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知识清单-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①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不一定有价值。
③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④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任何人都不能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⑤使用价值常表现为质量、性能、花色、品种等;价值常表现为成本、价格等。
⑥“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启示:商品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的三阶段:①物物交换:商品——商品;②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③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2)货币的本质
(1)货币本质与货币职能的关系: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2)货币的职能
★关于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②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区分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区别于物与物的直接交换;流通手段是从货币的职能的角度讲的,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媒介作用。
④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手段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延时交易,即“先给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给货”。
据此,网络购物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信用卡刷卡消费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4.金属货币和纸币
(1)货币的发展: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2)纸币
★关于金属货币和纸币
①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金银纪念币是法定的金属货币,具有金属货币的一般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Q币和比特币都不是法定的货币。
②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实际发行量、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但无权决定流通中的实际需求量、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③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也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
导致物价变动的因素有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供求、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市场上的不正当行为等。
★比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与纸币发行有关的计算
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②纸币贬值率=(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的发行量
③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
②信用卡一定程度上增强消费安全。
③转账支票不能支取现金,不能直接购买商品。
3.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
(2)汇率的含义及变化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格与价值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①理清三组概念
②把握四对关系
3.供给与需求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关于价值规律
①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一致(即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①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较大。
(2)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①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①区别: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综合,包括从众等心理;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者和需要的活动。
②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和制约着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和目的。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需求结构)
①消费: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是经济的主要动力。
②投资: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
③出口:外部需求。
当前,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误区警示
①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分析:适度消费指要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家庭经济实力出发进行消费,同时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②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分析:贷款消费不一定就是超前消费,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收入及偿还能力的基础上的消费,不属于超前消费。
③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分析: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二者并不矛盾。