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 2 0 0 7 年开始实行教学改革 , 至今 已有近十年 的时间 , 直不断改革改进教学改革。重点推行 “ 以工作过程为导 向,项 目 化 教学模式” 改革 。通过加强与企业友好合作办学力度 ,改善实训条件 ,大量增加 企业实训基 地 ,积极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或兼 职教授 ,正确引导 学 生规划学业 、职业生涯 ,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 。现就建筑工程技术专 业安全管理 课程 为例 ,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2 . 1将安全管理课程糅合 到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块中, 实施模块化教学 , 避 免知识的脱节 在制 定建 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 ,我们将原有的单科教学体 系改 变为模块化 教 学体系。比如原先我们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开设 的 《 建筑 工程安全管理 与质量事故 》专业课 ,在旧方案 中作为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与检测 》的后续课程 开设 。一般情况下 ,两位授课老师之间没有交叉 ,实训基地 和内容也各 自安排。 而在新的方案中我们将其与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与检测 》糅合 ,分 为 “ 工程质量 检 测与控制”模块 、 “ 工程质量事故与处理’ ’ 模块及 “ 工程 安全管 理”模块 ,放 在 同一学期内前后进行。三个模块共用一个教学平 台,由一位主讲 老师带来其他 两位老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 旧方案 中,由于时间不连续 和教师独立授课 ,学 生往往对质量与安全之间的 内在 的、必然 的联 系不足 ,教学 效果很 差 ,部分同学 甚 至养成 “ 认为安全管理不重要 ,与质量没关 系”的观点 。在新方案中 ,课程设 置在一个学期 ,教学资源共享 ,教师资源共享 ,前后贯穿讲解 ,教学案例 自始至 终 运用 ,很好的阐述 了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管理 的内在联 系 ,显现了工程安全管 理对于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管理 的重要性 。同学们反 映采用新 的教学模式 ,课程 的设 置合理,知识联 系紧密 ,知识 内涵丰富 ,运用能力增 强。 2 . 2 与企业深度合作,大量增加实训基地,特别 是愿意容纳学生前往短期实习的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就业导向 ;职业能力 ;办学模 式 ; 评价体 系
高职 院校以就业为导 向目标的实现 ,其 落脚 点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尤其 是要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 为具有 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性人 才 ,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根据长期关注大学生就业 的麦可斯 ( My c o s ) 教育数 据咨询公 司就业调查来看 , 高职 院校学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维持时间不足 3 个月。 方 面是 企业难以招到满足工作需求 的学生 ,反映为学生的工作能力 与工作 岗位 需求相去甚 远 ;另一方面是学生面对企业 开出的要求 ,比如有一定 的实 习经历 、 较高 的动 手能力 、快速适应 岗位等需求 觉得不能理解 ,显得准备不足 。造成 目 前 这种 学生 与企业之间互不满意 的根本原 因在于我们高职院校的办学还停 留在学校 单一 培养 方式 ;高职院校 的人才培养还停 留在传 统学科教育体系模式 ;高职 院校 的教师还停 留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的阶段 。 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协议就业率 , 必须 加强 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使学生具 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 、从业能力 、岗 位适应能力 和发展创新能力 。
摘要 :高等职 业教 育以就业为导向 目 标的 实现 ,必须 注重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改革现行 的人 才培养模式 、办学模 式和教 学模式 , 建 立可行 的能力评价体 系, 从 市场和企业 的要求 出发 , 全 面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 满足和适 应学生就业 以及
发 展 创 新 的 需要 。
2 1 8 研究探讨 R e s e a r c h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 一
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为例
潘 书才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 3 2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7 - 6 3 4 4( 2 0 1 6 )1 0 - 0 2 1 8 - 0 1

1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
1 . 1高职学生职 业能力的构 成 ’ 建筑工程 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 的 目 标 是培养在建设工程施工 、工程管理 、 中介 服务 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应用 型人 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生职业能力 由基 本 能力 、专业 能力 和关键 能力构成 。 基本 能力是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 、管理 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 的、通用 的能 力 ,它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 , 是作 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 的基本 素质和从 业能力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 、文 字 表达能力 、自理和 自律能力 、责任感 、诚信度 、计算机操作能力 、基本 的判 断 能力和辨别能力 。随着经济 的全球化 发展和对外交流的 E l 益加强 ,外语能力也 逐 步成 为高职学 生必备 的基本 能力。 专业 能力是指适应建筑工程施工 、管理岗位的能力 ,这是作为一名工程技术 人 员所必备的能力 ,主要包括 专业 岗位知识 ,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艺 、施工 材料 性 能、施工机械 、施工安全 、施工 环境 ;施工管理 ,包括施工人员 和班组管 理 、 施 工材料和设备管理 、施工 方法管理、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 安全 管理和施 工协调能力等。 关键 能力也称核心能力 ,是指一种 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 的跨 职业的关键性能力 ,这是学 生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 、技术进步 、岗位变换 以及创 业 发 展等必须具备 的能力 。结合 我国的实际 ,借鉴国外主要发达 国家关 于建筑 工程 职业关键能力 的认识 ,可 以将关键 能力归纳为以下方面 :在工程项 目 施工过 程中 处 理人际关系 的能力 、解决建 筑专业 问题的能力 、心理承受工作挫折 的能力 、组 织管理与团队合作能力、新技术和新工艺 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等 。 1 . 2高职学生职业能 力的培养 基本能力 的培养 ,主要是在学 生高中及高中之前的 阶段完成 。绝 大多数 的学 生在进入高职 院校前 ,基本 能力已基本定型 ,在高职 院校学 习期 间 ,学校更 多的 是要承担引导作用。 关键能力 的培养 ,主要是依靠 学生 自己将世界观 、人生观与社会需求结合起 来 ,经过长期 的培养 和训 练 ,以满足工作 岗位需要 ,高职 院校很难 在学校现有条 件下给学生带来跳跃式 的发展 ,通过双师型老师 的启发式教育 、大学生涯职业规 划 、理论课程学 习和实训课 程等形式 ,以使学生对社会有正确地认识 和客观的愿 景。 专业能力 的培养学生 ,是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 。在培养学生 的专业能力 的同 时 ,加 以基本能力 和关键 能力的正确引导 、训练及提高 ,最终 能使 学生成人 、成 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