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京汾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吕梁市京汾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到过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苹果块会变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参考答案:
D
略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Cu2++2OH一=Cu(OH)2↓
B.向海带灰的浸出液中(酸性)加入双氧水制取I2:2I一+H2O2+2H+=I2+2H2O
C.足量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OH一+SO+H+=BaSO4↓+H2O
D.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Al+2OH一+3H2O=2[Al(OH)4]一+3H2↑
参考答案:
B
解析:A.氨水是弱碱,写化学式,错误;B.正确;C. 足量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2OH一+SO42-+2H+=BaSO4↓+2H2O,错误;D. 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Al+2OH一+6H2O=2[Al(OH)4]一+3H2↑,错误;选B。
A.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由两种不同的核素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C.阴离子只有还原性,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D.某元素在两种的化合物中呈现不同的化合价,这两种的化合物相互反应后,得到了该元素的单质,则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
D
略
4. 有① Na2CO3溶液② CH3COONa溶液③ 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盐的水解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察的主要形式有:影响盐水解的因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解平衡的移动等,其中具体的热点题型是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以及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由于水解涉及面较广,除了热点考查外,还可以将盐的水解知识与其他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例如本题就将盐的水解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pH等知识融合在一起。
针对这一特点,在备考复习时一方面要熟练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训练以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
A.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SO2和SO3,质量比为4: 5
B.相同状况下,质量相同的O2和O3,密度之比为3: 2
C.相同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含有相同的C原子数和共价键数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C2H2和C2H4,密度比为13:14
参考答案:
D
略
6. 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
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
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
参考答案:
B
7. 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g甲醛和醋酸的混合物含N A个碳原
子 B.1mol H2S有2N A个H-S键
C 3.9g钾完全转化为KO2时转移0.1N A个电子 D.pH=1的硝酸溶液中有0.1N A个H+
参考答案:
D
8. 把一定量的Na2O2的NaHCO3的混合粉末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100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再将此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得到O2 2.016L(标准状况下),则加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3.4mol/L B.0.2mol/L C.1.8mol/L
D.3.6mol/L
参考答案:
A
9. 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B
略
10. 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溴中含少量Cl2,可用NaOH溶液除去
B.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
C.富集溴元素过程中,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D.若提取1 mol Br2,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44.8 L的Cl2
参考答案:
A
【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析】依据流程分析,海水中加入氢氧化钙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通过浓缩蒸发,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失水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海水浓缩晒盐得到卤水中通入氧化剂氯气氧化溴离子得到溴单质,2Br﹣+C12=Br2+2Cl﹣,吹入热的空气用二氧化硫吸收富集溴SO2+Br2+2H2O=4H++2Br﹣+SO42﹣,通入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溴.A.氢氧化钠能和溴反应,而被除去;
B.电解熔融MgCl2生成镁和氯气;
C.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HBr,达到富集的目的;
D.依据离子方程式计算得到需要的氯气体积.
【解答】解:A.工业溴中含少量Cl2,用NaOH溶液除去,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2NaOH═NaBr+NaBrO+H2O,溴被除去,故A错误;
B.从MgCl2溶液中得到MgCl2固体,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故B正确;
C.海水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HBr,达到富集的目的,故C正确;
D.若提取1 mol Br2,依据2Br﹣+Cl2=Br2+2Cl﹣,消耗氯气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nVm=1mol×224.4L/mol=44.8 L,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11. 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B
略
13. 最近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化学工程专家设计出一种新工艺,可以大幅提高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的效率,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推广使用新型燃料乙醇汽油。
“E85”是含乙醇85%的乙醇汽油。
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大量使用“E85”可能
