声音的高低,音调是乐 音的一个要素。音调是由 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听 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 听起来低沉。
课堂练习
4.当声音在均匀空气中向远处传播时,可能不变的是 (C) A.音调与响度 B.音色与响度 C.声速与音调 D.声速与响度
课堂练习
5.下列描述声现象的成语或短句的物理意义,正确的 是( D ) A.“轻言细语”,描述声音的音调低 B.“震耳欲聋”,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C.“尖厉刺耳”,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D.“悦耳动听”,描述声音的音色美
34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新课教学
音色
新课教学
三、音色
用你熟悉的两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你能够把它们区 分开。这是什么缘故?这表明乐音还有另一个要素一一音色 (musical quality)。
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用不同乐器演 奏同一乐曲时,用示波器观察,发现它们的波形不同(图4-18)。这直观地向我们展 示了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如弹奏的 手法)等因素有关。
新课教学
三、音色
知识点 1
概念: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也叫音质或音 品。 它反映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
影响因素: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 (如弹奏的手法)等因素有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被称为乐音的三要 素。
新课教学
乐音三要素的比较
物理 意义
决定 因素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C.甲和丁的音色相同 D.甲和乙可能是同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
课堂练习
3.下列诗句或俗语中蕴含的声学知识正确的是 (B)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 量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别的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 越大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 音的音调高
新课教学
二、响度
振幅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 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物体的振幅 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
新课教学
二、响度
响度的影响因素: (1)物体的振幅; (2)人到声源的距离,声音越到远处越分散, 所以人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典例精练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 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新课教学
一、音调
知识点 1
超声波与次声波
人耳的听觉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范围为 20 Hz ~ 20000 Hz。 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 Hz 的声波叫作超声波。 有些动物既能听到超声波,也能发出超声波,如 蝙蝠、海豚等。 次声波: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波叫作次声波。
典例精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