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学生粗心现象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中小学生粗心现象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粗心一直是困扰着中小学生日常学习和重大考试的一个问题,关于粗心现象的实质的研究主要还在心理学层面。

本文分析了学生学习粗心的各类归因,包括心理归因,个人归因和环境归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矫正策略,帮助学生远离粗心。

标签:中小学生;学习粗心;成因;矫正策略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广,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越发的意识到,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应当始终处于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最前端。

因此,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更加贴近学生的各项研究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种种研究成果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类研究的突出特征是研究的主体是学生,问题通常比较微观,切入点较小,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繁多而且情况复杂,所以更加值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调查发现,在学生日常学习与考试中经常性困扰学生的问题之一是学生的粗心问题。

一、中小学生粗心现象实质及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即时是成年人也不得不承认,粗心通常是各种困扰自身的问题的根源,比如出门忘记带钥匙不得不换锁、开车忘记看路标而开错了道,更为危险是部分医生会把手术用品忘在患者体内。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粗心也是困扰学生的一个大问题,这种问题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最为常见。

日常学习中的粗心如果不注意并加以控制,到了学业考试中通常会形成恨不得捶胸顿足的错误,让人悔恨不已。

粗心对学生的危害存在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从微观层面来看,粗心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学生的学业进步。

从宏观层面来看,学生学习中粗心的毛病如果不加以改正,习惯一旦形成并带入日后的工作中,必然会酿成大祸。

关于学生粗心现象实质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是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出发,认为学生的粗心并不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问题,而把粗心现象归结为一种不良的心理素质。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学生的粗心是由于中小学生群体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还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粗心是由于对知识的掌握不足所致。

粗心的实质问题是解决中小学生粗心问题的关键,只有了解了粗心的实质和成因,才能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二、中小学生学习粗心的成因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总结,文章把中小学生粗心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学习粗心的心理归因
1.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
笔者所说的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审题所必须的短时记忆能力、感知能力。

学生在阅读题目时,通常需要暂时记忆能力,此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经常会出现粗心问题,比如读了题目中的给的数字6,做题时却写成了9;感知能力是指学生搜集、确认信息的能力,感知粗略的学生通常会漏掉题中所给的条件。

2.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
中小学生群体由于其年龄较小,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物的影响,而且在这个年龄段,多数学生的学习意志不够坚定,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

因此中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比较短暂,部分時间是在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这样就更增加了粗心现象出现的频率。

3.学生思维定势的影响,
中小学生的思维定势是指学生习惯性地用一种特定思路和想法来审查不尽相同的问题。

面对不同的问题,如果盲目地采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就会形成解题错误,这也是中小学生粗心的原因之一。

(二)学生学习粗心的个体归因
1.自身不认真的学习态度,
中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能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是造成学生时代各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认真的学习态度也是造成粗心现象的主要主观原因,表现为学生在做题时漫不经心,甚至有些学生边看电视别玩游戏边做作业,造成学生做题无法专心看条件,因而粗心错误频发。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
如果把中小学生的粗心现象分为真性粗心和假性粗心,那上面所描述的种种即是真性粗心的成因。

由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而出现的看似由于粗心引发的错误,我们称之为假性粗心。

部分基础知识比较简单,一些学生就认为可以轻松掌握,对其中包含的引申和推理不屑一顾,到了考场上便暴露出了知识掌握的不足,形成假性粗心的错误。

(三)学生学习粗心的环境归因
1.不良的学校与班级环境,
学校与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中小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是一张没有经过系统教育的白纸,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以身作则负担起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培训的重任,那么孩子们包括粗心在内的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就会不断滋长。

然而部分学校和老师认为他们的任务只是灌输知识,进行填鸭式教育,并不注重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只会助长学生粗心的毛病。

2.居住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不良的居住和成长环境也是造成中小学生粗心现象的原因之一。

部分学生父母并不能成为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家里乱糟糟的学习环境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细心品质。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没有进行良好的教育,不重视培养孩子井井有条做事的习惯,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粗心问题的导火索。

三、矫正学习过程中学生粗心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总结的中小学生粗心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彻底根除学生粗心的毛病,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系统培训,
以上的论述让我们认识到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较弱和注意力无法集中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粗心错误频发的重要主观因素,要根除粗心错误,必须从系统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增强学生注意力着手。

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素质教育教师观,不能为了教学任务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进行集中注意力的培训,系统地开设课程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不仅可以解决粗心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教师以身作则,创设良好环境,
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改掉包括粗心在内的各类不良习惯来说至关重要。

班主任老师要积极以班级为单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发现错误的过程当中,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学生自身的粗心错误被指正出来,还能让他们发现别人粗心所犯的错误,加深印象,一举两得。

(三)家长积极参与,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功不可没。

家长要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解决学生的粗心问题,在生活中,家长要培养孩子不能乱放东西的习惯,培养孩子按时作息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学生们在生活琐事上井井有条,富有责任心,在学习中也就会更加细致的处理所遇到的难题,自然不会犯粗心的错误。

参考文献
[1] 郑义臣,吉广庆.“粗心”的心理学探讨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宄,2001,6:47.
[2] 董淑范,吉广庆.“粗心”的心理学探讨及其对策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3).
[3] 李洪曾,王耀明,陈大彦,蒋平之.中小学学生注意稳定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198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