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的位置和自我点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穴位的位置和自我点按方法
常用穴位的位置和自我点按方法
大罗
(一)手太阴肺经
中府
部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手法:拇指垂直点按,7—10秒,10次。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
尺泽
部位:在肘窝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处。
手法:拇指用力垂直点按,7—10秒,10次。
主治:咳嗽,肘关节部肿胀,咳喘,扁桃体炎。
列缺
部位:以左右两手虎口相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腕后骨(桡骨茎突)上,食指尖所达凹陷处就是本穴。
手法:拇指用力垂直点按,7—10秒,10次。
主治:感冒,头痛,口眼歪斜,咽喉痛。
太渊
部位:掌后腕横蚊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手法:垂直点按,5—10秒,10次。
主治:咽喉痛,咳嗽,气喘,胸痛,无脉症。
少商
部位:在拇指桡侧,指甲跟角旁0.1寸处。
手法:垂直点按,7—10秒,10次。
主治:咽喉痛,咳嗽,中风昏迷,抽风。
(二)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部位:在食指桡侧,指甲跟角旁约0.1寸处。
手法:拇指尖点按,7—10秒,10次。
主治:热病。
合谷
部位:拇、食两指并拢起来,就出现一条竖蚊,紧靠竖蚊有一突起的肌肉,肌肉最突起处就是本穴。
手法:向腕侧按压,10—15秒,8次。
主治:牙痛,面瘫,失眠,耳病,头额痛,鼻塞,咽痛,腹痛,感冒,咳嗽,经闭,癔病等。
阳溪
部位:拇指背屈上翘,在手腕桡侧两筋间,平腕关节取穴。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曲池
部位:屈肘成直角,在肘弯横蚊外端尽头。
手法:向肘侧重按,10—15秒,8次。
主治:肘关节痛,偏瘫,高热,高血压,皮肤瘙痒。
臂臑
部位:垂臂,在三角肌下端,曲池与肩穴(肩峰端与肘骨大结节之间,肩平举时肩前凹陷处)连线上。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臂痛,上肢瘫痪。
迎香
部位: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
手法:双食指用力向内重按,10—15秒,8次。
主治:面瘫,鼻窦炎,面痒。
(三)足阳明胃经
下关
部位:闭口,在耳屏前边约一横指,颧骨弓下的凹窝内。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下颌关节疾病,耳痛,耳聋,耳鸣,面瘫。
颊车
部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咬肌隆起处。
手法:双拇指用力向上方点按,7—10秒,8次。
主治:牙痛,牙关紧闭,面瘫。
四白
部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手法:双食指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眼病,面瘫,头痛。
地仓
部位:四白穴直下与口角平齐处。
手法:双食指垂直点按,5—7秒,8次。
主治:胃铜,面瘫,三叉神经痛,流涎,牙痛。
人迎
部位:喉中线外二横指处。
手法:垂直轻按,10—15秒,8次。
主治:高血压。
缺盆
部位:锁骨上窝中点。
手法:双食指向上方点按,7—10秒,8次。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胸背痛,喉痛。
足三里
部位:犊鼻穴(膑骨下缘,膑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胃痛,腹痛,呕吐,腹泻,腹胀,便秘,痢疾,偏瘫,失眠,高血压。
内庭
部位:在足第二、三趾缝正中略后处。
手法:垂直点按,7—10秒,8次。
主治:牙痛,胃痛,扁桃体炎,头痛。
(四)足太阴脾经
隐白
部位:拇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
手法:向斜上方点按10秒,6次。
主治:月经过多,腹痛。
三阴交
部位:内踝尖直上3寸。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失眠,消化不良,遗精,痛经,白带,子宫下垂,多尿,尿潴留,偏瘫,神经衰弱。
阴陵泉
部位: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手法:垂直点按,7—10秒,3次。
主治:膝痛,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腹胀,痢疾,遗尿。
血海
部位:在股骨内上髁上2寸。
手法:垂直点按,5—10秒,8次。
主治:月经不调,荨麻疹,皮肤瘙痒,膝关节痛。
(五)手少阴心经
少海
部位:屈肘,举臂,在肘内侧横纹尽头处。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5次。
主治:肘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
神门
部位:豌豆骨后缘桡侧,当掌后第一横纹上。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失眠,癔病,心悸,多梦。
少冲
部位: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0.1寸处。
手法:斜向指尖点按,5—10秒,8次。
主治:热病,中风昏迷,心悸。
(六)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
部位: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掌横纹端。
手法:拇指垂直点按,7—10秒,8次。
主治:手指麻木,落枕,头顶痛,癫痫。
阳谷
