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病毒的实践科普与高考备考分析——以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病毒检测 冠状病毒检测的常用方法: (1)RNA 检测, 即检测病毒的 遗传物质 RNA; (2)特异性抗原 N 蛋白检测, 即检测病毒表面 的一种糖蛋白;(3)特异性抗体检测, 即检测感染者体内通过免 疫反应所产生的某种抗体。 联系高中生物学知识, 如果检测 RNA, 用到 PCR 技术; 如果检测抗原蛋白或对应抗体, 会涉 及抗原、 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四、 预防感染 目前仍没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现阶段最有效的措 施是避免接触传染源。 个人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以下 六个方面: 一是勤洗手。 二是戴口罩。 三是多通风。 四是主动 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 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 完全遮住, 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并洗 手。 五是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 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 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 避 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 垃圾废水接触。 六是做好隔离。 如果是密切接触者, 严格按要求居家隔离, 进行医学观察, 做 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 接受相关部门随访, 及时报告、 排查、 整治。 这也是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体现。 五、 题例练习 例题 1. (2018 年高考全国 II 卷第 5 题) 下列关于病毒的 叙述, 错误的是 ( ) A.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 RNA B. T2 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 HIV 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 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答案: B 例题 2. (2017 年高考新课标卷第 29 题) 根据遗传物质的 化学组成, 可将病毒分为 RNA 病毒和 DNA 病毒两种类型, 有 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 通常, 一种新病毒出现后 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 请利用放 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 设 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 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 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 的甲、 乙两个组) 答案:(1)实验思路。 甲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 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 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 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 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
培养病毒。 而且病毒对宿主具有一定专一性, 如: COVID-19、 MERS、 SARS 病毒主要感染肺部细胞; HIV 病毒主要感染 T 淋 巴细胞等。
(三) 增殖方式。 病毒增殖场所是活的宿主细胞, 由于它 没有自身的核糖体, 原料 (核苷酸、 氨基酸) 由宿主细胞提 供, 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繁殖 (半保留复制) 形成子代。 各种病 毒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符合中心法则。 病毒复制周期一般 可分为吸附、 侵入、 生物合成与成熟装配、 释放五个阶段。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蛋白质外壳内包含着正链 RNA, 可以行使 mRNA 的功能。 一旦病毒颗粒中的 RNA 利用 特异性受体结合与膜的流动性进入宿主细胞, 就直接作为 mRNA, 翻译出所编码的蛋白质, 其中包括衣壳蛋白和病毒的 RNA 聚合酶。 然后在病毒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复制病毒负链 RNA, 并且一直以负链 RNA 作为模板合成大量作为病毒遗传 物质的正链 RNA。 最后病毒 RNA 和衣壳蛋白自我装配成成熟 的病毒颗粒。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中心法则变式 如图所示:
34
2020 年识别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药物辅助治疗来达 到健康的目的。 抗生素类药物针对有细胞结构的细菌引起的疾 病有效, 治疗病毒性感染不能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应该使用干 扰素、 病毒灵等抗病毒药物。 加强锻炼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最 好方法, 锻炼可以促进体内免疫器官的活力, 提高免疫力。
二、 病毒与免疫 (一)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由于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 因此在病毒感染过程中, 人体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来阻止病毒 通过血液循环而扩散, 再通过细胞免疫来裂解靶细胞。 免疫系 统清除病毒的方式比较复杂,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 会引起人体 反馈调节, 免疫系统接收到病毒入侵信号后, 将它传递给免疫
2019 年末, 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疫情, 并快速传播。 全国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 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奋力 抗“疫”, 疫情得到有效防控。 经科学家检测发现, 这场肺炎 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回想曾经的 SARS、 MERS 等疫情也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近三年高考中, 病毒与健康 已成为必考热点。 本文以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为 例, 对病毒知识进行实践科普和高考备考分析, 旨在培养学生 收集和处理信息、 获取新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生物 学科核心素养。
实践探索
基于病毒的实践科普与高考备考分析
