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年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1年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2、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甲烷和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
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5、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B.Al C.O D.Fe
7、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 B. C. D.
8、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9、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
10、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
11、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12、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
难溶于水
2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13、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1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C.收集O
2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15、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
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
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
16、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7、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NO
2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8、“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
19、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20、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气
C.收集 D.验满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3)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
(4)食品包装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序号和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
(6)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3)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
装置C与B相比,C的优点是________。
(4)若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___(填c或d)进入。
(5)写出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_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
(2)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氧化铜,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______.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
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氧化亚铜(一种暗红色固体,化学式为Cu
2
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g。
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时间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分0 2 4 6 8 10
试计算:(1)反应结束后,共放出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左旋肉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普遍认为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减肥营养素。
根据化学式计算:
(1)每个左旋肉碱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原子。
(2)左旋肉碱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____________(最简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B
4、A
5、A
6、C
7、A
8、C
9、A
10、B
11、B
12、C
13、C
14、A
15、D
16、A
17、A
18、C
19、B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氦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2、②试管夹⑤药匙①胶头滴管⑥酒精灯④试管⑩集气瓶
3、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移走了可燃物充足的氧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长颈漏斗 AD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装置中玻
璃管上连接橡皮管,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节约药品,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c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2、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先通入一氧化碳黑色的
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 Δ
Cu+CO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全部为铜;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2.2g.(2)50%
2、(1)26;(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