部位:腕部尺侧缘,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向桡侧点按,10—15秒,8次。
主治:桡神经麻痹。
小海
部位:肱骨尺神经沟处。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手臂麻木,前臂震颤,垂腕症。
天宗
部位: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上1/3与中1/3的交点处。
手法:双拇指向颈椎方向点按,10—15秒,8次。
主治:肩胛酸痛,落枕。
听宫
部位:正坐或侧卧,在耳屏中部前方,与下颌关节相平,张口凹陷处。
手法:张口,垂直点按10秒,10次。
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
(七)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部位:在目内眦外0.1寸,再向上0.1存处。
手法:轻点按,10—15秒,8次。
主治:眼病。
攒竹
部位:在眉头,入眉毛约0.1寸处。
手法:向下向外点按,10—15秒,8次。
主治:头痛,眼病,面瘫。
十八经
部位:第七颈椎至第五腰椎棘突旁1.5寸,在痛区水平上两个椎体取穴。
手法:向外侧点按,5—7秒,8次。
主治:按上下不同穴位,治疗不同疾病。
如肩胛酸痛,气喘,呃逆,肝炎,胆囊炎,腹泻,胃炎,腰痛,遗精,遗尿等。
连排点
部位:第七颈椎至第五腰椎棘突旁3寸。
手法:连续垂直点按,5秒,8次。
主治:气喘,腰痛,遗精,痔疮,坐骨神经痛。
承扶
部位:在臂部与大腿之间的横纹的中央。
手法:垂直点按,15秒,8次。
主治:腰痛。
殷门
部位: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手法:垂直点按,15秒,8次。
主治:大腿痛。
委中
部位:在膝弯正中央的横纹上,左右两筋之中。
手法:垂直点按,15秒,8次。
主治:腰背痛,下肢痛,头痛。
承山
部位:在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手法:垂直点按,20秒,10次。
主治:小腿转筋,痔疮。
昆仑
部位:在外踝与跟腱之间。
手法:垂直点按,15秒
主治:头顶痛,腓肠肌痉挛。
(八)足少阴肾经
涌泉
部位:五趾屈曲,在足掌心前正中可出现一凹窝,就是本穴。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癔病,癫痫,头昏,中风,小儿惊风。
太溪
部位:内踝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后1/3交点。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踝关节痛。
水泉
部位: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下1寸。
手法:向下方点按,10—15秒,8次。
主治:月经不调,目昏花。
阴谷
部位:内膝眼穴内侧旁开2厘米,膝关节间隙处。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膝关节疾患。
(九)手阙阴心包经
郄门
部位:伸臂,仰掌,在前臂大陵穴上5寸处,两筋之间。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心悸,心绞痛。
间使
部位:伸掌,仰掌,在前臂大陵穴上3寸处,两筋之间。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心悸,心绞痛,癫痫。
内关
部位:腕横纹正中上2寸处。
手法:拇指垂直按,7—10秒,8次。
主治:恶心,呕吐,失眠,心悸,癔病,胸胁痛,呃逆,高血压。
大陵
部位:腕横纹正中点,两筋之间。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前臂肿胀,失眠,心悸。
(十)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
部位:俯掌,第三、四掌骨直上,腕背横纹凹陷处。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外关
部位:腕背横纹直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手法:垂直点按,15秒,8次。
主治:头痛,偏瘫,上肢关节痛,耳痛。
翳风
部位:耳垂后,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
手法:双拇指用力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下颌关节痛,牙痛,耳聋,耳鸣,面瘫。
和髎
部位:颧骨上缘,鬓发后缘处。
手法:双拇指用力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下颌关节痛,牙痛,头痛,颈肌强直。
丝竹空
部位:在眉梢略入眉毛中。
手法:双拇指用力向下点按,10—15秒。
主治:头痛,眼痛。
(十一)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
部位:目外眦旁0.5寸。
手法:食指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眼疾,头痛。
天冲
部位:在耳廓后上方,入发际2寸,率谷后约0.1寸。
手法:双食指向上点按,3—7秒,8次。
主治:外感,头痛,颈肌强直,高血压,耳鸣。
脑空
部位:乳突后上方凹陷处。
手法:双食指点按加旋转,点按时局部有酸痛胀痛,7—10秒,8次。
主治:眼部疾病。
风池
部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手法:上下按压,7—10秒,8次。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高血压。
肩井
部位:第七颈椎棘突下与肩峰之间连线中点。
手法:逐步加深按压,10—15秒,8次。
主治:肩胛痛。
环跳
部位:侧身卧位,伸大腿屈小腿(90度),以拇指关节横纹,按在大转子上,拇指向脊椎,当拇指尖到达处就是本穴。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腰胯痛,偏瘫,坐骨神经痛。
风市