— ——以 2019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为例
周有寿
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发, 使得 2020 鼠年春节成为全民防疫和思考健康生活的新起点。 在高考 中, 病毒与健康已成为必考热点。 本文以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为例, 介绍病毒基本常识、 病毒与免疫、 病毒检测、 预防感染等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备考分析, 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 获取新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实践科普; 备考分析
一、 病毒基本常识 (一) 基本结构。 病毒个体微小, 无细胞结构, 由核心和 衣壳组成。 核心只有一种核酸 (DNA 或 RNA) 构成基因组。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已确定为 RNA 构成基因组。 病毒衣壳是包围在核酸外的一层蛋白质, 由一定数量的颗粒聚 合而成。 有些病毒外层具有包膜。 (二) 基本特征。 病毒营寄生生活, 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 内生存, 因此不能利用培养基培养病毒, 只能用活的宿主细胞
器官, 免疫器官就会分泌出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会定向作用于 病毒, 进行有针对性的清除。
(二) 免疫系统与健康。 免疫系统具有特异性, 人体第一 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是先天的, 对任何病毒都具有抵抗性, 而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 免疫) 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抵抗性。 当病毒侵入人体, 免疫系
培养病毒。 而且病毒对宿主具有一定专一性, 如: COVID-19、 MERS、 SARS 病毒主要感染肺部细胞; HIV 病毒主要感染 T 淋 巴细胞等。
(三) 增殖方式。 病毒增殖场所是活的宿主细胞, 由于它 没有自身的核糖体, 原料 (核苷酸、 氨基酸) 由宿主细胞提 供, 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繁殖 (半保留复制) 形成子代。 各种病 毒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符合中心法则。 病毒复制周期一般 可分为吸附、 侵入、 生物合成与成熟装配、 释放五个阶段。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蛋白质外壳内包含着正链 RNA, 可以行使 mRNA 的功能。 一旦病毒颗粒中的 RNA 利用 特异性受体结合与膜的流动性进入宿主细胞, 就直接作为 mRNA, 翻译出所编码的蛋白质, 其中包括衣壳蛋白和病毒的 RNA 聚合酶。 然后在病毒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复制病毒负链 RNA, 并且一直以负链 RNA 作为模板合成大量作为病毒遗传 物质的正链 RNA。 最后病毒 RNA 和衣壳蛋白自我装配成成熟 的病毒颗粒。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中心法则变式 如图所示:
34
2020 年识别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药物辅助治疗来达 到健康的目的。 抗生素类药物针对有细胞结构的细菌引起的疾 病有效, 治疗病毒性感染不能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应该使用干 扰素、 病毒灵等抗病毒药物。 加强锻炼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最 好方法, 锻炼可以促进体内免疫器官的活力, 提高免疫力。
二、 病毒与免疫 (一)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由于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 因此在病毒感染过程中, 人体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来阻止病毒 通过血液循环而扩散, 再通过细胞免疫来裂解靶细胞。 免疫系 统清除病毒的方式比较复杂,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 会引起人体 反馈调节, 免疫系统接收到病毒入侵信号后, 将它传递给免疫
2019 年末, 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疫情, 并快速传播。 全国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 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奋力 抗“疫”, 疫情得到有效防控。 经科学家检测发现, 这场肺炎 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回想曾经的 SARS、 MERS 等疫情也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近三年高考中, 病毒与健康 已成为必考热点。 本文以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为 例, 对病毒知识进行实践科普和高考备考分析, 旨在培养学生 收集和处理信息、 获取新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生物 学科核心素养。
实践探索
基于病毒的实践科普与高考备考分析
— ——以 2019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为例
周有寿
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发, 使得 2020 鼠年春节成为全民防疫和思考健康生活的新起点。 在高考 中, 病毒与健康已成为必考热点。 本文以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为例, 介绍病毒基本常识、 病毒与免疫、 病毒检测、 预防感染等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备考分析, 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 获取新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实践科普; 备考分析
一、 病毒基本常识 (一) 基本结构。 病毒个体微小, 无细胞结构, 由核心和 衣壳组成。 核心只有一种核酸 (DNA 或 RNA) 构成基因组。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已确定为 RNA 构成基因组。 病毒衣壳是包围在核酸外的一层蛋白质, 由一定数量的颗粒聚 合而成。 有些病毒外层具有包膜。 (二) 基本特征。 病毒营寄生生活, 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 内生存, 因此不能利用培养基培养病毒, 只能用活的宿主细胞
器官, 免疫器官就会分泌出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会定向作用于 病毒, 进行有针对性的清除。
(二) 免疫系统与健康。 免疫系统具有特异性, 人体第一 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是先天的, 对任何病毒都具有抵抗性, 而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 免疫) 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抵抗性。 当病毒侵入人体, 免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