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第八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游标卡尺的介绍及使用方法素材新版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标卡尺的介绍及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的概述
游标卡尺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精度测量工具,它是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

如果按游标的刻度值来分,游标卡尺又分0.1、0.05、0.02mm三种。

游标卡尺
的读数方

以刻度值
0.02mm的
精密游标
卡尺为
例,读数
方法,可
分三步;
1)根据副尺零线以左的主尺上的最近刻度读出整毫米数;
2)根据副尺零线以右与主尺上的刻度对准的刻线数乘上0.02读出小数;
3)将上面整数和小数两部分加起来,即为总尺寸。

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如上图所示,副尺0线所对主尺前面的刻度64mm,副尺0线后的第9条线与主尺的一条刻线对齐。

副尺0 线后的第9条线表示:
0.02x9= 0.18mm
所以被测工件的尺寸为:
64+0.18=64.18mm
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将量爪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

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种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如下图所示:
游标卡尺的应用
游标卡尺作为一种常用量具,其可具体应用在以下这四个方面:
1)测量工件宽度
2)测量工件外径
3)测量工件内径
4)测量工件深度
具体的这四个方面的测量方法请看下图:
使用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量具,使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 使用前,应先擦干净两卡脚测量面,合拢两卡脚,检查副尺0线与主尺0线是否对齐,若未对齐,应根据原始误差修正测量读数。

2) 测量工件时,卡脚测量面必须与工件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不得歪斜。

且用力不能过大,以免卡脚变形或磨损,影响测量精度。

3)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否则测量值不准确。

4) 测量内径尺寸时,应轻轻摆动,以便找出最大值。

5) 游标卡尺用完后,仔细擦净,抹上防护油,平放在合内。

以防生锈或弯曲。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C.火焰作为光源在抖动,所以经后面物体反射的光也在晃动
D.火焰加热了另一边的物体,使它热胀冷缩,所以看到它在晃动
8.如图所示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

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9.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按温度不同分层排列,4℃水密度最小位于最上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了白光的色散现象(填人名)。

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后程度不同而形成的。

1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

若二胡的琴弦发声时琴弦1分钟振动6660次,则琴弦发声的频率是 Hz。

13.液化气是我们生活的重要能源,工厂以的方法促
进气体液化。

炒菜使用时,摸摸钢瓶,会觉得温度
了。

14.如图,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5°角射向镜面,则入射角
是 ,如果将平面镜逆时针转过5°,则反射角为。

15.如图甲所示,这是馨月同学暑假到广西旅游,在玉林园博园拍摄
的彩虹桥,已知水深5m,桥面距湖面3m,它的“倒影”距桥面
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16.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适当的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选填“红光”、“红外线”或“紫外线”)
17.如图甲表示某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需配戴镜,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如图乙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

18.“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kg/m3,用它做成体积为100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kg,若将它切去一部分,剩下部分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它的体积将 ,密度。

(以上两空全部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支铅笔放在一只盛水的烧杯后,透过烧杯观察铅
笔的像,他惊奇地发现,手中铅笔的笔尖是朝左的,可他看到的像却是笔
尖朝右,这是因为盛水的烧杯相当于一个镜,他看到的是铅笔
的 (填“实”或“虚”)像。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1.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

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2.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平面镜MN,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人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题:(23题6分,24题4分,25题6分,26题10分,共26分)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应选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
(3)如图1,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 ;(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如图2,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

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2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的温度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水的温度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5.小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6分)
(1)小亮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小亮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5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3)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有人为某款香水设计了四种不同形状的透明的玻璃瓶盖,如图2所示。

小亮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出在阳光下最容易被引燃的是______。

26.在“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95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cm3.在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
(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为g.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kg/m3.
五、计算题:(27题6分,28题6分,29题8分,共20分)
27.甲同学在一根长68m的钢管一端敲一下,乙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设声音在空气和钢管中传播速度分别为340m/s和5200m/s)(6分)
(1)请解释敲一下为什么能听到两次声音。

(2)先后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多少?
28.小瓶中装满水时,称其总质量为88g,小明又在这只装满水的小瓶中放入10g小石块,水溢出后,小明把瓶的外部擦干,称其总质量为94g,试求:(6分)
(1)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
(2)小石块的密度。

(2)若空心,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3分)
(3)若在空心部分中注满酒精,球的总质量为多少?(酒精密度为0.8g/cm3,铁的密度为7.9g/cm3)(3分)
二○一九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认识运动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有关知识,感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精彩纷呈的特技运动效果。

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印制达标检测反馈题。

一、新课导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 2 000 m高空飞行,忽然他看到身边有一样东西和飞机在一起飞翔,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随手抓过来一看,原来不是昆虫,而是德军发射的一颗子弹!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呢?
二、新课教学
1.机械运动
(1)让学生讨论课本图 1.2-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

让学生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教师总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提问】飞奔的猎豹、夜空的流星是在运动,那么静止在地面上的房屋、桥梁、树木也是在运动吗?
(2)学生的讨论: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一辆汽车停在路边与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
【归纳总结】这些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学生实验】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思考问题】(1)选取课桌为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2)选择课本为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3)选择尺子为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归纳总结:
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
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描述】你认为课本图1.2-4拖拉机的运动情况怎样?
(1)选取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
(2)选取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静止的。

【教师总结】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为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讨论】描述课本图1.2-5的各种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不能把被研究物体本身选为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

3.我们研究某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时,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因此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四、检测反馈
1.天空中,空军的一架加油飞机正在为飞行的一架战斗机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飞机是________的,在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加油飞机是________的,这种差异是因为他们选取了不同的________。

答案运动静止参照物
2.以下有关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行走时看到月亮也在走,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航天飞机跟空间站对接时,说航天飞机在运动是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的
C.静止物体可以选作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能被选作参照物
D.同一个物体,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得出运动的结论,也可能得出静止的结论。

答案 D
3.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B.月亮C.地球D.宇宙飞船
答案 C
4.若某人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上升,则直升机相对地面来讲是( )
A.下降 B.静止 C.上升 D.都有可能
答案 D
5.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长沙更是美丽壮观。

位于长沙中心处的通程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长沙市区的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答案 C
第2节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