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创·鄂伦春族|被列入非遗名录的单人说唱“摩苏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创·鄂伦春族|被列入非遗名录的单人说唱“摩苏昆”!
非遗简介
鄂伦春族摩苏昆是是鄂伦春语,意为'讲唱故事'。

演出形式多为一个人徒口表演,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说唱结合。

鄂伦春族摩苏昆是形成并流行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鄂伦春族聚居区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形成于清代末期。

2006年5月20日,黑龙江省申报的“鄂伦春族摩苏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摩苏昆'是一种内容十分丰富的说唱艺术,'含有悲伤地述说或喃喃自述苦情的意思,多讲唱'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自己苦难的身世'。

'摩苏昆'来源于生活,同时它的产生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萨满不仅是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而且也是能歌善舞、会说能讲的表演艺术家,'萨满大多数本身就是讲唱文学的创作者、传播音和继承者'。

'摩苏昆'是说唱结合的表演形式,曲调不固定,由说唱者自由发挥。

故事有长有短,长的要讲上几天其至十几天,故事人物鲜明。

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英雄格帕欠》唱词达1900行,十万余字,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借代等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地描述了格帕欠同恶魔斗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罕见的宏大史诗。

艺术特色
'摩苏昆'曲调多不固定,且因流行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流传在逊克的多用【库亚若调】,流传在呼玛的多用【库尧勒调】,流传在黑河的多用【因交调】,属于'类型曲调'。

还有根据节目不同而使用不同曲调的情形,如演出《阿尔旦滚蝶》时必用【四季来临的时候】,演出《双飞鸟的故事》必用【渡口河边】,演出《猎人和心爱的妻子》必用【妻子的礼物】,属于'定型专用调'。

另有自由选用或借用各种曲调表演的情形。

现存'摩苏昆'说唱体代表作品用:《英雄格帕欠》、《娃都堪和雅都堪》、《波尔卡内莫日根》、《布提哈莫日根》、《双飞鸟的传
说》、《鹿的传说》、《雅林觉罕和额勒黑汗特尔根吐求亲记》、《诺努兰》和《阿尔旦滚蝶》等十余篇。

其中有悲壮的英雄故事,有代表忠贞的爱情故事,有受苦难的生活故事,有不甘屈辱的反抗斗争故事等等。

那些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感染力极强,再加上优美的曲调和幽默生动的语言艺术,使听者更加废寝忘食,如醉如痴。

'摩苏昆'的文学语言艺术,有流畅、押韵、精炼、朴实的特点,在散文和韵文中均有很突出的表现。

摩苏昆在形成后的整个20世纪,曾经是鄂伦春族人民重要的娱乐和教化手段,同时又是其民族精神和思想的载体,对于了解和研究包括鄂伦春族在内的北方各渔猎民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和宗教传统意义十分重大。

但今天的摩苏昆遭到了现代化的强烈冲击,生存出现危机,亟需加以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