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XXX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

该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实效性、全体性、研讨性、经常性和互补性。

集体备课的基本过程包括个人自备、集体研讨、完成教学预案和教后反思。

具体要求包括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开展每次活动和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XXX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

该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实效性、全体性、研讨性、经常性和互补性。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研究教学理念、教材、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等实际问题。

同时,这些原则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真诚合作和资源共享,将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集体备课的基本过程包括个人自备、集体研讨、完成教学预案和教后反思。

在个人自备阶段,教师需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改进意
见。

在集体研讨阶段,教师们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汇集、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并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完成教学预案阶段,教师们需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和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在教后反思阶段,教师们需要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并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惯。

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包括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开展每次活动和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

这些要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不断拓宽教研组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3、强调教案设计的实用性。

教案是备课的一种呈现方式,没有固定的形式要求,但必须包含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内容,着重于实用性。

对于师和骨干教师,教案设计的要求也不同。

鼓励教师在教案中展现个性化备课,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思想和特色。

4、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的积极参与是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

要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鼓励教师将研究贯穿于工作中,在备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

四、集体备课的检评:
1、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放在备课检评的首位,区别“书写教案”和“备课”。

检查教师的备课,重点在于检查教师在课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教具准备和学情准备等,不能仅以教案书写的工整程度、字数的多少、项目的齐全与否等作为评价标准。

2、加强备课过程的管理。

学校教导处分月组织各教研组长对老师们的备课笔记(包括集体备课材料)进行检查,及时记录各项建议,帮助教师修改完善,不断提高备课水平。

3、将教师备课的检查与平时的听课相结合,以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果,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至少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研究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

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出预设。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

4、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进行一定规划。

5、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和布置。

6、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