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蔬菜鼓起“钱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 / Rural Revitalization
大余蔬菜鼓起“钱袋子”
文/容晓斌 刘观路(樟斗镇人民政府)
2020年以来,大余县全力打好现代农业攻坚战,重点发展蔬菜、脐橙、粮油、油茶、花卉苗木等产业,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9年大余县被授予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
安全县荣誉称号。
狠抓“菜篮子”
该县推进现代农业攻坚战,坚持把蔬菜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把知名蔬菜企业作为重点招商项目引进来,以品种品质品牌为重点,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项目攻坚、科技攻关、龙头带动、示范引领、政策扶持”等综合施策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余县依托本地生态优势,坚持蔬菜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把蔬菜打造成农业支柱富民产业,把大余打造成赣州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产业发展定位,作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方式。
2016年至2020年,该县安排现代农业攻坚战蔬菜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以上,新引进山东寿光堃阳科技有限公司、池江顺泰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建成50亩及以上规模蔬菜基地25个、面积约6000亩。
通过推广设施栽培、吊蔓种植、水肥一体、绿色防控等前沿技术,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资源配置率明显提高,传统种植模式和技术得到更新。
建成集约化育苗中心1个,大棚反季节栽培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面积大幅度增加,蔬菜品种齐备,常规品种、反季节品种互补,能满
足本地市场和市中心城区市场多方
位需求。
建好“菜园子”
2020年,该县克服疫情不利
影响,大力推进蔬菜基地项目建设
并纳入现代农业攻坚战,年度计划
投资1.3亿元,新增大棚基地3个,
面积约1500亩;土地流转已完成
面积约 3866 亩,落实基地 25 个。
2020年新建成樟斗蔬菜基地面积
400亩,上半年已完成30亩高标准
蔬菜大棚建设,并开始种植第一批
蔬菜黄瓜,每天产量达到7000斤。
该蔬菜基地借鉴周边县、市
(区)蔬菜基地的产业发展经验,
结合本地山区土壤、气候、劳动力
等生产资料实际,采用“公司+合
作社+农户”的成熟模式,重点发
挥出基地“两提高、两带动、两促
进”的作用。
基地整合全镇6个村
产业扶贫资金,在公司和合作社的
技术指导下,进行管理、劳动、技
能等多方位的竞赛评比,与年终村
级考核挂钩。
各村大棚优先吸纳本
村贫困户务工、吸纳贫困户菜农、
鼓励贫困户租大棚。
基地与公司签
订服务合作协议,发挥龙头企业示
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好大余顺泰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带
动模式。
鼓起“钱袋子”
通过共同努力,该县蔬菜产
业高质量发展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完
善,小蔬菜能带来大增收,发展蔬
菜产业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先
选择。
近几年,蔬菜年播种面积稳
定在9万亩以上。
据测算,露地蔬菜年纯收益
为水稻种植的3-5倍,设施蔬菜
效益是水稻种植的10-20倍,规
模以上设施蔬菜基地土地产出率
达4-5万元/亩,是该县农业用
地平均产出率的5倍。
按照“公
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通过流转土地、资金入股、基地
务工等利益联结,每年带动农民、
贫困户增收2万元以上。
同时出台“三品一标”奖补
政策,包括《农产品产地准出与
准入》等文件,加快蔬菜品牌建
设,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
地和产品如雨后春笋,累计认证
“三品一标”品种15个,有机
蔬菜品种11个。
大余县推进蔬菜生产与旅游、
观光、采摘等环节有机融合,不断
提升蔬菜产业生态价值和休闲价
值。
重点在新城、池江、青龙、黄
龙等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新
城片区万亩蔬菜产业集群、水南乡
村振兴示范区、323国道沿线万亩
油菜长廊等观光景点。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