部位:大腿外侧,当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到达之处。
手法:拇指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偏瘫,膝关节痛。
阳陵泉
部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手法:垂直点按,7—10秒,8次。
主治:腰腿痛,胆道疾患。
丘墟
部位:外踝和足跟连线中,后1/3交点。
手法:向后下方点按,10—15秒,8次。
主治:跟部及足背酸痛。
(十二)足阙阴肝经
太冲
部位: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手法:垂直点按,7—10秒,8次。
主治:头痛,头晕,小便不通,偏瘫。
中封
部位: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侧凹陷中。
手法:垂直点按,7—10秒,8次。
主治:踝关节痛。
章门
部位:第十一肋游离端稍下方处。
手法:向内点按,7—10秒,8次。
主治:腹痛,呕吐。
期门
部位:乳头直下,第六、七肋间。
手法:拇指向内轻按,5—10秒,8次。
主治:胸胁痛,缺乳。
(十三)督脉
长强
部位:在尾骨尖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手法:食指垂直点按,10—15秒,5次。
主治:痔疮,脱肛,腹泻,便秘,腰脊痛。
命门
部位:在第二腰椎下凹窝中,一般与肚脐正中相对。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5次。
主治:腰痛,遗精,白带,腹泻。
哑门
部位:颈后正中后发际直上0.5寸处。
手法:上下按压,7—10秒,5次。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
风府
部位:枕骨粗隆下凹陷中。
手法:拇指重力点按,7—10秒,5次。
主治:感冒,中暑。
百会
部位: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头顶正中)。
手法:垂直用力点按,7—10秒,5次。
主治:头痛,癫痫,中风。
人中
部位:在人中沟上、中1/3交点。
手法:向上点按,10秒,6次。
主治:休克,中暑,腹痛,癜疾,面部肿痛,小儿流涎。
(十四)任脉
曲骨
部位:耻骨联合中点。
手法:垂直点按,10—15秒,5次。
主治:尿潴留,小儿遗尿。
关元
部位:脐下3寸。
手法:首长按压,逐步由浅入深,10—15秒,5次。
主治:畏冷,阳痿,月经不调,多梦。
气海
部位:脐下1.5寸。
手法:用手掌按压,逐步由浅入深,10—15秒,5次。
主治:月经不调,便秘,腹痛,痢疾,多梦。
膻中
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
手法:两拇指轻按,10—15秒,5次。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胸闷,呃逆。
(十五)经外奇穴
四神聪
部位: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
手法:用双拇指垂直点按,10—15秒,8次。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癫痫。
椎点
部位: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旁开0.5寸。
手法:用双食指外侧点按,15—20秒,10次。
主治:颈肌强直,中暑,哮喘。
乳面点
部位:耳垂后凹陷处,乳突前下方。
手法:向后下方点按,10秒,8次。
主治:耳鸣,面瘫,下颌关节疾患。
欧海氏点
部位:第三、四颈椎之间旁开1—1.5寸,左右各一穴。
手法:病人平卧,术者坐在病人头侧,轻轻弯曲其颈部,用食、中两指向上点按,10秒,5次。
主治:便秘,眼疾,失眠,偏头痛,神经官能症。
百劳
部位:大椎穴直上2寸,旁开1寸。
手法:垂直点按15—20秒,10次。
主治:淋巴结结核。
华佗夹背
部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
每侧17穴,左
右共34穴。
手法:向脊椎方向点按15—20秒,15次。
主治:咳嗽,神经衰弱等。
前心
部位:剑突下两旁。
手法:拇指向外方点按15秒,10次。
主治:胸腹部疾患。
肋点
部位:胸骨缘各肋间隙。
手法:向外侧点按15秒,10次。
主治:胸闷,胸痛,肋间神经痛。
后心
部位:第六至第八胸椎之间棘突旁开0.5寸。
手法:向内侧点按,5—7秒,8次。
主治:因神经衰弱引起的疼痛。
肋尖
部位:第一腰椎棘突水平线与第十二肋交点下缘。
手法:双拇指垂直点按10—15秒,10次。
主治:腰痛。
脊点
部位:第十二肋远端下缘。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腰肌痉挛。
环点
部位:髂嵴关节上缘。
手法:向上方点按15秒,10次。
主治:腰痛。
肾筋
部位:骶髂关节上缘。
手法:向上方点按15秒,8次。
主治:腰痛。
髋点
部位:股骨大转子后缘。
手法:向上方点按15秒,10次。
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
血筋
部位:后髂嵴下1寸稍内方。
手法:垂直点按15秒,8次。
主治:下肢疾患。
抬肩
部位:肩胛冈外侧下缘。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上肢疾患。
臂水沟
部位:尺、桡骨之间,伸屈侧各一。
手法: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前臂肿胀。
十宣
部位: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
手法:用火柴棒垂直点按,5秒,10次。
主治:常用于急救,如休克、昏迷、中暑、中风、发热等。
八风
部位:足背部,足趾缝端凹陷中,左右共8穴。
手法:食指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足趾红肿、麻木、疼痛。
胫中点
部位:胫骨中点外侧。
手法:拇指垂直点按15秒,10次。
主治:踝关节及足背疾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