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对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构建、校企深入合作、院校内涵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应与我
国社会教育发展情况相结合,保证学校与政府部门同步规划,确保学生深入企业
进行实践。
本文分析我国现代学徒制度存在的意义,明确我国现代学徒制度进程
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限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瓶颈;对策
一、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传统学徒制是学徒在师傅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技能的学习方式。
现
代学徒制由传统学徒制发展而来,是企业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开来,既是一种制度化的职业教育形式,
也是一种具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丰富的内涵与教育手段,不但在形式上有效
继承了传统学徒制,并且逐渐符合现代社会职业发展规律。
现代学徒制度的真实
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相关企业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并在双方共同努力下
培养高素质、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
(一)企业以及教学过程理念存在误差
首先,部分高职学院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存在误区,得不到足够重视,学徒
制教育改革和实施脱离实际,流于形式,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比例,工学交替
形式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其次,由于担心人才流失,部分企业在参与现
代学徒上态度不够积极,没有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度对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再次,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较为封闭、创新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投入大量
时间以及成本,致使现代学徒制度改革进程缓慢;最后,现代学徒制度会造成课
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上的种种改变,使得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推
动学徒制工作时内在动力不足,容易产生困惑与迷茫。
(二)政策法律与制度规范上存在缺位
从2011年第一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平台建立至今,已有七年时间,但从国家政策法律上看,现代学徒制度模式还不够完善,相关政策多产生于校企合作的
实践层面且较为宏观,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学徒
制的发展进程。
目前国内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但也存在着或流于形
式无法深入,或在合作具体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和隐患,权责利不清晰,甚至在
某种程度上将校企合作变成了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
政策和制度上的缺位不仅影
响学徒制的有效运行,还会诱发人身安全、财产资金和管理上的多种法律风险,
无法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深入贯彻和落实。
(三)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尚待完善
目前,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仍处在试点阶段,其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尚不完善。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学过程过于
注重知识理念传授。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三方面突出性不足,即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跟不上实际,技术锻炼不到位、校企合作使用设备达不到施工标准;校内教
师在工作经验上与相关企业技术专家有较大差距,传授的知识缺乏实操性。
培养
出的人才虽然有一定知识理念,但距离企业实际需要,毕业就上岗的目标仍存在
较大差距。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树立理念,提高认识
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过于局限与地方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以及行业企业。
在
理念的认识上也缺乏统一性。
因此,应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全面深化对现代学徒制
的宣传和引导,使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能广泛认识到知识学习与企业实践相协同
的重要意义。
在此过程中,可有效借助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传播力,加大对成功
案例的宣传推广,建立创新鼓励制度,加大现代学徒制的公信力、影响力。
同时,有关部门可在校企评估过程中引入现代学徒制所获成果,建立各地区不同的现代
学徒制评价体系,奖励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院校,调动参与积极性,加快推进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全面实施。
(二)完善现代学徒制度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需要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作为有效保障,更有赖于各方面力量的密
切合作。
政府要明确自身责任,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从制度上确保现
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如《职业教育发展实施细则》以及《现代学徒制培训条例》,校企应充分认识自身职责以及现代学徒制度的法律法规,从而为现代学徒
制度的发展、落实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国家、政府应创立相关政策,鼓舞、引
导企业让学生入企实习,尽力配合院校工作,企业应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一定
激励,将学生实训工作标准做与企业员工评定标准相结合,制定办法给与培养学
生的工作人员、单位一定鼓励;最后,注重企业组织和管理能力建设,优化、加
强制定校企合作过程中实践目标,由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创建相关实践学习的具
体标准,推动现代学徒制全面发展。
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到企业岗位工作中、积
极参加企业考核、职业能力鉴定,使学生获得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职业能力证书。
校企双方要明确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各自的权责利,充分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
中能够共享和利用的资源,以及双方通过合作能够获得的收益。
(三)构建科学的“理论+技能”双导师考评体系系
经验丰富的师傅引导学生工作并对其进行培养是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现
代学徒制度的师资力量包含:企业中资历较深的员工、企业相关专家、学校内专
业教师、校内专业实训教师。
现代学徒制教育过程中,应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
的双导师考评体系。
建立开放的师资准入制度,完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规范教
学团队的管理与培训,不断增强企业导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学校导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建立起一支能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的高质量教学团队。
四、结束语
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仅依靠传统的课堂学习远远不够,更不能一
蹴而就。
现代学徒制在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其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文虽提出了部分对策和解决路径但受多方面限制,仍有未尽之处。
今后,将不断深入研究思考,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多做尝试,
争取真正挖掘出解决试点问题的有效建议,为推进我国现代学徒制长远稳定的发
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齐亚丛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现状及对策研究,2016年6月
[2] 周灵娜学习国外典范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2018(9)
[3] 林大专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和对策,2017(2)
[4] 吴晶我国现代学图纸的研究综述,2016(31)
作者简介:张占静,1986年5月,女,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
经济管理系,副主任,讲师。
所属研究课题:天津市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年度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的瓶颈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
XHXB2018B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