导致大气中O3含量上升,将会对人体造成更直接伤害。
寻找新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已成为化学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等质量的“E85”和汽油充分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相等
C.“E85”是由汽油和乙醇这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乙醇汽油比汽油燃烧时耗氧量低,燃烧更充分,产生的污染小
参考答案:
D
略
1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
是 A.1.0mol/L的KNO3溶液:H+、Fe2+、Cl—、SO42—B.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HCO3—、NO3—
C.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NH+4、Ba2+、[Al(OH)4]—、Cl—
D.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BaCl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B.盐酸和氧化镁
C.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
D.氢气还原氧化铜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为探究碳酸盐的性质,向装有10mL0.01mol·L-1Na2CO3溶液的X试管和装有
10mL0.01mol·L-1NaHCO3溶液的Y试管中,分别逐滴滴加15mL0.01mol·L-1的盐酸。
(1)反应后X试管中的溶质是;(2)若将反应后X、Y试管里的溶液混合,现象
是;
(3)反应后(填X或Y)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若再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
10mL0.01mol·L-1的盐酸,两试管中最终产生气体(填“X多”、“Y多”或“一样多”)。
参考答案:
(1)NaHCO3、NaCl(2分)
(2)有无色气泡冒出(2分)
(3)X(2分)一样多(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制备锌印刷电路板是用稀硝酸腐蚀锌板,产生的废液称“烂板液”。
“烂板液”中含硝酸锌外,还含有自来水带入的Cl—和Fe3+。
在实验室里,用“烂板液”制取ZnSO4·7H2O 的过程如下:
(1)若稀硝酸腐蚀锌板时还原产物为N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若步骤①的pH>12,则Zn(OH)2溶解生成四羟基合锌酸钠。
写出Zn(OH)2被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3)滤液D中除了含有OH—离子外,还含有的阴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4)若滤液E的pH=4,c(Zn2+)=2mol·L-1,c(Fe3+)=2.6×l0-9mol·L-1,能求得的溶度积是(填选项)。
A.Ksp[Zn(OH)2]
B.Ksp[Zn(OH)2]和Ksp[Fe(OH)3]
C.Ksp[Fe(OH)3]
(5)步骤③要控制pH在一定范围。
实验室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
(6)已知:①Fe(OH)3(s)Fe3+(aq)+3OH-(aq) ;ΔH= a kJ?mol-1
②H2O(l) H+(aq)+OH-(aq) ;ΔH= b kJ?mol-1
请写出Fe3+发生水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①的溶度积常数为K SP,②的离子积常数为K W,Fe3+发生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用含K SP、K W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1:2
(2)Zn(OH)2+2OH-=ZnO22-+2H2O
(3)Cl-、NO3-
(4)C
(5)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醮取待测点在试纸中间,待颜色变化稳定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出读数
(6)Fe3+(aq) +3H2O(l) Fe(OH)3(s) +3H+(aq) △H=(3b-a)kJ·mol-1
18. 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Zn(s)+Fe2+(aq)═Zn2+(aq)+Fe (s)
(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参考答案:
(1)原电池图为;
(2)负极是锌,正极是铁;(3)电子从锌流向铁;(4)正极电极反应式:Fe2++2e﹣
=Fe,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该反应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因为有盐桥,正极可以是铁,锌电极对应的溶液为可溶性的锌盐溶液,一般用硫酸锌溶液,铁电极对应的溶液为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一般用硫酸亚铁溶液,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书写电极反应式时,注意电子守恒.
解答:解:(1)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该反应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因为有盐桥,正极可以是铁,锌电极对应的溶液为可溶性的锌盐溶液,一般用硫酸锌溶液,铁电极对应的溶液为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一般用硫酸亚铁溶液,装置图为:,
答:原电池图为;
(2)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负极为锌,正极为铁,答:负极是锌,正极是铁;
(3)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从锌流向铁,答:电子从锌流向铁;
(4)负极上锌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Fe2++2e﹣=Fe,答:正极电极反应式:Fe2++2e﹣=Fe,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式中得失电子来确定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原电池设计是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难度中等.
19. (12分)(1)实验室中所用的氧化钢(CuO)是黑色粉末。
在使用电烙铁时,其头部是一铜制的烙铁头,长期使用,表面被氧化,但脱落下来的氧化膜却是红色的,试说明原因。
(2)法医鉴定砷中毒(通常为砒霜)的方法是用锌、盐酸和试样混在一起,将生成的气体导入热玻璃管,如果试样中有砷化物存在,则在玻璃管的壁上出现亮黑色的“砷镜”。
试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3)把C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立即会产生浑浊,但把S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却不容易看那浑浊,而CaCO3和CaSO3都是难溶的电解质,试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答因为Cu2O比CuO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总是生成红色的Cu2O
(2)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
2AsH32As+3H2↑
(3)因为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得多,而且H2SO4的酸性比H2CO3强得多,所以通SO2于澄清的石灰水中极易过量,过量后生成Ca(HSO4)2而溶解。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