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学刑法行为主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和立法解释,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四类人: ①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人民团体不包括社会 团体。常见的人民团体有妇联、共青团等。 ③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 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④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根据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时, 属于上述第④种国家工作人员: a.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 b.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 c.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d.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 e.代征、代缴税款。 f.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 g.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为单位犯罪。否则,认定为个人犯罪。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成立单位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犯罪,或者成立单
位后主要活动就是犯罪,应以自然人犯罪论处。这是因为,此时犯罪 主体实质上是个犯罪集团,而犯罪集团实施犯罪不应认定为单位犯罪。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 的行为,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对组织、 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以特定职业为内容的特殊身份。 3.以特定义务为内容的特殊身份。 4.以特定法律地位为内容的特殊身份。 5.以持有特定物品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依法配备公务用
枪的人员、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刑法第128条)。 6.以患有特定疾病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严重性病患者(刑
法第360条)。 7.以居住地和特定组织成员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境外的
(二)成立条件
1.主体资格
(1)单位犯罪一般情况下,不要求单位有法人资格, 但是私营企业要构成单位犯罪,要求有法人资格。合 伙企业不行。
(2)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司法解释规定,符合两个条件便可以:①以自己名义犯 罪;②违法所得归该机构所有。
(3)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适用我国单位犯罪的规定。
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刑法第294条)。 8.以不具有特定资格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末取得医生执
业资格的人。
三、单位 处罚单位犯罪的基础理论 同一视理论认为,应当将特定的自然人的犯罪视为单位犯罪,进而处
罚单位。例如,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等实施逃税行为的,就应当视为单 位逃税,从而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据此,单位犯罪以自然人犯罪为 前提。 组织模式理论认为,即使没有介入特定的自然人,也应当将单位本身 作为处罚对象。例如,大型企业排出的废水污染环境,即使不能追究 任何自然人的刑事责任,也可以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上。 同一视理论有利于处理单位经济犯罪,组织模式理论有利于处理单位 公害犯罪;同一视理论有利于处罚小规模单位的犯罪,组织模式理沦有 利于处罚大规模单位的犯罪。 我国的做法是二者相结合。
二、身份犯 类型: 1.以特定职务为内容的特殊身份 “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身份论(血统)、公务论(目的) 从相关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来考察。应当采取公务论。即使是临时招
聘的人员或者是合同制人员,只要其实际从事的是公务,就应当认定 为国家工作人员。至于行为人取得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特殊身份的途径 是否正当,则不影响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判断公务的标准: 第一,事务具有公共性。这是指事务关系到多数人或不特定人的利益 仅与个别人或少数人相关的事务,不是公务。 第二,事务具有行政职责性、这是指事务属于行政职务,并承担行政 责任 一般的裁判、医生受贿,主体有技术性权力,不具有公共事务管理权。
3.谋取利益条件
成立单位犯罪,要求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为单位 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可视为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为单位某些特定成员谋取非法利益,不属于为单位谋 取非法利益。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分 区分标准 (1)犯罪意志。看犯罪意志是单位的整体意志,还是自然人的个人意志。 (2)谋取非法利益。看为谁谋取非法利益,是为单位还是为个人。 如果犯罪意志是单位的整体意志,并且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就认定
2.主观要件
成立单位犯罪,要求具有位的整体意志。单位犯罪 的犯罪意志不是内部某个成员的意志,而是单位的整 体意志。单位整体意志的产生方式有:第一,由单位决 策机构形成:第二,单位主要领导出于为单位谋取利益 的意图,根据其职权作出决策。
单位人格否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成立单位时主要 目的就是为了犯罪,或者成立单位后主要活动就是犯 罪的,应以自然人犯罪沦处这是因为,这种单位实际 上是个人犯罪的工具和幌子。
行为主体
第一节 自然人
一、概述
四要件理论: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自然 人理论包括刑事责任能力和刑事责任年龄、特殊 身份。
阶层理论:作为客观要件的行为主体,只要求客 观上存在一个自然人,不探讨自然人主观方面的 要素。关于自然人,主要问题是特殊身份。特殊 身份,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或特殊地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